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脑血管疾病的早期信号:你的大脑在发出警报吗?
01 大脑里的“小交通阻断”——什么是脑血管疾病?
下班回家的路上突然发现,说话有点吃力,胳膊忽然变得不协调,这种事情或许听起来有点像电视剧的情节。但其实,脑血管疾病远比我们想象得更贴近生活。简单来说,它指的是大脑里的血管出现了“交通堵塞”或者“爆管”——血液供应一旦出了问题,大脑就容易发生故障。
脑血管疾病包括中风(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脑出血等。这些问题背后的共同点,就是大脑没有得到足够的血或者某些部位流了血。每年在中国,中风对家庭影响都很大,因此学会辨认早期信号尤其重要。
02 “小堵塞”与“爆管”——脑血管疾病的两大类型
| 类型 | 机制 | 生活中的表现 |
|---|---|---|
| 缺血性脑卒中 | 大脑血管被堵住,血流受阻 | 像水管堵了,水流不畅,大脑某部位“断电” |
| 出血性脑卒中 | 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脑组织 | 就像水管爆了,周围区域遭殃 |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 短时间血流中断,自动恢复 | 症状很快消失,但预警下一次更严重的发作 |
有位58岁的男性,某天清晨起床时突然觉得右手指头发麻,几分钟后又恢复。后来在医院检查,医生说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件事让他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习惯。
03 早期信号:大脑发出的“小提示”
- 轻微面部表情异常:比如嘴角活动变得不灵活,却没意识到。
- 偶尔吐字不清:有时说话环节像卡带机,旁人却容易忽视。
- 短暂肢体无力或麻木:常出现在单侧手臂或腿,持续几秒到几分钟。
- 偶有视线模糊:部分区域突然看不清,很快又恢复。
有一位62岁的女性,晚饭后突然觉得左手发麻,自己以为是累了,休息后缓解了。结果一周后再次出现,并变得严重。医生诊断为脑梗死。这个例子提醒我们,轻微反复的症状,千万别拖着不管。
04 明显警示信号:持续的症状要小心
嘴角歪斜无法自行恢复,和早期信号不同,需要高度警觉。
说话完全听不懂别人,或者自己发不出完整的句子,这种障碍不是暂时性的。
一侧身体明显无力,走路都困难,持续数小时不缓解。
出现突然的意识丧失或者局部抽搐。
一位67岁男性,在家早上洗漱时突然倒地,左侧肢体不能动,描述自己“突然就不会说话”。他的家属脚步快,急送医院,最终治疗及时,恢复了部分功能。从中可以看出,发现持续、严重症状,争分夺秒地就医很关键。
05 自我检测方法:家里怎么初步判断?
发现有人表现异常时,快速用下面几招初步判断——简单方便,很多医院急诊也用这个方法:
| 检测环节 | 怎么做 | 隐藏信号 |
|---|---|---|
| 看脸 | 要求微笑,观察嘴角是否对称 | 一侧嘴角下垂 |
| 查手 | 同时抬起双臂并保持十秒 | 一侧无力、掉落 |
| 听说 | 说一句简单的话 | 说话模糊、吐字不清 |
06 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导致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 高血压:长期血压偏高,容易让脑内血管受伤、硬化。
- 糖尿病:血糖高时,血管更脆弱。
- 吸烟、长期大量饮酒:让血管更易发生损伤。
- 年龄增长:60岁以上,血管弹性下降,风险增加。
- 家族有卒中或心脑血管疾病史:遗传有一定影响。
其实根本原因不少:高血脂、心脏病、肥胖、常年久坐也是帮凶。生活习惯、基因、慢性疾病这三方面,联手给大脑带来了健康挑战。
07 实用的预防建议:简单做法,别等出问题才行动
补充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
每天至少1-2种新鲜时蔬和水果
有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
建议主食里一半换成燕麦、糙米等
Ω-3脂肪酸有益血管,
每周1-2次深海鱼,适量坚果
快步走、广场舞都可以,
每周累计150分钟有氧运动
08 何时需要就医?如何有效沟通
如果发现自己或者身边人出现持续面部歪斜、肢体无力、言语模糊等症状,建议立刻拨打急救电话或尽快前往附近医院。就医时尽可能明确描述症状出现的时间、变化过程和现在的感受,这有助于医生迅速判断病情。别纠结是不是耽误了时间,这类疾病越早处理,效果越好。
最好的办法,是平时给家人说说这些简单信号,关键时刻也能帮上忙。
09 写在最后
有些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及时发现。脑血管疾病有自己的“暗号”,只要你能留意,就会更有底气面对健康的小波折。有了健康知识,下一次出现可疑症状,心里也有个谱。
平时没必要焦虑,但细节里下点功夫,大脑会感谢你。学会辨认早期信号,就是为自己和家人多一份安心。身体的小变化,往往是健康的信使,不要让它们悄悄溜走。
参考文献
- O'Donnell, M. J., Xavier, D., Liu, L., Zhang, H., Chin, S. L., Rao-Melacini, P., ... & Yusuf, S. (2016). Risk factors for ischaemic and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ic stroke in 22 countries (the INTERSTROKE study): a case-control study. The Lancet, 376(9735), 112-123. PubMed
- Powers, W.J., Rabinstein, A.A., Ackerson, T., Adeoye, O.M., Bambakidis, N.C., Becker, K., et al. (2018). 2018 Guidelines for the Early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Stroke, 49(3), e46–e110. PubMed
- Feigin, V.L., Norrving, B., Mensah, G.A. (2017). Global Burden of Stroke. Circulation Research, 120(3), 439-448. PubM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