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早产儿喂养指南:科学喂养与心理支持全解析

  • 406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早产儿喂养指南:科学喂养与心理支持全解析封面图

早产儿喂养指南:倾听初生生命的营养需求

01 初到人间的脆弱与挑战

每个新生命降临,身边总有许多期待。但对早产儿的爸妈来说,这份喜悦多掺杂了一些担心。很多家长会在保温箱外注视着小宝宝,心里装着一大堆问号:他怎么比同龄孩子小一圈?喝奶总喝不快,是不是没劲?这些困惑,其实都和早产儿独特的发育阶段密切相关。

早产儿由于在妈妈肚子里待的时间不够,各项器官发育得没那么完善。比如说,他们的消化系统和吞咽反射都显得比足月儿弱一点。吃奶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小事。所以,早产宝宝在喂养时容易出现疲劳、吃奶慢,甚至偶尔咳奶、呛奶。

友情小贴士: 早产儿肠胃“工作量”有限,吃得太快太多都可能不舒服。耐心和细致,是喂早产宝宝的关键词。

02 母乳的独特魔力 —— 不是普通奶

说到“最适合早产宝宝的食物”,母乳的答案几乎没有悬念。其实,即使是同一个妈妈,早产后分泌出来的乳汁成分会和足月分娩时不同——它会更“专治”早产儿的需要。母乳不仅蛋白含量高、脂肪结构更易消化,还含有许多特别丰富的免疫保护因子,对于本就娇弱的早产宝宝来说非常重要。

很多家长好奇:“母乳真的那么神奇吗?”美国儿科学会就曾指出,母乳喂养能明显降低早产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一种严重肠道疾病)的风险,也能减少感染和呼吸道问题的几率(Meier, P.P., “Breastfeeding support for mothers with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Pediatrics, 2017)。

母乳成分作用
蛋白质促进生长、修复组织
免疫因子增强抗病能力
乳糖能量来源,利于大脑发育
别忽视泌乳初期的“初乳”,它里的免疫因子浓度是奶水的高峰。

03 喂不上的母乳,还能怎么补?

有时候,母乳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及时“上线”。这时,专门为早产儿设计的配方奶成了不错的选择。和普通奶粉相比,早产儿配方奶含有更多的能量和蛋白质,有些还加了很难从别处获得的营养素,如DHA和ARA,这些对宝宝大脑眼睛发育都很有好处。

一项欧洲多中心研究(Schanler, R.J., et al., “Feeding strategies for premature infants: randomized trial of fortified human milk,” Pediatrics, 2012)发现,接受早产专用配方奶的婴儿,体重和身长的增长速度优于普通配方,即使是极低出生体重儿,也更容易达到理想生长指标。

选择配方奶要遵循专业建议。新生儿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实际状况推荐合适的产品,并根据实际反应适时调整。

04 如何让小肚肚吃得舒坦?

  1. 小量多餐是关键
    由于胃容量小,一顿吃太多容易吐奶。可以把一日奶量分成更多次,比如每2-3小时喂一次。
  2. 注意喂养姿势
    宝宝吃奶时,尽可能让头和身体保持在同一平面,不要躺得太平,这样可以降低呛奶风险。
  3. 喂养过程要慢
    一位35周出生的女孩,头几天每次吃奶都只吃一小会儿就累了,改成慢慢喂、按需增加后,消化状态明显改善。
  4. 仔细观察反应
    如果宝宝吃完后总是哭闹、腹胀或者有奶液从口中溢出,说明喂的量或者方式可能需要调整。
TIPS:吃奶后轻拍背,有助于排气,减少吐奶。

05 持续监测:怎么关注宝宝的营养变化?

只有持续、科学地记录和追踪,才能及时发现宝宝的营养问题。记录体重是门必修课。比如,有位28周出生的男婴,家长按照医生建议每周称重,一旦发现体重停滞,医生就会评估他的喂养方式、查查是否有耐受不良等情况。这样能避免长时间“营养掉队”。

监测内容怎么做频率
体重家用婴儿体重秤每周1-2次
大便情况关注是否腹泻/便秘日常记录
吃奶耐受有无频繁吐奶/腹胀每餐后观察
营养指标有变、持续不长体重、反复呕吐等,最好让新生儿科医师看看是否需调整喂养方案。

06 父母心事:心理支持同样重要 💛

面对早产宝宝的喂养难题,焦虑和压力在许多家长之间悄悄蔓延。有爸爸妈妈会反复复盘,每一口奶是不是喂得对,每一次体重没涨是不是要担心。其实,育儿路上许多家长都会经历类似的情绪起伏,这很正常。重要的是,不要一个人硬扛。

包括医院里,很多都会有新生儿专科护士、心理师帮助家属进行答疑或情绪疏导。有需要的时候,也可以和其他家长多交流、加入一些亲子支持小组。久而久之,喂养早产儿这条路也会越来越顺,日常生活会慢慢回到温馨、自在的节奏上来。

切记: 爸妈的稳定情绪,本身就是给宝宝最好的营养之一。

🔖 主要参考文献

  • Meier, P.P. (2017). Breastfeeding support for mothers with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Pediatrics, 139(2), e20170180.
  • Schanler, R.J., et al. (2012). Feeding strategies for premature infants: randomized trial of fortified human milk. Pediatrics, 130(4), e1052-e1061.
  •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2021). Nutritional Needs of Preterm Infants. In Pediatrics 147(1):e202105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