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告别干眼症:上班族的护眼秘籍

  • 494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告别干眼症:上班族的护眼秘籍封面图

告别干眼症:上班族的护眼秘籍

01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有干眼症

早上打开电脑,盯屏一个上午,午后开始觉得眼睛有些发涩,一阵刺痛却以为只是累了。大多数上班族其实都体会过:偶尔眨眼变慢,眼里像进了沙子似的,又说不上来有多痛。
Tip🧐:初期干眼症往往只表现为轻微的异物感或短暂的干涩,容易被忽略。

医学界把“干眼症”定义为泪液或者泪膜质量出现问题,导致眼表不舒服。刚开始变化真不明显,比如偶尔感觉模糊,临时有点红。
要小心:这类轻微不适如果持续一段时间,就值得警惕。

阶段 常见感受
早期 间断性轻微干涩、偶尔异物感、眨眼觉得卡
发展后 持续不适、反复红眼、明显刺痛或流泪

02 上班族为什么更容易“中招”?

  • 长时间盯屏
    屏幕工作是很多人的日常。其实,每盯屏1分钟,眨眼次数就比正常少好几下。久而久之,泪液分泌下降,眼表失去保护。
    小案例:32岁的王女士,每天文字处理8小时,虽然没觉得特别累,但三个月后开始频繁揉眼,晚上更明显。
  • 空调房空气太干
    办公室里开空调,湿度往往很低。空气太干的时候,泪液更容易蒸发掉,本来健康的眼表变得易受损伤。
  • 隐形眼镜佩戴久
    长时间戴隐形还盯着电脑,等于“加速”缺水。隐形镜片本身会减少泪液的滋润,让干眼更容易找上门。
  • 作息紊乱&用眼过度
    熬夜加班、工作间隙几乎不休息,眼睛难有喘息机会。久而久之,不仅容易干眼,视力也可能随之下降。

这些日常习惯很常见,看起来影响不大,但时间一长,确实会改变眼表的小环境。这提示我们,工作方式和环境决定了眼健康的风险。

03 长时间的干眼,对健康影响在哪?

干眼症不光是“难受”而已。很多人以为最多就是不舒服,可实际影响远不止于此:

  • 视功能下降
    眼表长时间缺水,泪膜不稳定,眼前常有雾状模糊,看东西容易模棱两可,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效率。
  • 角结膜病变风险增高
    有位37岁的男性白领,反复干眼,不在意,后因持续刺痛及畏光去医院,发现角膜出现细微损伤。角膜若反复受损,长期发展可能引发炎症等并发问题。
  • 影响情绪与睡眠
    反复的刺激和酸痛,让人注意力难以集中,睡前特别明显,会影响情绪,也让睡眠质量变差,形成恶性循环。

说到底,长期忽视干眼,影响的不只是眼睛本身。它会慢慢让整个人状态变得很“卡顿”。

👁️数据显示:
  • 全球范围内,干眼症在上班族中的发病率可达35%[Stapleton et al., 2017]

04 日常小事,做好这几招眼睛更舒适

以下方法简单实用,适合忙碌的年轻人:
  1. ⌛ 20-20-20法则: 每看屏幕20分钟,就抬头看6米外20秒,让眼睛放松一下。
  2. 💦 提高湿度: 可以在座位旁放一瓶水或桌面加湿器,保持空气湿润,减少泪液蒸发。
  3. 🕶️ 避免强光直射: 工作位置避免对着空调出风口,调整座位遮挡阳光直射。
  4. 😌 偶尔闭眼: 午休时闭眼5-10分钟,让眼表自行修复,特别适合午后。
措施 具体建议
控屏时长 尽量连续用眼不超1小时,中间短暂休息
保持环境湿度 采用加湿器或放一小盆水
适当使用人工泪液 推荐不含防腐剂的型号,短期间歇点用即可

这些方法简单来说,就是让眼睛有时间“喘口气”,不给它们长久地“加班”。

05 日常饮食:简单变化让眼睛更健康

饮食并不能立刻“治愈”干眼,但吃对了确实对抗干燥有帮助。
  • 深海鱼(如三文鱼、沙丁鱼)
    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于改善泪液质量。
    建议:每周吃2-3次鱼,家常炖、蒸、煎皆可。
  • 核桃、亚麻籽
    天然不饱和脂肪,有利于抗炎。
    建议:每天一小把当零食。
  • 新鲜绿叶蔬菜
    如菠菜、油麦菜,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眼部细胞有保护作用。
    建议:每顿都有点绿菜,炒、蒸都可以。
  • 胡萝卜、南瓜
    富含β-胡萝卜素,有助于维持正常分泌。
    建议:每周吃1-2次。

小结一下,饮食调整关键在于日常搭配,而不是寻求特效。长期坚持,眼部干燥症状会有改善。

06 眼部锻炼,也很关键!

即便工作繁忙,也要记得给眼睛安排“运动时间”。
  1. 热敷法: 温热毛巾湿敷眼部5-10分钟,舒缓睑板腺,促进分泌。
  2. 快速眨眼训练: 稍快地连续眨眼10-15次,有助于泪液分布均匀。
  3. 望远-近调节: 先看窗外远处10秒,再看近处物品,循环3轮,锻炼眼部调节能力。
  4. 眼球旋转: 眼球顺时针、逆时针分别转动5-8圈,缓解肌肉紧张。

哪怕每天抽出3-5分钟做几组,长期坚持对预防干眼很有意义。

07 出现这些情况,及时找专业医生

有些干眼症,非简单休息或者食疗就能搞定。
  • 眼部不适感持续两周以上,靠自己调整没有缓解
  • 视力明显波动或者逐步下降
  • 反复出现畏光、流泪或疼痛等症状

说到底,发现这些“红灯”就应该及时就诊。通常眼科医生会做裂隙灯等基础眼表检查,必要时还会检查泪膜、睑板腺功能。干眼治疗方案通常以人工泪液为主,严重情况才考虑睑板腺按摩或药物干预。

选正规医院的眼科门诊:城市三甲医院或口碑较好的专科眼科医院均可。

写在最后

干眼症并不可怕,绝大多数情况通过合理用眼、饮食调整和简易锻炼都能明显缓解。关键是给眼睛一点关照,及时发现并采取行动。
很多人忽略初期信号,实际上,早做反应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想拥有清晰明亮的视界,不妨今天就试一试20-20-20法则和热敷。身体的反馈,很多时候都不会骗人。

主要参考文献(APA格式)

  1. Stapleton, F., Alves, M., Bunya, V. Y., Jalbert, I., Lekhanont, K., Malet, F., ... & Jones, L. (2017). The ocular surface index: epidem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The Ocular Surface, 15(2), 183-203.
  2. Craig, J. P., Nichols, K. K., Akpek, E. K., Caffery, B., Dua, H. S., Joo, C. K., ... & Stapleton, F. (2017). TFOS DEWS II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report. The Ocular Surface, 15(3), 276-283.
  3. Miljanović, B., Trivedi, K. A., Dana, M. R., & Gilbard, J. P. (2005). Relation between dietary n-3 and n-6 fatty acids and clinically diagnosed dry eye syndrome in wome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82(4), 887-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