宫颈癌防范与早期识别指南
01 宫颈癌到底是什么?
每天刷到朋友圈或家族群的健康话题,总能看到关于癌症防控的各种建议。很多女性听到“宫颈癌”这几个字,难免感到压力。但如果把它看作是身体里的某个小区域出现了异常,其实就没那么神秘了。
简单来讲,宫颈癌是一种发生在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子宫颈,是子宫连接阴道的“门口”,平时不会引起太多关注,但一旦细胞出了问题,可能会逐渐变成异常细胞,几经发展形成肿瘤。
目前,宫颈癌是全球女性常见的癌症之一,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明显增多。据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每年大约有60多万名女性被确诊 [Sung et al., 2021]。不过宫颈癌属于可以早期发现、也能较好预防的一类肿瘤。认识它,才能减少恐惧,也更容易做好防护。
简单来讲,宫颈癌是一种发生在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子宫颈,是子宫连接阴道的“门口”,平时不会引起太多关注,但一旦细胞出了问题,可能会逐渐变成异常细胞,几经发展形成肿瘤。
目前,宫颈癌是全球女性常见的癌症之一,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明显增多。据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每年大约有60多万名女性被确诊 [Sung et al., 2021]。不过宫颈癌属于可以早期发现、也能较好预防的一类肿瘤。认识它,才能减少恐惧,也更容易做好防护。
02 出现哪些症状需要特别留意?👀
1. 异常阴道出血:如果绝经后的女性突然又出现阴道流血,或者在非月经期、性生活后有少量血丝分泌物,这些情况不能忽视。有一次,78岁的女性朋友因持续出现少量阴道血,最后在医院被确诊为宫颈癌——这给了我们很大的提醒。
2. 性交时疼痛:性生活本应没有痛感。如果某段时间突然觉得痛,尤其和阴道出血伴随,建议及时看医生。
3. 排尿困难/尿频:宫颈在身体的位置“门口”作用明显,病变可能影响周边,导致排尿费力或者尿意频繁。
4. 下腹不适:有些女性会觉得小腹经常胀痛或有压迫感,这有时候是宫颈区域肿瘤对邻近器官施加压力。
平时如果只是偶尔有点分泌物多,不用过分紧张。但“持续”这些信号,特别是绝经后出血,建议第一时间就医。大多数宫颈癌患者,早期没有典型症状,只有等问题变得明显才会注意,这也是导致很多人晚发现的主要原因。
2. 性交时疼痛:性生活本应没有痛感。如果某段时间突然觉得痛,尤其和阴道出血伴随,建议及时看医生。
3. 排尿困难/尿频:宫颈在身体的位置“门口”作用明显,病变可能影响周边,导致排尿费力或者尿意频繁。
4. 下腹不适:有些女性会觉得小腹经常胀痛或有压迫感,这有时候是宫颈区域肿瘤对邻近器官施加压力。
平时如果只是偶尔有点分泌物多,不用过分紧张。但“持续”这些信号,特别是绝经后出血,建议第一时间就医。大多数宫颈癌患者,早期没有典型症状,只有等问题变得明显才会注意,这也是导致很多人晚发现的主要原因。
03 宫颈癌的主要致病机理是什么?
说起来,很多癌症都有复杂成因,宫颈癌最大的“元凶”就是一种叫HPV的人乳头瘤病毒。这个病毒很常见,通过密切的皮肤或黏膜接触传播,包括性生活。
实际上,80%左右性活跃的女性一生中都会感染一次HPV(Schiffman et al., 2016)。好消息是,大多数人的免疫系统可以自行清除病毒,但如果是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就容易出现宫颈细胞异常。
病毒感染后,宫颈的正常细胞反复受损修复,极个别时候会突然生长异常,发展为癌前病变(细胞看起来还没成癌,但已很“变异”),再过几年有小概率变成真正的肿瘤。
除此之外,生活习惯方面,长期吸烟、过早性生活、多个性伴侣也会让宫颈暴露在反复损伤的环境中,病毒感染更容易反复和持续。免疫功能低下(如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或艾滋病)的人,也需注意额外风险。
年龄则是另一个因素。虽然宫颈癌可见于不同年龄层,但在40岁以后出现发病高峰。遗传因素并不重要,这点与一些其他癌症不同。因此,HPV的暴露和持续感染,是最值得关注的环节。
实际上,80%左右性活跃的女性一生中都会感染一次HPV(Schiffman et al., 2016)。好消息是,大多数人的免疫系统可以自行清除病毒,但如果是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就容易出现宫颈细胞异常。
病毒感染后,宫颈的正常细胞反复受损修复,极个别时候会突然生长异常,发展为癌前病变(细胞看起来还没成癌,但已很“变异”),再过几年有小概率变成真正的肿瘤。
除此之外,生活习惯方面,长期吸烟、过早性生活、多个性伴侣也会让宫颈暴露在反复损伤的环境中,病毒感染更容易反复和持续。免疫功能低下(如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或艾滋病)的人,也需注意额外风险。
年龄则是另一个因素。虽然宫颈癌可见于不同年龄层,但在40岁以后出现发病高峰。遗传因素并不重要,这点与一些其他癌症不同。因此,HPV的暴露和持续感染,是最值得关注的环节。
04 常见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做宫颈癌筛查,其实现在已经很普及,主要有两大核心工具:Pap涂片(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
Pap涂片 就是取一点子宫颈表面的分泌物,通过显微镜找有没有异常细胞。如果找到形态奇怪的细胞,就进一步检查,确定有没有癌前病变或者肿瘤。
HPV检测 比Pap涂片更直接,能告诉你有没有高风险病毒感染,特别是16型和18型感染最危险。如果两项都正常,风险就很低,间隔检查时间也可以适当延长。根据美国癌症学会建议(Curry et al., 2018),30-65岁的女性,每3-5年查一次通常就比较合适。
附加方法:针对已经怀疑有病变的人,有时会做阴道镜(类似妇科B超,但能直接看到宫颈表面)、或取小块组织(活检)进一步化验。
日常生活中,女性如果身体没有显著不适,也无需每年都查。但一旦出现上面提到的持续症状,说明宫颈已经显著异常,应赶紧就医,选择合适医院或妇科肿瘤专科寻求进一步帮助。筛查其实就像给宫颈做体检,提前发现隐患,处理也容易许多。
Pap涂片 就是取一点子宫颈表面的分泌物,通过显微镜找有没有异常细胞。如果找到形态奇怪的细胞,就进一步检查,确定有没有癌前病变或者肿瘤。
HPV检测 比Pap涂片更直接,能告诉你有没有高风险病毒感染,特别是16型和18型感染最危险。如果两项都正常,风险就很低,间隔检查时间也可以适当延长。根据美国癌症学会建议(Curry et al., 2018),30-65岁的女性,每3-5年查一次通常就比较合适。
附加方法:针对已经怀疑有病变的人,有时会做阴道镜(类似妇科B超,但能直接看到宫颈表面)、或取小块组织(活检)进一步化验。
日常生活中,女性如果身体没有显著不适,也无需每年都查。但一旦出现上面提到的持续症状,说明宫颈已经显著异常,应赶紧就医,选择合适医院或妇科肿瘤专科寻求进一步帮助。筛查其实就像给宫颈做体检,提前发现隐患,处理也容易许多。
05 治疗宫颈癌有哪些有效方案?🏥
治疗方式要根据“肿瘤发生的阶段”来决定,分为早期和中晚期两大类:
1. 早期宫颈癌
主要选择手术切除。一般来说,早发现、肿瘤还局限在宫颈的患者,可以直接做子宫颈切除,有时候也会做子宫全切。手术后看恢复情况决定是否加辅助治疗。
2. 中晚期宫颈癌
当肿瘤已经扩散或者影响到周边组织,需要放疗(采用高能射线消灭癌细胞),有时加化疗(静脉注射特殊药物,让全身警戒异常细胞)。
3. 个体化治疗
每个人身体条件不同,有的老人、身体较弱的人群,治疗目标会侧重改善生活质量、控制症状。
治疗效果和发现时的“肿瘤阶段”关系最大。越早发现,越容易彻底切除;相反发现越晚,治疗难度越高。治愈率可以高达90%以上(Arbyn et al., 2020),而晚期只能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
擅自“拖延”或者尝试来路不明的偏方,结果往得不偿失。选择有资质的肿瘤科、妇科专科医院,可以让治疗更规范,也更安心。
1. 早期宫颈癌
主要选择手术切除。一般来说,早发现、肿瘤还局限在宫颈的患者,可以直接做子宫颈切除,有时候也会做子宫全切。手术后看恢复情况决定是否加辅助治疗。
2. 中晚期宫颈癌
当肿瘤已经扩散或者影响到周边组织,需要放疗(采用高能射线消灭癌细胞),有时加化疗(静脉注射特殊药物,让全身警戒异常细胞)。
3. 个体化治疗
每个人身体条件不同,有的老人、身体较弱的人群,治疗目标会侧重改善生活质量、控制症状。
治疗效果和发现时的“肿瘤阶段”关系最大。越早发现,越容易彻底切除;相反发现越晚,治疗难度越高。治愈率可以高达90%以上(Arbyn et al., 2020),而晚期只能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
擅自“拖延”或者尝试来路不明的偏方,结果往得不偿失。选择有资质的肿瘤科、妇科专科医院,可以让治疗更规范,也更安心。
06 如何做好日常健康管理?💡
宫颈癌说到底是可以预防的。最有效、最正面的方法有这几种:
1. 接种HPV疫苗
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安全伞”,可以显著降低高危型病毒感染率。建议在性行为开始前(9-14岁)接种,成年人未感染高危型HPV也可积极考虑。
数据支持:大规模研究显示,HPV疫苗可减少90%以上的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发生(Drolet et al., 2019)。
2. 定期筛查身体
已有性生活的女性,建议自30岁起每3-5年做1次宫颈筛查。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同时做Pap和HPV检查,只做一项也OK。平时没有症状的低风险女性,间隔时间可以适当拉长,但不要完全不查。
3. 健康饮食和适度锻炼
日常饮食中,多吃青菜、胡萝卜、南瓜等富含维生素A和E的食物,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例如,西蓝花可以提供丰富的抗氧化物,促进免疫。运动上,每周保持3-4次30分钟的有氧锻炼,就有帮助身体维持健康状态。
胡萝卜➕增强免疫力,每周吃2-3次
西蓝花➕提供抗氧化物,每周至少1-2次
4.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私密部位卫生要重视,尽量避免频繁更换性伴侣。规律作息,保证睡眠,也能间接帮助免疫系统。
5. 有明显症状要及时就医
如果发现上文那些持续不适,比如绝经后出血、小腹持续不舒服、久坐总有尿意,都应尽快挂妇科或者肿瘤专科门诊。
总结下来,宫颈癌其实并不可怕。最好的办法是平时多留心身体变化,按期筛查,加上疫苗防护,这就是给自己筑起了坚实的屏障。
1. 接种HPV疫苗
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安全伞”,可以显著降低高危型病毒感染率。建议在性行为开始前(9-14岁)接种,成年人未感染高危型HPV也可积极考虑。
数据支持:大规模研究显示,HPV疫苗可减少90%以上的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发生(Drolet et al., 2019)。
2. 定期筛查身体
已有性生活的女性,建议自30岁起每3-5年做1次宫颈筛查。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同时做Pap和HPV检查,只做一项也OK。平时没有症状的低风险女性,间隔时间可以适当拉长,但不要完全不查。
3. 健康饮食和适度锻炼
日常饮食中,多吃青菜、胡萝卜、南瓜等富含维生素A和E的食物,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例如,西蓝花可以提供丰富的抗氧化物,促进免疫。运动上,每周保持3-4次30分钟的有氧锻炼,就有帮助身体维持健康状态。
胡萝卜➕增强免疫力,每周吃2-3次
西蓝花➕提供抗氧化物,每周至少1-2次
4.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私密部位卫生要重视,尽量避免频繁更换性伴侣。规律作息,保证睡眠,也能间接帮助免疫系统。
5. 有明显症状要及时就医
如果发现上文那些持续不适,比如绝经后出血、小腹持续不舒服、久坐总有尿意,都应尽快挂妇科或者肿瘤专科门诊。
总结下来,宫颈癌其实并不可怕。最好的办法是平时多留心身体变化,按期筛查,加上疫苗防护,这就是给自己筑起了坚实的屏障。
参考文献(APA格式)
-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 L., Laversanne, M., Soerjomataram, I., Jemal, A., & Bray, F. (2021).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71(3), 209-249.
- Schiffman, M., Clifford, G., & Buonaguro, F. M. (2016). Classification of weakly carcinogenic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s: Addressing the limits of epidemiology at the borderline. Infectious Agents and Cancer, 11(1), 74.
- Curry, S.J., Krist, A.H., Owens, D.K., Barry, M.J., Caughey, A.B., Davidson, K.W., ... &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2018). Screening for cervical cancer: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 JAMA, 320(7), 674-686.
- Arbyn, M., Weiderpass, E., Bruni, L., de Sanjosé, S., Saraiya, M., Ferlay, J., & Bray, F. (2020).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cervical cancer in 2018: a worldwide analysis. Lancet Global Health, 8(2), e191-e203.
- Drolet, M., Bénard, É., Pérez, N., Brisson, M., Ali, H., Boily, M. C., ... & Brisson, J. (2019). Population-level impact and herd effects following the introduc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ation programmes: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Lancet, 394(10197), 497-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