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小耳朵:儿童中耳炎的预防与护理全攻略
01 什么是中耳炎?小朋友为什么容易得?
有时候,孩子本来活蹦乱跳,突然变得爱哭闹,两只小手喜欢摸耳朵,家长有点担心:是不是中耳炎找上门了?其实,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的耳部疾病,尤其是在感冒或流感后。
- 中耳炎是指中耳(紧挨着鼓膜的小空间)发生炎症,常见于6个月~3岁的宝宝。
- 最常见的是急性中耳炎,偶尔也有分泌性中耳炎。
- 简简单单的感冒有时就可能惹来“耳朵发炎的小麻烦”——中耳炎。
儿童容易中招,根源在于他们耳咽管(连接鼻腔与中耳的小通道)比较短、直且阔,病毒细菌跑进来很方便,就像门口没装安全门。
02 中耳炎出现了哪些症状?会带来哪些影响?
| 症状类型 | 描述 | 日常表现 | 
|---|---|---|
| 轻微或早期 | 宝宝偶尔摇头、摸耳、哭闹。进食时皱眉,偶尔说耳朵闷。 | 没有发烧,也没影响玩耍,但家长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 
| 持续/严重 | 持续耳痛、晚上睡不安稳、高热不退,部分孩子耳朵会有液体流出。 | 有的宝宝变得没精神,说话变轻,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对声音没反应。 | 
中耳炎可导致听力下降,严重时可能影响语言发育。3岁男童豆豆在一次感冒后出现持续哭闹,逐渐发展为“叫不应”,经查是中耳炎,听力下降后语言进步明显变慢。这个例子也提醒家长,中耳炎不是“小毛病”,长久拖延可能影响孩子成长的脚步。
03 中耳炎的成因,日常哪些因素在“帮倒忙”?
- 耳咽管结构特点: 宝宝的耳咽管比成人短、直,细菌和病毒很容易“借道”进入中耳。美国耳鼻喉医学会指出,6个月~3岁的儿童中耳炎发病率最高(Smith et al., 2017)。
- 频繁呼吸道感染: 感冒或者流感发作时,病毒通过鼻咽部迅速扩散至耳朵。医学调查发现,3岁以下孩子如果一年中反复感冒超过6次,患中耳炎的风险明显升高(Teele et al., 1989)。
- 家族史和过敏因素: 有的家庭存在“中耳炎体质”,遗传和过敏性鼻炎都是促发因素。
- 室内空气质量差: 香烟烟雾、灰尘、潮湿环境,都会损害耳咽管自我防护能力。
说起来,日常生活里一些小习惯,比如宝宝平躺喝奶、用力擤鼻子,也是中耳炎发生的隐形推动力。
04 日常预防小贴士
- 室内多通风,秋冬尤需保持空气清新,减少灰尘堆积。
- 逗宝宝喝奶时,可以适当抬高上半身,避免平躺喂奶。
- 培养孩子正确擤鼻方法,轻轻地单侧擤鼻,避免用力太大。
| 实用建议 | 生活场景 | 
|---|---|
| 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 | 外出回家吃饭前,带孩子养成洗手习惯 | 
| 适当让孩子多活动,多晒太阳 | 清晨傍晚在小区花园晒晒太阳、散步 | 
| 保持耳部干爽,洗头后用毛巾轻擦耳廓 | 洗完头帮孩子擦耳朵边 | 
出现中耳炎高发期时,比如小区流感或幼儿园有孩子感冒,尽量减少去人多的密闭空间,戴好口罩,注意个人防护。
05 家庭护理与初步处理办法
如果发现孩子已经有持续耳痛、高热或流脓等症状,家庭护理可做这些:
- 让孩子多喝温水,休息为主。
- 如果耳部流脓,轻轻擦拭耳周皮肤,避免脏水流进耳道。
- 不随意滴耳药或挑耳垢,避免二次伤害。
- 必要时可用体温计监测体温,持续高热应尽快医院就诊。
- 持续耳痛超过48小时或伴有高热
- 耳朵流脓、听力明显下降、孩子说话嗓门突然变大
比如6岁女孩跳跳,出现右耳持续疼痛、夜间睡眠受影响,经家长及时带去医院,佐证为急性中耳炎并发鼓膜穿孔。规范用药治疗一周后,跳跳重拾笑容。
06 饮食这样做,小耳朵有保障
增强免疫力,是帮助宝宝抵御中耳炎最本质的法宝。吃得营养、睡得够、心情好,身体里的“小卫士”才更有力量。
| 推荐食物 | 具体作用 | 如何食用 | 
|---|---|---|
| 新鲜蔬果🥦🍎 | 含丰富维生素C、纤维素,支持免疫机能 | 每日至少1-2种搭配,早餐水果沙拉,午晚餐炒青菜 | 
| 深海鱼类 | 富含优质蛋白和Omega-3,有助抗炎 | 一周2-3次,煮、蒸、烤均可,避免油炸 | 
| 鸡蛋、牛奶等 | 为成长提供蛋白质和钙 | 早餐牛奶配水煮蛋,简单又营养 | 
中国营养学会提出,均衡饮食能有效提升儿童抗病能力(Chinese Nutrition Society, 2022)。
07 哪些信号提示应及时去医院?
初次接触中耳炎,很多家长最怕误判,其实抓住几个关键信号:
- 孩子出现听力明显下降,呼之不应
- 持续高烧,耳部红肿、流脓
- 语言进步停滞,两周后仍未恢复
家长如果有疑问,先去儿童耳鼻喉专科。6岁以下的宝宝、有反复发作史或症状严重者,建议优先去较大医院。专业医疗团队能判断是否需要听力测试、鼓膜检查甚至影像学检查,避免漏诊误诊。
08 日常守护,妈妈的心别太累
听力和语言,是孩子探索世界的翅膀。中耳炎虽常见,但只要家长多点关注和耐心,很多麻烦都能避免。偶尔遇到反复感冒、耳痛的情况,不要惊慌,根据上述建议处理和及时就医,效果通常都不错。
有疑问时,不用一味担心,定期体检、健康饮食和温柔陪伴,就是给孩子最安心的守护。
主要参考文献(APA格式)
- Smith, J.A., Danner, C.J., & Eby, T.L. (2017). Otitis media in children. Current Opinion in Pediatrics, 29(1), 85–90.
- Teele, D.W., Klein, J.O., & Rosner, B. (1989). Epidemiology of otitis media during the first seven years of life in children in greater Bosto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160(1), 83-94.
- Chinese Nutrition Society. (2022). Parental Guide on Child Nutrition and Immunity: Recommendations for Balanced Diets.
-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2023). Secondhand Smoke (Passive Smoking) and Children’s Heal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