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超过30万女性“中招”,乳腺癌的真相与识别症状你应该知道
说起乳腺癌,很多人都觉得遥远,仿佛只有健康讲座或体检时才会提到。但实际上,乳腺癌已经悄成为女性常见肿瘤之一。身边不少朋友、同事在谈体检时就会说:“最近总觉得乳房里有硬块,是不是要去医院看看?”换季的时候、或是身体有点疲惫,谁都有过担心。乳腺癌并不可怕,了解它的症状和实际风险,比焦虑更有帮助。
01 什么是乳腺癌?
其实,乳腺癌就是乳腺组织里的细胞发生了“变异”,不再像正常细胞那样受控,开始异常增生。时间久了,这些异常细胞在乳腺内形成肿块,甚至扩散到其他地方。根据医学统计,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病例已超过3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①。乳腺癌分多种类型,例如最常见的“浸润性导管癌”(比如上文提到的病例),还有腺泡癌等。
简单来说,乳腺癌并不是某一天突然“降临”,而是乳腺细胞长时间出现异常增长,逐渐形成肿块。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异常细胞就像“小麻烦”,可能扩散到淋巴结或身体其它地方,对健康带来更大影响。
02 乳腺癌有哪些常见症状?
很多人问:“早期有没有特别明显的信号?”实际上,乳腺癌的早期症状非常隐匿,经常只是偶尔摸到乳腺有一点点硬块——这种硬块多数是无痛、边界不清,平时不太容易察觉,有时候甚至是在洗澡或穿衣服时才偶尔发现(类似于上文病例中的情况)。如果硬块逐渐变大,或是摸起来变硬,这就需要格外留意。
再看进展后的一些症状:乳腺癌发展比较明显时,除肿块变大以外,还可能出现乳头溢液(有时候是血性的或淡黄色)、乳头回缩、局部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甚至伴有明显疼痛。比如有朋友描述,发现乳房有持续胀痛还伴随皮肤发红,这种就要尽快去医院检查了。特别提醒,乳腺癌并不总是疼痛,早期多数无痛,出现疼痛常已到进展阶段。
另外,部分患者可能有腋下淋巴结肿大,或者乳房皮肤上出现异常凹陷。一旦同时出现多项变化,往提示疾病持续加重。
03 乳腺癌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乳腺癌发展和很多因素有关,通常不会是单一原因造成。首先,遗传因素占据重要位置。如果家族中有母亲、姐妹得过乳腺癌,后代风险会明显升高。全球医学调查显示,BRCA1和BRCA2基因有缺陷的女性,乳腺癌风险比普通人高出许多②。
年龄也是一个关键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细胞的新陈代谢减缓,免疫监控能力下降,乳腺癌发病率明显升高。统计显示,绝大多数患者集中在40岁以上人群(文献:Howell, A., et al., 2005)。
生活方式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例如长期口服避孕药、早期月经、晚绝经等),乳腺癌风险也会增加。另外,肥胖、缺少运动、长期熬夜,对乳腺健康不利。
环境暴露,如长期接触有害化学品、辐射,甚至过度心理压力、饮食结构单一,也都可能增加患病概率。举个例子,有些人经常高油脂饮食、少吃蔬菜水果,乳腺癌发病率相对偏高(文献:Cecchini, R.S., et al., 2014)。
04 如何进行乳腺癌的诊断?
检查流程其实并不复杂。初步筛查一般是乳腺X线摄影(常说的钼钯摄影),能直观看到乳腺组织是否有异常肿块或钙化灶。对于年轻女性或乳腺密度较高的人,医生可能建议做乳腺超声,这样能更清楚地看到肿块的具体形态。
如果X线或超声发现异常,下一步就需要做乳腺MRI检查,可以多方位判断肿块的范围和特征。确诊乳腺癌必须靠活检,即取出一小部分组织送化验,通过显微镜观察,判断肿块是良性还是恶性。如果病理报告显示“浸润性导管癌”,就说明需及时处理。
以一位50多岁的女性为例,她在体检时意外发现右乳肿块,医生安排钼钯摄影和超声后,最终做了活检。确诊为早期乳腺癌,手术及时、恢复良好。这说明,定期检查的意义远大于等待明显症状出现才干预。
05 乳腺癌的治疗方案有哪些?
治疗乳腺癌要看具体分期和患者身体情况。常见方式有手术、化疗、放疗还有靶向治疗。早期乳腺癌多数选择肿块切除术或乳腺根治术,把异常组织完全去除。进展期患者,往需要辅以化疗和放疗,帮助杀灭残留的异常细胞。像上文提到的案例,就是早期手术配合一年靶向治疗,效果理想。
靶向治疗针对HER-2阳性等特定亚型病人,可以大幅降低复发率,有点像精准“修复”。如果肿瘤对激素敏感,有时会配合内分泌药物。整体而言,治疗方案越来越多样,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生存率③。
不过,每种方案都有副作用,比如化疗容易导致脱发、乏力,部分人会出现骨髓抑制。手术后还要关注伤口愈合,不要太快剧烈运动。合理安排、听从医生建议非常重要。
06 如何科学应对乳腺癌?
说起来,饮食、作息和心理调整同样重要,尤其对患者和高风险人群。比如,日常多吃新鲜蔬果(如橙子、菠菜、番茄),对乳腺细胞有保护作用。橙子中的维生素C有助于抗氧化,菠菜能补充叶酸、促进细胞修复④。正规摄入低脂乳制品,也对乳腺健康有益。食用建议:每天蔬菜400g左右,水果100g左右,大豆制品适量。
科学运动推荐包括快步走、游泳、瑜伽这类有氧运动,能够调节雌激素水平,减少异常细胞的生成。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为最佳,不需过度。
心理支持同样重要,乳腺癌患者如果能保持平稳心态,参加病友互助会或与家人倾诉压力,身体恢复会更快。如果长时间感到焦虑或抑郁,可以适当寻求心理咨询。定期复查也很必要,乳腺癌术后及高风险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专业乳腺检查,监控健康状况。遇到任何乳腺肿块、乳头异常分泌或皮肤变化时,及时去正规医院普外科,获得更专业的诊疗指导。
参考文献
- ① Bray, F., Ferlay, J., et al. (2018).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68(6), 394-424.
- ② Wang, M., & Zhang, X. (2016). BRCA1/2 mutations and breast cancer risk. OncoTarget, 7(38), 61365-61375.
- ③ Howell, A., et al. (2005). The emerging role of targeted 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Cancer Treatment Reviews, 31(3), 233-248.
- ④ Cecchini, R.S., et al. (2014).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and breast cancer risk. 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147(2), 295-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