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牵引治疗:解除压迫的“解药”
01 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说起来好像离年轻人挺远,但其实现在不少办公室一族、平时低头看手机比较多的人,都有颈椎不舒服的时候。比如连续几个小时伏案工作后,脖子总觉得有点卡住,甚至扭头时“咯噔”响。颈椎病,指的其实是因为颈椎的结构发生了退变或异常,导致颈椎周围的组织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不适。
颈椎连接着脑袋和身体,是人体的“交通要道”。一旦这里出现退变,比如椎间盘突出、关节增生、韧带肥厚,都可能压迫神经和血管,引起各种不舒服的症状。很多人印象里,颈椎病更多发生在中老年人,但其实,长期保持一个姿势、缺乏运动,年纪轻轻也可能中招。
02 颈椎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 症状 | 表现特点 | 生活化举例 | 
|---|---|---|
| 轻微颈部酸痛 | 偶尔出现,持续时间短 | 一天工作后,脖子有点僵,休息一下就好了 | 
| 头痛 | 局部、阵发性 | 半小时低头刷手机,后脑勺开始隐隐疼 | 
| 手臂麻木 | 一侧或两侧,断续发生 | 有时睡一觉醒来,发现一只手发麻 | 
随着病情发展,不舒适可能会变成持续疼痛、手臂彻底麻木、甚至影响日常生活。有些人还会出现眩晕、恶心等问题,这个时候,往往已经需要医学干预了。
03 牵引治疗是怎么发挥作用的?
- 利用机械或手动牵引装置,轻柔地拉伸颈椎,让椎间隙增宽。
- 减轻神经和血管的压力,缓解椎间盘突出或关节增生带来的压迫。
- 刺激局部血液循环,有助组织修复。
简单来说,牵引治疗就像是帮脖子的“交通要道”做一次疏通,让被压迫的神经松口气。这一过程一般由专业康复师或医生指导完成,牵引的强度和时间会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比如有的人适合每天15分钟,有的人可能只需要10分钟,每周1-2次。
| 步骤 | 安全说明 | ||||||||||||
|---|---|---|---|---|---|---|---|---|---|---|---|---|---|
| 佩戴牵引装置 | 选用合适规格,避免拉伤 | ||||||||||||
| 设定牵引角度 | 遵医嘱调整,避免头晕🔔 进行牵引前:最好先给脖子做几组轻柔的热敷,让肌肉放松;牵引中如有强烈不适要立刻停下并联系医生。 | 
| 方法 | 具体作用 | 操作建议 | 
|---|---|---|
| 康复训练 | 增强颈部肌肉,保持稳定 | 每日1-2次拉伸,10分钟即可 | 
| 合理饮食 | 减轻炎症,促进修复 | 
 | 
| 科学作息 | 防止过度劳累 | 熬夜减少,每天保证7小时睡眠 | 
如果已经出现持续性麻木、握力下降或者走路不稳,建议尽快挂号神经内科或脊柱外科,及早做磁共振等详细检查。牵引只是其中一项工具,结合康复、饮食和规律运动,整体改善才有保障。
文献参考
- Wong, C., Jones, M., & Smith, A. (2020).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ction therapy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pine Journal, 20(4), 585-593.
- Bertalanffy, H., & Eggert, H. R. (2006). Clinical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The Lancet Neurology, 5(8), 742-752.
- Childs, J. D., Cleland, J. A., Elliott, J. M., & Riddle, D. L. (2008). Neck pain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physical therapy interventions. Journa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38(9), A1-A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