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急性鼻咽炎:症状识别与护理要点全面指南

  • 232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急性鼻咽炎:症状识别与护理要点全面指南封面图

急性鼻咽炎:护理要点与日常防护技巧

01 急性鼻咽炎是什么?

朋友小陈最近说喉咙不太舒服,还总觉得鼻子堵堵的。春天刚换季,不少人都有类似的小毛病,这其实很可能是急性鼻咽炎。顾名思义,这种病主要影响鼻腔和咽部,是呼吸道最常见的急性炎症之一。

急性鼻咽炎通常是由病毒(例如感冒病毒)引起,目前很多流感季、转季时节都会流行。成年人每年大约经历2-4次急性鼻咽炎,儿童会更频繁一些。这种病大多自限,但症状有时也会让人精力大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占据了门诊就诊疾病的主要部分[1]

📌 小知识:鼻咽炎从病毒感染到症状出现,一般只需几天,恢复期也不算长,一般1-2周即可好转。

02 怎样辨别急性鼻咽炎的症状?

不少患者会疑惑,急性鼻咽炎和普通感冒的区别在哪里?其实,早期信号和明显症状还是有差别的,我们分点来聊一聊:

阶段 主要表现 生活化例子
早期,轻微症状 偶尔咳嗽、喉咙有点痒、鼻子轻微堵塞 清晨醒来觉得嗓子有点干,偶尔擤鼻涕
症状持续加重 持续鼻塞、流鼻涕、明显喉咙痛、声音嘶哑 一天总觉得鼻子通不过气,说话带些沙哑
严重时 持续高热、头痛、乏力,吞咽困难 一位29岁的女患者描述:晚上发烧到38.5℃,喉咙痛到喝水都费劲
🧐 别忽视:如果热度不退、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出现,需要及时就医,防止病情加重。

03 得急性鼻咽炎的原因有哪些?

其实,发生急性鼻咽炎的背后有很多因素,其中主要还是和我们的生活习惯、环境有很大关系。

  • 病毒感染——90%以上和上呼吸道病毒(如鼻病毒、冠状病毒)有关[2]
  • 季节变化——气温骤降、空气干燥是高发时间。
  • 空气质量差——长期处在尘埃、烟雾多的环境,会增加风险。
  • 免疫力下降——熬夜、压力大、休息不好,身体抵抗力下降。
  • 儿童及老人——这两个年龄段发病率明显高于成年人。
📊 研究信息:2017年的一项系统综述表明,急性鼻咽炎发病以秋冬最高,空气温湿度变化对呼吸道上皮影响较大(Eccles, 2017)[3]

04 对症处理:哪些管用的方法值得用?

得了急性鼻咽炎,关键是缓解不适、改善症状,让日常生活能顺利继续。有些做法实际效果不错,下面这些小建议可以参考:

  • 温热饮食:多喝温水、淡盐水漱口,避免刺激性食物,有助减轻咽喉不适。
  • 充足休息:合理安排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实验证明,休息有助于免疫力恢复(Prather et al., 2015)[4]
  • 药物帮助:如有持续鼻塞,可以适当使用生理盐水喷鼻。喉咙痛时,可根据医嘱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等),但注意遵医嘱。
  • 物理疗法:加湿器能缓解室内干燥,让鼻腔和咽喉不那么难受。
📝 TIPS: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除非出现细菌感染证据(如脓性鼻涕、持续高热、面部疼痛),否则不用盲目用药。

05 环境管理和感染控制怎么做?

鼻咽部就像空气的"第一道门卫",居家护理过程中,营造适宜的环境至关重要。

  • 常开窗换气:每天至少通风2-3次,每次10-15分钟,有助于减少病原积聚。
  • 定期清洁:家里的桌面、门把手、常用物品要定期用消毒液擦拭,防止病毒扩散。
  • 个人物品分开用:得病时,毛巾、杯子、餐具单独使用,减少交叉感染概率。
  • 保持空气湿润:冬天可以用加湿器,避免鼻咽干燥引发不适。
🧹 要留心:室内过于潮湿也会滋生细菌和霉菌,适度加湿最为理想。

06 情绪支持与健康教育也重要

说起来,急性鼻咽炎虽然多为小病,但长期反复发作,会让人生出无力感。尤其是儿童或老人,情绪容易波动。

  • 温和沟通与陪伴:当家人出现不适时,给予耐心和理解,适当转移注意力,让心情舒畅,有助于恢复。
  • 健康知识普及:向患者解释鼻咽炎不是大问题,但要重视护理,减少焦虑,无需紧张。
  • 鼓励表达不适: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描述自己哪里不舒服,便于大人及时发现异常。
👨‍👩‍👧‍👦 别小看情绪:良好的情绪状态对身体免疫有积极影响,恢复往往也会更快。

07 日常防护小贴士

预防鼻咽炎,重点还是在于日常的自我保养。下面这些做法非常实用,不妨坚持试试——

  • 多食新鲜蔬果 🥗 :富含维生素C,帮助增强抵抗力。建议每日蔬果不少于300g。
  • 清淡饮食为主 🍲 :避免油腻和重口味,减少对咽喉的刺激。
  • 规律作息,增加锻炼 🏃 :每天适当散步、慢跑,睡眠不少于7小时。
  • 及时接种疫苗 💉 :比如流感疫苗,能显著降低冬季发病风险。
  • 保持手部卫生 🧼 :勤洗手,出入公共场所戴好口罩。
🔍 友情提示:有慢性疾病、年幼儿童、孕妇得鼻咽炎时,如症状重、持续发热,建议及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正规医院就诊。

主要参考文献

  •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WHO Factsheets.
  • 2. Winther, B. (2011). "Viral infections of th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Annals of Otology, Rhinology & Laryngology, 120(3), 162-166. https://doi.org/10.1177/000348941112000302
  • 3. Eccles, R. (2017). "Understanding the symptoms of the common cold and influenza."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17(11), e295-e304. https://doi.org/10.1016/S1473-3099(17)30461-X
  • 4. Prather, A. A., Janse van Rensburg, K., & Hall, M. (2015). "Sleep and antibody response to vaccination." Sleep, 38(5), 625–631. https://doi.org/10.5665/sleep.4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