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低血糖症揭秘:你不容忽视的血糖警报

  • 16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低血糖症揭秘:你不容忽视的血糖警报封面图

低血糖症揭秘:你不容忽视的血糖警报

01 低血糖从哪里“潜入”生活?

有时候刚做完家务或者散步回来,突然觉得身体有点发飘,甚至心里想着“是不是天气太热了”?其实,这往往是低血糖在敲警钟。
低血糖症说起来有点像“身体的小偷”,往往不声不响地出现,尤其是在日常节奏打乱后,比如没吃早餐、午饭推迟了,或是饭后运动过度。
最初的感受其实挺微妙的,有点晕、有点慌,还不至于特别难受,但总让人觉得哪里不对劲。

👀 简单来讲,低血糖症不是只有糖尿病患者才会有,每个人都可能在“折腾了身体”以后悄悄遇上。

02 常见诱因:哪些习惯可能触发低血糖?

  • 1.餐食时间不规律
    忙碌族群常常会跳过早餐或拖延正餐。有位28岁的男白领凌晨加班,第二天只喝了点咖啡便上班,中午突然感到头重脚轻,最终检测发现血糖已经偏低。
    🍽️
  • 2.用药后的波动
    糖尿病患者如果按惯例吃了降糖药,可是饭量减少或运动增多,也容易因为药效相对过强而出现血糖下降。
  • 3.剧烈运动
    比如年轻人在运动后没有及时补充能量,突然感觉四肢无力。
    🏃
  • 4.酒精摄入
    有些朋友晚餐喝点酒,结果凌晨反倒感到乏力甚至冒冷汗,这是因为酒精会影响肝脏释放储存的糖分。
TIPS:不同人的体质和生活习惯,使得诱发低血糖的原因各有不同,不过只要细细回想,一般都能找到“导火索”。

03 身体如何调节稳稳的血糖?

身体其实有套精密的“血糖平衡系统”,靠胰岛素、升糖激素、肾上腺素等协同工作。简单来说,如果血糖下降,肝脏会像仓库管理员一样启动把储存的糖释放出来。与此同时,肾上腺素等激素会促使心跳加快,提醒大脑“需要补充能量啦”。但当应及时调节失败,低血糖的困扰也就来了。

调节机制 主要作用
胰岛素 降低血糖
升糖激素 提高血糖
肾上腺素 紧急时刻迅速升高血糖
🚨 数据显示,健康成年人机体能较好调节血糖。
Butler等学者曾报道,部分老年群体因调节功能减弱,低血糖事件比例显著升高(Butler, A. E. et al., "Beta-cell deficit and increased beta-cell apoptosis in humans with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2003)。

04 低血糖有哪些症状信号?

低血糖的信号有“隐”和“显”之分。
早期或轻度: 有人仅有点头晕或饿过度的感觉,容易被当成普通乏力。
明显和持续: 如大量出汗、心慌、甚至语言障碍或者判断力减退,都需要警觉。有46岁的女教师课间突然语无伦次,幸好同事反应快,及时补充了含糖食品,恢复后检查发现正是严重低血糖发作。

⚠️ 症状程度并不跟血糖数值完全对应,有的人低到3.0 mmol/L也没大异样,有的人略低就反应剧烈,别忽视身体的个体差异!

05 谁需要格外小心?——危险人群和健康后果

  •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人本身血糖调节能力变差,降糖药和胰岛素容易推血糖到低谷。
  • 高龄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身体“自救”反应减弱。
  • 肝/肾功能差:肝脏不能顺利释放糖分。
  • 体弱多病者:营养不良或长期慢性病也会让能量储备跟不上。
潜在风险 健康影响
反复低血糖 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损害神经
严重单次低血糖 可能引发昏迷、损伤大脑,甚至危及生命
需要关注的一点是,有研究显示,低血糖发作后,心律失常风险会上升(Zammitt, N.N. & Frier, B.M., "Hypoglycemia in Type 2 Diabetes: Pathophysiology, frequency, and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 modalities", Diabetes Care, 2005)。

06 预防与积极应对:饮食、监测与自救怎么做?

  1. 选择有益食物
    🥛 牛奶 + 稳定血糖 + 餐间加餐建议
    🍠 全谷类(燕麦、红薯) + 缓慢释放能量 + 早餐或正餐主食推荐
    🥜 坚果 + 提供优质脂肪 + 每天少量即可
  2. 规律生活:保持作息规律,尽量定点进餐,别因“忙”而省略正餐。
  3. 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和有反复低血糖史者建议自备血糖仪,记录早晚血糖波动。如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
  4. 紧急措施:发现有轻度低血糖症状时,吃几块糖或者喝类运动饮料能快速纠正。症状明确或无法改善时,可直接拨打急救电话。
  5. 定期体检:40岁后建议两年查一次血糖,有家族史或慢病史人群更要按医嘱检查。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有助于医生作出更细致的干预方案。
TIP: 只要吃得对、查得勤和敢于求助,低血糖并不难防,也不用太焦虑。

07 如果突然发作,最实用的自救办法

  • 发现明显低血糖表现(如说话不清、行动木讷等)时,立刻停止当前活动,靠近安全区域。
  • 尽快含服糖果或蜂蜜水,一般5-10分钟内有缓解。
  • 严重情况下、出现意识障碍时,别人需要协助立即送医。
🤝 如果家人或同伴有低血糖病史,不妨提前商量好“遇事的应急暗号”,让援助更及时到位。

参考文献

  • Butler, A. E., Janson, J., Bonner-Weir, S., Ritzel, R., Rizza, R. A., & Butler, P. C. (2003). Beta-cell deficit and increased beta-cell apoptosis in humans with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52(1), 102–110. https://doi.org/10.2337/diabetes.52.1.102
  • Zammitt, N. N., & Frier, B. M. (2005). Hypoglycemia in Type 2 Diabetes: Pathophysiology, frequency, and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 modalities. Diabetes Care, 28(12), 2948–2961. https://doi.org/10.2337/diacare.28.12.2948
  • Meneilly, G. S., & Tessier, D. (2016). Diabetes, Dementia and Hypoglycemia. Canadian Journal of Diabetes, 40(1), 73–76. https://doi.org/10.1016/j.jcjd.2015.1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