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科普知识:了解、识别与应对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把胃痛当成小毛病对待,最多也就是喝点热水、忍一忍。但实际上,胃部的不适有时候并不“简单”。胃癌这个词,听起来让人紧张,但也并不是每天都会遇到的“大麻烦”。不过,说起来,了解它并不难,这样碰到自己、家人出现一些异常时,就不至于手足无措。
01 胃癌是什么?
胃癌是一种起源于胃部的恶性肿瘤。简单来讲,就是胃里的正常细胞经过一系列变化,出现了异常、不受控制的增长,并最终发展为肿块。这种肿块一开始常常很“安静”,早期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甚至连食欲也不会变化。等到症状明显时,它往往已经在胃壁上“站稳脚跟”。
胃癌在全球范围内属于高发病种。据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Sung et al., 2021),胃癌是全球死亡率排名前五的肿瘤之一。尤其在中老年人中,风险更高。别忽视的是,不同于身体其它部位,有些胃癌并不会带来剧烈疼痛,而是隐藏在日常小不适当中。
02 胃癌的典型症状都有哪些?
- 1. 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如果胃部总是隐隐作痛,尤其刚吃完饭后疼痛变得明显,不要一拖再拖。
- 2. 食欲下降、进食变少。原本喜欢的饭菜突然失去兴趣,总觉得肚子撑、提不起劲。
- 3. 体重显著下降。几个月内体重掉了好几公斤,又没有明显原因,这时候要小心。
- 4. 反复恶心、呕吐、甚至呕血。并不是普通的“肠胃炎”,而是持续、反复发作。
- 5. 黑色粪便(柏油样便)。消化道出血引起大便颜色变黑,这是常见但易被忽略的信号。
别忽视这些信号,尤其是持续时间长、症状逐渐加重的情况。这类症状并不是“一忍了之”能解决的问题,早点就医检查更稳妥。
03 胃癌为什么会发生?
说起来,胃癌“并非无缘无故找上门”。它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并不是只和饮食简单挂钩。
- 1. 幽门螺杆菌感染。这种胃部细菌,长期感染会导致胃部慢性炎症,进一步增加癌变风险。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中,胃癌发生风险明显升高(Helicobacter pylori and gastric cancer. Suerbaum & Michetti, 2002)。
- 2. 慢性胃部炎症。慢性胃炎、胃溃疡等长期炎症,会让胃壁细胞出现反复损伤,久而久之容易癌变。
- 3. 遗传因素。有胃癌家族史的人,发病概率更大。
- 4. 年龄增长。年龄越大,胃部细胞变异的概率越高。大多数胃癌患者都在50岁以后。
- 5. 不良生活习惯。抽烟、长期饮酒都属于风险因素。不过,单靠某一项习惯难以完全解释,需要多因素共同作用。
这些危险因素多是长期作用下的结果,不是“一夜之间”的变化。正因如此,防范意识要从平时慢慢渗透进来。
04 胃癌能靠什么手段查出来?
要想确认胃癌,仅靠症状远远不够。现代医学提供了多种检查方式,为确诊提供依据。
- 胃镜检查。这是最直接的检查方式。医生通过一根细长的管子进入胃腔,能直接看到有没有异常,同时取下小块组织(活检)送检。
- 影像学检查。如CT、B超等,可以判断肿瘤大小、位置及有无扩散。
- 实验室检查。常规血液检查有助于评估全身情况,但无法单靠实验室指标来确诊。
说到底,医学检查不是为了吓唬人,而是帮忙揪出潜在健康隐患。如果平时已出现身体异样,别拖。“等一等”不一定换来好消息。
05 治疗胃癌的选择有哪些?
胃癌的治疗并非“千人一面”,要根据病情分型和个人体质综合考虑。一般来说,治疗分为以下几种——
- 外科手术切除:已经明确诊断为胃癌,尤其是早期,通常首选是部分或全部胃切除手术。这可以最大程度清除异常组织。
- 化疗:手术后根据病理分期,有时需要辅助化疗。化疗可以清除残留异常细胞,提高治愈率。
- 放疗:部分特殊类型胃癌,可能会建议配合放疗,主要是对局部病灶精准“调整”。
- 营养和对症支持:尤其是术后或化疗期间,维持体能是康复的基础。
除直接抗肿瘤治疗外,针对每个人不同的心脏基础病、营养状况,同步做好处理,也会影响整体疗效。遇到不同方案选择时,与专业医生详细沟通,能帮自己减少焦虑。
06 日常生活里,怎么管理和预防胃癌?
其实,预防胃癌最实用的方法都离不开三件事——合理饮食、坚持运动和定期检查。具体做法可以很接地气:
- 多吃新鲜蔬果 🥦 - 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有益于胃部黏膜健康。每天建议水果2份,蔬菜3份以上,有助平衡饮食营养。
- 常吃全谷杂粮 🍚 - 全麦面包、糙米、玉米面等,提供慢释放的能量,同时对胃肠道友好。早餐/晚餐搭配少量杂粮,有助均衡。
- 合理摄入优质蛋白 🥚 - 鸡蛋、鱼、豆制品能维持身体修复能力,尤其是术后或体质较弱者每餐适量,可帮助身体更好“调整”。
- 适度运动 🚶♂️ - 每周保持快走、骑车、游泳等有氧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能帮助消化功能和整体健康。
- 规律作息、减压 - 规律作息、减少不必要的精神压力,能让胃肠道保持良好运转状态。
- 定期体检 - 40岁以后建议每2年做一次胃部体检,尤其家有相关病史时,不要放松警惕。
说到底,最好的办法不是一直警惕“哪里有风险”,而是把健康习惯落实到每一天。胃不舒服时,不妨提早找专业机构检查,既安心又省事。
胃癌离我们并不遥远,但也不用过度紧张。只要及时发现身体的小变化、科学应对、建立良好习惯,大部分的胃癌风险其实都能有效降低。有时一句“早发现”,比任何治疗都来得值。身体不给力的时候,别一味扛,信任专业,生活也能更自在。
参考文献:
-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 L., Laversanne, M., Soerjomataram, I., Jemal, A., & Bray, F. (2021).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71(3), 209–249. https://doi.org/10.3322/caac.21660
- Suerbaum, S., & Michetti, P. (2002).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47(15), 1175–1186. https://doi.org/10.1056/NEJMra020542
- Mayo Clinic. (2022). Stomach cancer -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stomach-cancer/diagnosis-treatment/drc-203524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