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当呼吸在梦中停滞:揭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265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当呼吸在梦中停滞:揭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封面图

当呼吸在梦中停滞:揭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01 熟睡时,呼吸悄悄“断片”

有些人晚上睡觉,枕边人总说“打呼噜特别响,还时不时突然安静几秒”,甚至会被憋醒。这其实很常见,但很多人并不当回事。其实,这可能就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夜间睡觉时反复、周期性出现呼吸暂停(每次10秒及以上),并引起血氧下降、反复觉醒的疾病。主要分两种类型:阻塞性(最常见,多因为咽喉部软组织阻塞气道)和中枢性(脑部呼吸中枢调节异常)。国内一些调查显示,成年人患病率约2%到5%[1],但实际未被诊断的可能更多。别小看这个“小麻烦”,它和高血压、心脏问题等慢病有密切关系,有时还会带来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烦躁等影响。

👉 TIP 并不是所有大鼾声都等于有睡眠呼吸暂停,偶尔打呼不等于生病。

02 夜间憋气,健康有哪些隐患?

影响部位/领域 可能出现的问题 显示症状
心脏与血管 容易出现高血压
加重心脏负担
早上头痛,血压波动
大脑 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变差 白天困倦,效率低下
情绪心理 急躁、容易情绪不稳 心烦意乱,低落
生活质量 感到困倦、精力不集中
性生活质量下降
白天难以精神充沛

有位43岁的男性朋友,和家人睡时常常大声打鼾,白天却总是打不起精神。后来查出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治疗后,他的白天困倦感、心慌都有明显改善。这说明,很多健康变化其实和夜里的“呼吸断片”有关。

🧩 反复夜间缺氧,是慢性病的“助推器”,别忽视长期影响。

03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中招”?

  1. 轻微信号:
    • 偶尔夜间打鼾(特别是在仰卧时更明显)
    • 有时被憋气惊醒,第二天口干舌燥
  2. 明显警示(持续1个月以上):
    • 每晚都大量打鼾,呼吸声音时断时续
    • 别人观察到夜里反复“呼吸暂停”或喘息
    • 白天总是犯困,难以集中注意力
  3. 临床检查:
    • 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简称PSG)是判断的“金标准”。 通过小仪器同时监测你的脑电、眼动、肌电、呼吸气流和血氧变化,具体诊断是否达标。
    • 问卷评估工具(如STOP-Bang量表,可在医院或互联网找到),有助于初步自查。
怀疑自己有问题时,别拖延。先尝试简单的自测工具,确实异常可及时就医做详细检查。

04 谁更容易在睡梦中暂停呼吸?

  • 体型相关:研究显示,肥胖人群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大幅上升,尤其颈围较粗者更明显[2]
  • 年龄增长:40岁以上、男性概率较高。这与喉部软组织老化、气道变松弛有直接关系。
  • 遗传与解剖结构:如下颌较小、咽喉较窄,或家族中有此病史的人,患病概率更高。
  •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大量饮酒、经常熬夜的人也容易出现问题。

数据显示,肥胖人群患病风险可达普通人的4倍左右。另有数据提示,吸烟者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概率也比非吸烟者增加[3]

🔍 这些风险不是绝对,有多项叠加时更要注意早期发现。

05 改变生活和医学介入:该怎么选?

治疗方式 适用范围 生活建议
调整体重 适合多数BMI超标患者 规律锻炼、均衡饮食(详见下节)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中重度、夜间缺氧明显者 医生指导下使用呼吸机设备,夜间佩戴
口腔矫治器 轻中度、结构异常者 牙科医生定制,夜间戴在口内保持气道通畅
手术治疗 严重气道或解剖异常患者 如扁桃体肥大、鼻中隔偏曲等可考虑外科手术
👩‍⚕️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呼吸机或手术。轻度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很多情况会好转;重度患者应及时医学干预。

06 建立好习惯,对抗夜间“呼吸断片”

  • 蔬菜和粗粮 有助于控制体重和稳定血糖。
    建议:每天餐桌上都安排一定量的青菜和全谷杂粮。
  • 优质蛋白(如鱼、豆制品、鸡蛋) 增强身体修复力,避免夜间能量不足。
    建议:每餐都可适量加入这类蛋白质食物。
  • 合理作息、规律运动 整体提升代谢,减少气道塌陷。
    建议:每周运动至少3次,每次30分钟,如快步走、骑行等。
  • 选择侧卧睡姿 有证据显示,侧卧可减轻部分人夜间呼吸暂停的次数。
    建议:可尝试侧睡,避免长时间仰卧。
🛌 控好体重、管好作息,是帮自己呼吸顺畅的首选方法。如果自我调整后,症状依然明显,最好的办法是尽早找专科医生咨询。

参考文献

  • [1] Peppard PE, Young T, Barnet JH, Palta M, Hagen EW, Hla KM. Increased prevalence of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in adults. (2013). Am J Epidemiol, 177(9), 1006-1014. https://doi.org/10.1093/aje/kws342
  • [2] Punjabi, NM. The epidemiology of adult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2008). Proc Am Thorac Soc, 5(2), 136-143. https://doi.org/10.1513/pats.200709-155MG
  • [3] Wetter, DW, et al. Smoking as a risk factor for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1994). Arch Intern Med, 154(19), 2219-2224. https://doi.org/10.1001/archinte.1994.0042019008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