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急性会厌炎:耳鼻喉科专家的实用指南
01 用生活场景理解急性会厌炎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昨天只是嗓子有点痒,今天却突然觉得说话费劲,嗓子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不少人以为只是普通咽喉发炎,其实可能是会厌部位出了问题,尤其当呼吸变得不顺畅时,这就不只是小麻烦了。会厌像咽喉的一扇“门”,守护着我们的气道安全。简单来说,当这扇“门”感染、肿胀,影响的不仅是嗓音,更可能让呼吸也变得艰难。
急性会厌炎是一种喉咙顶部的炎症,偶尔症状轻微,容易被忽略,但一旦出现严重肿胀或呼吸阻塞,风险就提升不少。了解它的本质,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能早一步保护家人。
02 症状识别:小变化和明显信号
- 🧐 轻微或偶发症状: 有时候,只是吞咽时的轻痛、咽部偶尔干涩,甚至声音有点变粗。这种变化常被忽视,像“咽炎”一样被当成普通感冒处理。其实,一些人在最初根本不会咳嗽或流鼻涕,只觉得脖子里不太舒服。
- ⚠️ 持续、严重的警示: 如果咽痛继续加重,吞咽变得困难,话也说不清楚,还出现呼吸急促或憋气,这时危险信号就很明显了。像是北京医院曾接诊的一位52岁男士,起初只是嗓子痛一周,否认有咳嗽,后来发展为严重的咽喉充血和会厌溃疡,还出现肿块(囊肿样改变),最终诊断为急性会厌炎。这个例子说明,简单咽痛也可能隐藏更严重的问题。如果碰到呼吸不顺、声音显著嘶哑,切不可拖延,最好及时到耳鼻喉科看看。
- 👀 检查建议: 医生通常会进行喉部视诊,必要时安排喉镜检查,进一步确认炎症和肿胀程度,这一过程对于判断病情发展至关重要。
03 急性会厌炎的风险机制与易感群体
简单来说,急性会厌炎多由细菌感染引发,常见的元凶包括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活中,接触这些细菌的机会并不少,比如感冒发热后抵抗力降低,喉咙刚好有破损,致病菌就容易钻空子。有时候,长时间待在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也可能让细菌有机可乘。
- 🕵️♂️ 免疫力影响: 免疫系统薄弱的人更易感染。例如年幼的孩子,或因慢性病、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成年人,都属于高危人群。医学界认为,这部分人群会厌炎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Brook & Foote, 2020)。
- ⏳ 年龄和基础病: 一项2017年美国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急性会厌炎的住院率约为成人的3倍(Shah RK et al., 2017)。不过,成年人如果吸烟、饮酒过度、经常感冒也易诱发。年龄本身并不是决定性的,但身体基础状况很关键。
- 🌡️ 环境与外伤: 冷空气、尘埃、强烈刺激性气味都可能伤及咽喉黏膜,让细菌入侵门槛变低。偶尔咽喉受到机械性损伤——如用力吞食坚果、鱼刺划伤——此类情况也要留心。
不少研究已证实:会厌炎如果进展迅速,可能导致呼吸道急性阻塞,存在严重风险(Barrett et al., 2019)。这些因素,大家平时容易忽略,但其实构成了隐性的健康威胁。
04 急性会厌炎的确诊流程
医院检查流程其实没那么让人紧张,基本分几步:首先医生会详细了解你的主诉和最近症状变化,尤其是咽部不适、声音嘶哑、呼吸有无异常。接着进行常规咽喉部视诊,观察会厌及周边黏膜有无明显肿胀、溃疡或囊肿样改变。如果症状严重,会安排间接鼻咽镜或电子喉镜,这种检查其实比很多人想象得要简单,不会有太大不适。
为更好判断感染强度,医生可能会帮你做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等基础化验。比如有位52岁男士,血常规显示血小板升高,提示有明显炎症反应。总的来说,整个确诊过程更侧重快速、安全和有效。只要和医生沟通清楚,不用担心流程复杂,很多信息现场都能查到。
05 治疗方案与处理方式
- 💊 抗生素为主: 急性会厌炎的治疗重点是抗感染。医生一般会根据感染程度选择适合的抗生素。如果验血显示炎症反应明显,且喉部肿胀影响呼吸,治疗就需要更果断。
- 🌬️ 呼吸道紧急处理: 如果发展到呼吸困难,少数患者可能需要气管插管或甚至临时呼吸支持。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但要有心理准备,这属于应急救治,目的就是快速保证气道通畅。
- 🍵 辅助用药及康复: 医生会酌情联合一些中成药辅助治疗,帮助减轻黏膜肿胀和不适感。整个治疗周期通常为1周,之后需复查。如果咽痛加重或有憋气情况,需立即到急诊处理。
需要注意,具体用药和剂量必须严格遵医嘱,不建议自行购买药物。每个人的病情都不一样,标准治疗方案也需个体化调整。
06 日常管理与预防建议
- 🚿 呼吸道卫生: 经常用温水轻漱口,帮助清除咽部残留异物。早晚各一次,平时可以用淡盐水或温开水。这个习惯对咽喉健康很有好处。
-
🥗
饮食推荐:
新鲜水果(如猕猴桃、橙子)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黏膜修复;每天适量喝些鸡汤,对缓解咽部充血和促进康复也有积极作用。
🍯 蜂蜜对于缓解喉咙干痛颇有益处,但糖尿病患者要酌情。 - 🏃♂️ 规律作息: 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提高。每天保证7-8小时,减少熬夜;身体抵抗力高了,会厌炎自然不容易找上门。
- 🏥 何时选择医院: 一旦出现讲话费力、持续咽痛或憋气,一周未见明显好转,建议直接去耳鼻喉专科。如果症状迅速加重,需及时到急诊处理,避免拖延。选择正规医院,配合专科医生完成检查和复查是最稳妥的办法。
简单来说,会厌炎的预防和日常养护并不复杂,关键是坚持。如果家里有孩子和老人,更要注意咽部问题,遇到咽痛不能忽视,及早处理为好。
07 行动建议及结语
其实,急性会厌炎并不是罕见病,它和普通咽喉炎最大的区别就是“气口”受阻,所以日常注意咽喉变化、保持健康习惯最关键。回到前面那位52岁男性患者的例子——起初不觉严重点,后来及时就诊便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这也提醒我们,不要只把咽痛当“小毛病”,尤其出现呼吸困难、缘部肿痛时要主动寻求医生帮助。
长远来看,生活方式调整与定期健康监测是预防会厌炎和类似疾病的好办法。与家人分享这些知识,也许下次遇到相似情况能帮到自己或别人——其实健康管理就是这么简单,相信自己,也信任医生的专业指导。
参考文献
- Brook, I. & Foote, P. (2020). Acute epiglottitis in adults: A clinical update.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 26(6), 784-789. https://doi.org/10.1016/j.cmi.2020.02.010
- Shah, R.K., et al. (2017). Trends and Outcomes of Acute Epiglottitis Hospitalizations in Children and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157(5), 797-805. https://doi.org/10.1177/0194599817716332
- Barrett, M.J., et al. (2019).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dult epiglottitis. Laryngoscope Investigative Otolaryngology, 4(2), 161-168. https://doi.org/10.1002/lio2.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