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你了解黑色素瘤吗?如何识别、诊断与管理?

  • 88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你了解黑色素瘤吗?如何识别、诊断与管理?封面图

你了解黑色素瘤吗?如何识别、诊断与管理?

01 黑色素瘤是什么?

生活中,很多人对皮肤上的小痣并不在意。其实,黑色素瘤就是这样一种可能从皮肤痣转变而来的皮肤恶性肿瘤。它源于黑色素细胞,这些细胞原本负责给皮肤、头发和眼睛染色,但一旦发生异常,就能变成危害极大的“隐形杀手”。和普通皮肤病相比,黑色素瘤最大的特点是发展快、扩散快,尤其与紫外线过度曝晒密切相关,也有一定光疗相关风险。即使亚洲人发病率不算非常高,但每年依然有不少新患者,因此别把它当成罕见病。

健康影响很直接——黑色素瘤一旦被忽略,病情很容易发展到不可逆的阶段。根据研究数据,美国每年有数万例新发病例,若早期能被发现,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Melanoma Skin Cancer, 2023)。但随着肿瘤进展,无论手指、脚趾还是脚底的黑色素瘤,都可能发生淋巴甚至远处转移,从而严重影响生命安全。所以,了解黑色素瘤不仅关乎皮肤美观,更是健康管理的重要一环。

🧑‍⚕️

简单来说,黑色素瘤是皮肤恶性肿瘤里最值得重视的一类,它的危险度远高于普通皮肤病。

02 如何发现黑色素瘤的警示信号?

  • 形状异常:普通痣多为圆形、对称,但黑色素瘤的早期表现是痣的边界不清、形状变得不规则,像墨汁渗开一样。
  • 颜色变化:如果发现某个痣颜色变深、变浅或者出现多种色彩,要小心。这种变化通常不会有痛感,但短期内新变化应及时留意。
  • 直径扩大:痣的直径如果超过5毫米,或者原本稳定的痣近期长得很快,都建议及早就医。
  • 出血、破溃:痣突然出血或有溃疡,是最重要的警示信号之一,属于明显的病变。比如有位65岁的女性患者,左脚大脚趾的黑色斑块出现破溃并流血,最终被确诊为黑色素瘤,需通过切除及免疫治疗控制病情。
  • 麻木或疼痛:持续的局部疼痛或麻木感,也是肢端黑色素瘤的典型表现。早期可能只偶尔不适,病情明显时则持续加重。
👀

这类症状和体征,都是黑色素瘤变坏时发出的警报。发现异常,不要犹豫,带着这些“信号”去挂皮肤肿瘤专科。

03 黑色素瘤为什么会发生?

究其原因,其实黑色素瘤的发生机制很复杂,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过度紫外线照射:长期在阳光下暴露,特别是没有防护的人群,更容易黑色素细胞异常增生。这一点在欧美人群更为明显。但亚洲人也不可掉以轻心,户外工作及旅游都可能增加危险。
  2. 遗传与家族敏感性:虽说中国以散发病例为主(Guo J., N Engl J Med, 2020),但部分基因型家庭成员间易患病风险会更高,例如有家族史的人群。
  3. 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系统失调造成异常细胞失控,比如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器官移植患者、老年群体风险上升。医学研究指出,免疫抑制和黑色素瘤发生率高度相关(Sheth V.A., Cancer Causes Control, 2018)。
🌞

年龄越大,风险也会增加。有数据显示,超过60岁的人群,皮肤肿瘤发病率显著提高。因此,并不是只有年轻人需要防晒,中老年群体也要关注皮肤健康。

以上风险因素是黑色素瘤的主因。防范措施请见下文,这里只讲为什么会得病。

04 黑色素瘤的诊断流程都有哪些?

诊断黑色素瘤,医学上有一套严格流程。首先由专科医生进行肉眼皮肤检查,特别关注形状、边缘、颜色等异常痣。然后用皮肤镜进一步观察顽固病变,有疑问时会做病理活检,将部分组织送检,是确诊的“金标准”。有时还要结合血液肿瘤相关指标(如乳酸脱氢酶等)。

  • 皮肤镜检查:非侵入式工具,放大观察痣表面细节。
  • 活检:用局部麻醉取少量可疑组织进行显微镜检查,确定是黑色素瘤还是其他皮肤病。
  • 分期评估:比如针对肢端黑色素瘤,还需配合淋巴结活检、影像学检查(B超、CT等),判断肿瘤是否已扩散。

比如开头提到那位65岁患者,经过单克隆抗体检测和病理活检,诊断为肢端黑色素瘤,后续做了手术和免疫治疗。她经历的流程是比较规范且值得借鉴的。

🩺

诊断流程别自己猜。皮肤异常、有变化,专业检查很必要。

05 黑色素瘤都怎么治疗?

治疗黑色素瘤,主要有以下三大方法:

  1. 手术切除:早期病变基本都需要手术,彻底根除肿瘤组织。手术范围会根据病变深度和分期调整,部分肢端黑色素瘤甚至要截断指(脚)趾。
  2. 免疫治疗:近年来黑色素瘤免疫疗法突飞猛进。例如PD-1抑制剂,能帮助免疫系统清除异常细胞,显著延长中晚期患者的生存期。
  3. 放疗和其他综合治疗:中晚期或特殊类型还可能用到放射治疗、靶向药物等。具体方案由医生结合个人情况定制。

药物选择和治疗路径日益多样。近十年来,全球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不断革新。研究显示,PD-1抑制剂治疗可让部分晚期患者生存期由半年左右提升至数年甚至五年以上 (Robert C., N Engl J Med, 2015)

💊

治疗方案的选择要由专科医生评估,不建议自行查资料决定方案。

06 日常皮肤健康管理,怎么做最靠谱?

  • 定期自检皮肤:每月用镜子全面检查身体皮肤,关注新生痣和既有痣变化,尤其是手掌、足底、甲下等部位。家人可以相互帮忙发现背部等难以观察区域。
  • 减少强烈阳光暴晒:平时户外活动,建议上午十点前或下午四点后,紫外线最弱时段;外出可选帽子、遮阳伞、长袖衬衫。
  • 选择适合自己的防晒霜:参考市面高倍SPF值(防晒指数),干性皮肤优先用保湿型防晒乳,户外运动可选防水型。均匀覆盖易暴露部位是关键。
  • 皮肤营养管理:🍅🍳可以适当摄入富含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西红柿(帮助皮肤抗氧化)、鸡蛋(提升免疫力)。
    示例公式:西红柿 + 帮助皮肤抵抗紫外线 + 建议每日1-2个
  • 发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如果短期内痣增大、变色、出血或者有持续性疼痛、麻木,建议尽快前往皮肤肿瘤专科就诊,避免拖延。选择综合医院皮肤科或肿瘤中心,便于获得全面诊断和多学科评估。
☀️🍅

日常管理不难——按月自检、科学防晒、合理饮食,定期关注皮肤变化,就是靠谱的健康习惯。

预防部分这里只说做什么有益,不再重复风险话题。

07 自然结语

日常生活里,皮肤健康其实很容易被忽略。不管是工作忙、觉得小问题不重要,还是对癌症有恐惧心理,很多时候,忽视了早期变化可能带来的大麻烦。说起来,黑色素瘤并不可怕,关键在于识别早期变化、规范检查和治疗,再加上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正如前文提到的病例,早发现、及时治疗,让患者有机会获得更多生活质量。所以,保持皮肤清洁、科学防晒、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这些小习惯都值得我们坚持。

如果你对皮肤异常有疑问,不妨约一次皮肤科门诊,与专业医生面对面聊聊,比自己焦虑更靠谱。愿每个人都能收获健康皮肤,安心生活。

参考文献

  •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023). Melanoma Skin Cancer. Retrieved from https://cancer.org
  • Guo J., Cancer Treatment in China: Focus on Melanoma. New Engl J Med, 2020; 382: 1513-1514.
  • Robert C., et al. "Pembrolizumab versus Ipilimumab in Advanced Melanoma."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5; 372(26): 2521-2532.
  • Sheth V.A., et al. "Immunosuppression and Risk of Melanoma." Cancer Causes & Control, 2018; 29(5): 475-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