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你真的了解吗?看完就懂的实用知识!】 🫁
01 什么是肺癌?了解基本概念
很多人一听“肺癌”,心里难免紧张。实际上,肺癌就是肺部正常细胞发生了异常变化,逐渐形成不正常的组织(肿瘤)。这个过程通常悄无声息,很难被我们直接察觉。它和吸烟关系密切,但即便不吸烟,接触空气污染或者有遗传倾向的家庭成员,也有患病的可能。
简单来说,肺癌分两大类: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种类更常见,大约每十个肺癌患者里有八九个都是这一类。两种类型的治疗方法和恢复效果会有不小差别。
不要觉得这是离自己很远的话题。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新增的肺癌病例超过220万🌏(Sung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CA Cancer J Clin, 2021)。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变化让肺癌变得越来越普遍。
所以,了解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及时关注自己的健康信号。即使没有相关经历,也值得了解一些常识。
02 肺癌有哪些常见症状?关注身体的信号
- 1. 持续咳嗽: 如果你发现普通感冒后咳嗽挥之不去,或者突然有了咳嗽习惯,不妨多上点心。尤其是咳嗽超过三周,伴有痰中带血,这种情况一定不能忽视。
- 2. 呼吸困难: 爬几层楼就气喘,跟以前差别明显,这种呼吸变短的“小变化”往往被我们当成“年纪大了”或“小毛病”,但它可能是肺部出现阻碍的信号。
- 3. 胸部疼痛: 有些朋友出现胸口闷痛,或者深呼吸时有刺痛感,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排除是否是肺部组织受到肿瘤压迫。
- 4. 体重下降和乏力: 没改变饮食,反而短时间体重下降,还总感觉力不从心,这样的持续症状不能掉以轻心。
分享一个真实例子:一位80岁男性,原本身体尚可,几个月前开始明显乏力。复查时发现肺内多发结节,部分缩小。这种情况说明,哪怕症状不典型,身体的持久不适也需要正视和进一步检查。
这些变化,有时是人生中第一次感受的“小拐点”。及时关心身体变化,为健康“把个脉”很有必要。
03 导致肺癌的原因是什么?注意致病机制
要理解肺癌的诱因,先得看看平时有哪些容易被忽略的风险因素:
- 吸烟: 这是肺癌最大的元凶。长期吸烟会损伤肺细胞,导致异常增生。据《UpToDate》系统综述,约85%的肺癌与吸烟有关。不管烟龄长短,烟草中的多种有害物质都是致病主要推手。
- 空气污染: 城市中常见的PM2.5等微粒,会在肺内沉积,长期高浓度污染环境下生活增加患癌风险。
- 职业或环境暴露: 某些工作如矿工、建筑工、接触石棉、铀、氡气等特殊人群,工作场所有毒物质暴露,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
- 遗传和家族因素: 家族成员中有肺癌患者,自己患病几率会增加一倍以上(Sun et al., Genetics and Lung Cancer Susceptibility, 2023)。
- 年龄增长: 随着年纪增长,肺细胞自然老化,出现问题的机会会增加。这也是为什么肺癌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
说起来,肺部就像一个不停工作的“小工厂”,遇到烟雾、毒气时容易积累损伤。如果不能及时修复,就有可能出现“生产故障”——这就是癌变的开始。
总结一句话:风险和生活习惯、工作环境、遗传基因都有关,越了解“元凶”越容易做好风险防控。
04 如何进行肺癌的诊断?了解检查流程
肺癌的诊断并不是单靠症状“猜”,而是有一套科学手段。
- 一、影像学检查: 最常用的是胸部X光和CT扫描。CT能看清肺内小至几毫米的结节,定位准确。有时还会用到PET-CT或磁共振(MR),帮助评估病变范围或是否已有转移。
- 二、组织活检: 如果发现可疑病灶,医生会通过支气管镜、穿刺等方式取部分组织,显微镜下判断是否癌变,并进一步明确类型。这个过程虽有些不舒服,但对确定病因至关重要。
- 三、其他辅助检查: 例如抽血查肿瘤标志物、淋巴结影像评估,还有时候需要检查脑、骨等部位,判断肿瘤有无向身体其他区域扩散。
这些方法能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肺癌的阶段,由此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需要说明,检测过程每个环节都尽量安全。身体一旦出现持续不适,最好去当地正规医疗机构做一次全面检查。
05 肺癌有价值得信赖的治疗方案吗?科学应对
一提到“癌症”,许多人会觉得束手无策。其实,随着医学进步,肺癌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精准个性化治疗成为主流。
- 手术治疗: 对于早期病灶、没有明显转移的患者,外科切除是首选。根据病变大小和位置,部分患者可完全切除肿瘤,有机会长期生存。
- 放疗和化疗: 放疗用于缩小肿瘤,提高术后效果或缓解局部症状。化疗通过药物杀伤异常细胞,用于各个阶段,特别是在晚期患者中广泛应用。
- 靶向与免疫治疗: 根据肿瘤表面标志物,部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用靶向药物口服或注射,副作用更轻、疗效显著。免疫治疗调动自身免疫系统“识别”并杀灭肿瘤细胞(Herbst et al.,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n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18)。
- 多学科团队决策: 临床上,医生会结合影像、基因、病理等各种指标,由肿瘤、呼吸、影像、外科等多组专家共同给出治疗建议。
比如上述80岁男性患者,经过数轮化疗和靶向治疗后,病灶缩小,这说明规范治疗是有效果的。即使出现乏力等不适反应,团队也能根据恢复情况随时调整用药。
选择权威医院和有经验的团队,能让整体治疗更合适也更安心。
06 如何进行日常管理?日常生活中的小建议
除了专业治疗,平时的生活也很重要。其实,肺癌患者恢复和预防复发,日常小细节同样离不开细心呵护🍲。下面几个方法很实用——
说到底,无论是防治还是康复,主动管理好作息和饮食,多关心自我感受都很重要。有新症状别拖,及早沟通、规范随访,才能把“风险”变成“机会”。
参考文献
-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L, et al. (2021).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71(3), 209-249. https://doi.org/10.3322/caac.21660
- Sun S, Schiller JH, Gazdar AF. (2007). Lung cancer in never smokers – a different disease. Nature Reviews Cancer, 7(10), 778-790. https://doi.org/10.1038/nrc2190
- Herbst RS, Morgensztern D, Boshoff C. (2018). The b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ature, 553(7689), 446-454. https://doi.org/10.1038/nature25183
- Travis WD, et al. (2015). The 201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Lung Tumors. J Thorac Oncol, 10(9):1243-1260. https://doi.org/10.1097/JTO.0000000000000630
- UpToDate. McKenna RJ Jr, Aisner J. Overview of the initial evaluation, diagnosis, and staging of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lung canc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