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乙状结肠术后护理常用药品:用药安全与实用技巧全案

  • 194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乙状结肠术后护理常用药品:用药安全与实用技巧全案封面图
乙状结肠术后护理常用药品:用药安全与实用技巧全案

01. 乙状结肠术后常用药品分类简介

真正谈到乙状结肠术后用药,大家最关心的其实是:哪些药品会用到?怎么用,怎么避免风险?在实际治疗中,止吐药、化疗药、靶向药、生物支持药和辅助药等都可能被使用。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药品的核心使用细节,帮你掌握安全用药的关键方法。 💊

  • 止吐类药物(如帕洛诺司琼)
  • 化疗药物(如伊立替康)
  • 生物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地舒单抗)
  • 骨髓支持药物(如粒细胞刺激因子)
  • 辅助用药(如氨磷汀)

02. 药品机制与作用原理

不同类别药品的作用机制各有独特:
帕洛诺司琼通过阻断5-HT3受体,对抗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
伊立替康抑制DNA修复,干扰细胞增殖过程;
贝伐珠单抗针对血管生成途径,减少肿瘤供血;
地舒单抗调控骨代谢,辅助骨骼健康;
粒细胞刺激因子促使骨髓产生更多白细胞,提高抗感染能力;
氨磷汀则通过保护细胞减少药物毒性。
所有这些药物在术后护理阶段都为患者提供各自的支持。详细机理可参考:
Navari, R.M. (2016).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4(14), 1356-1367.
Saltz, L.B. et al. (2000). Irinotecan plus 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fo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43(13), 905-914.

03. 服药时间及正确方式

不同药品服用方式有差异:
1. 帕洛诺司琼常用于化疗前30-60分钟静脉滴注。
2. 伊立替康大多为静脉注射,建议在医院已完成标准剂量操作。
3. 贝伐珠单抗需静脉输注,每2至3周一次;首次输注时建议慢速监测。
4. 地舒单抗通常每4周皮下注射一次。
5. 粒细胞刺激因子可皮下注射或静脉滴注,根据医生评估调整频次。
6. 氨磷汀多经静脉注射,化疗前给药,严格监控血压。

正确做法:务必由专业医师按标准时间给药,任何剂量调整须随访评估。家庭自用需遵医嘱,不可擅自调整。

04. 剂型与给药技巧

药品剂型决定了其服用方式:
帕洛诺司琼多为注射剂型,不适合口服。
伊立替康仅静脉制剂,由护士操作。
贝伐珠单抗为液体注射剂,不能混合其它药品同管道输送。
地舒单抗为单剂量注射器,不可分次使用。
粒细胞刺激因子常见为预充注射器,使用前消毒皮肤,按压注射。
氨磷汀通过输液泵缓慢输注,避免快速滴注导致不适。
💉
正确做法:严格掌握各类注射方法,不乱拆或混合药品,家庭护理慎重选择剂型。

05. 用药用量及个体化调整

各类药品的剂量依患者体重、年龄、身体情况不同:

  • 75岁女性患者,体重57kg,实际用药中全部剂量均由医师按照体重、肝肾功能等核算,无一例外。
  • 化疗期间药品剂量经常调整,视耐受性、血象等定期微调。
  • 老年患者建议多做随访,防止剂量过高导致副作用。
  • 粒细胞刺激因子等支持药品,依白细胞计数变化灵活选用。
⚖️
正确做法:所有药品剂量务必在专业评估下决定,切勿模仿他人剂量。
临床数据表明,药品剂量个体化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Aapro, M. et al. (2014). Individualized chemotherapy dosing. Cancer Chemotherapy and Pharmacology, 74(6), 1277-1286.)

06. 药物相互作用防范细节

多药联合时最担心相互作用:
帕洛诺司琼不宜和具有强抑制中枢神经的药物配伍;
伊立替康与抗癫痫药、抗真菌药等并用时需警惕代谢影响;
贝伐珠单抗不可与抗凝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增加出血风险;
地舒单抗和钙片、维生素D同时服用时需咨询专业人士防止钙磷代谢紊乱;
粒细胞刺激因子避免与骨髓抑制药物同用。

参考:Cohen, D. et al. (2017). Drug interactions in chemotherapy: A comprehensive review. Journal of Oncology Pharmacy Practice, 23(5), 369-375. 🚦
正确做法:告知医生所有已使用的药品、保健品及传统草药,避免未知相互作用。

07. 不良反应与处理方法

常见不良反应:不同药品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有:
帕洛诺司琼:头痛、便秘,偶发过敏反应。
伊立替康: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须监测血象。
贝伐珠单抗:高血压、蛋白尿、出血风险等。
地舒单抗:低钙血症、注射部位反应。
粒细胞刺激因子:骨痛、发热。
氨磷汀:低血压、恶心。

出现以上情况时:首先暂停用药,记录症状,立即就医。
一位75岁女性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曾调整氨磷汀用量后有效减少恶心,但需加密监测血压。 ⚠️
正确做法:不良反应出现后切勿自行用新药缓解,优先联系医生处理。

08. 储存方法与有效期管理

静脉注射药品储存环境要求较高,通常意见如下:

  • 冷链药品(如粒细胞刺激因子、地舒单抗)必须2-8°C冷藏,避免冻裂。
  • 常温储存产品需避光、防潮,远离儿童。
  • 部分药品开封后48小时内必须使用,剩余药液不得再用。
  • 过期药品必须安全处置,勿投垃圾桶。可送回医院药房由专业人员处理。
🧊
参考:U.S. Pharmacopeia (2022). USP General Chapter <795> Pharmaceutical Compounding—Nonsterile Preparations.
正确做法:每次领取药品后认真阅读说明书关于储存条件,一旦保存不当切不可侥幸使用。

09. 漏服与过量的应急处理方法

药品使用过程中,偶尔会有漏服或用量过多:
如粒细胞刺激因子漏服一针,建议与医师联系是否需补用。
伊立替康、贝伐珠单抗、地舒单抗等多为医院定期给药,漏服时不可自行补打。
帕洛诺司琼如忘用一剂,须反馈医生后调整后续时间流程。
任何药品如误服过量,第一步是停止用药、收集用药信息,立刻送医。
🔺
正确做法:不管是漏服还是过量,只要发现异常,第一时间向医务人员报告,不妄自决断处理。

10. 专业用药案例分享

实际用药中细节决定安全效果:

  • 案例 1 :一位75岁女性术后两年,使用帕洛诺司琼防止化疗期间恶心,每次均提前30分钟静脉注射,未出现明显副作用。
  • 案例 2:粒细胞刺激因子在支持期调整注射次数后,白细胞回升明显,有效避免感染风险。
  • 案例 3:贝伐珠单抗和地舒单抗组合使用时,每次注射前都监测钙磷水平,确保骨健康。
📝
这些都是临床常规管理下安全用药的实用经验。

11. 术后随访中的用药监管重点

术后每一次随访都要重点关注用药问题:

  • 检查剂量变化、药品组合、出现过的不良反应。
  • 评估储存条件、使用期限、注射部位情况。
  • 药品使用记录必须完善备案,方便医生调整方案。
  • 家属也应学习如何管理药品及应急处理。
🕵️‍♂️
正确做法:随访时详细说明所有用药状况,有任何不适及时反映。

12. 日常护理与安全用药建议

药品安全不仅在于医院给药,家庭护理同样重要,尤其是老年和术后人群:

  • 每次领取药品后对照说明书核查名称、剂量、储存条件。
  • 有不良反应/药品遗失/保存异常立即联系医生。
  • 不随意增减药物种类或剂量,尤其联合用药阶段。
  • 用药期间坚持定期检测血常规、电解质和肝肾指标。
  • 存放药品处远离儿童和宠物,避免误服。
  • 保持通讯畅通,重要用药随身留备份联系方式。
👨‍👩‍👧‍👦
正确做法:安全用药、规范护理是恢复的基础,遇任何难题优先求助专业人员。

13. 总结:掌握乙状结肠术后常用药安全用药要点

通读一遍,你会发现:乙状结肠术后常用药品覆盖止吐、支持、靶向、辅助等多个环节,每一种药品都需要明确剂量、正确用法、合理搭配、严密监测以及科学储存。
要记牢:
每项用药均需遵医嘱,绝不模仿他人方案。
所有药品相关问题都应主动告知医生。
家庭用药管理要有制度、有检查、不马虎。
任何不良反应、漏服、过量都需立即就医。
🌈
科学、安全、有条理地管理术后用药,是每位患者和家庭成员都能做到的事!

参考文献

  • Navari, R.M. (2016).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4(14), 1356-1367.
  • Saltz, L.B. et al. (2000). Irinotecan plus 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fo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43(13), 905-914.
  • Aapro, M. et al. (2014). Individualized chemotherapy dosing. Cancer Chemotherapy and Pharmacology, 74(6), 1277-1286.
  • Cohen, D. et al. (2017). Drug interactions in chemotherapy: A comprehensive review. Journal of Oncology Pharmacy Practice, 23(5), 369-375.
  • U.S. Pharmacopeia (2022). USP General Chapter <795> Pharmaceutical Compounding—Nonsterile Prepar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