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的密码:解锁心血管疾病的病理机制
01 基础了解:心血管系统的日常使命💓
“最近总感觉走几步就心跳加快,是不是年纪大了?”其实,心血管系统一直在默默为我们提供能量。心脏像一座动力泵,每一次跳动,都让血液带着氧和营养流向全身各处。
这里主要有三大部分:
- 心脏——负责推动血液循环。
- 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负责输送与回收血液。
- 血液——载着氧气、养分与废物穿梭身体。
Tip:心脏每天约跳10万次,几乎没有停歇,小故障都不能忽视。
02 主要类型盘点:那些常见心血管“小麻烦”🫀
- 冠心病:因动脉变窄,心脏供血不足。常出现胸闷、走路累等问题。
- 高血压:血压经常高,长年累月让血管承受重压。
- 心力衰竭:心脏“带货”能力下降,很小的活动都喘上气。
- 心律失常:心跳忽快忽慢,像收音机信号不稳。
| 疾病 | 流行比例 | 常见群体 |
|---|---|---|
| 冠心病 | 全球死亡原因前1位 | 中老年、三高人群 |
| 高血压 | 成人患病率约30% | 40岁以上增多 |
| 心力衰竭 | 逐年增加 | 多由冠心病、高血压发展 |
冠心病和高血压常常不声不响地发展,初期甚至没什么感觉,需要警觉日常变化。
案例分享:56岁的李先生,男性,因持续胸闷加重就医,最终诊断为冠心病。这说明,明显变化时就要及时找医生帮忙了。
03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里的沉积游戏
简单说,动脉粥样硬化就是血管内壁慢慢被脂质堆积、炎症细胞和纤维组织侵占,把原本光滑的血管搞得坑坑洼洼。
- 1. 脂质沉积: 高血脂、吸烟、久坐都可能导致胆固醇“堆货”在血管壁。
- 2. 炎症反应: 堆积的脂质引发慢性炎症,免疫细胞像修复工赶到现场,但不断堆积造成血管变窄。
- 3. 内皮损伤: 血管内皮一旦出问题,血管弹性下降,容易生成斑块。
研究发现,每增加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心血管风险会显著升高。 (Ference BA et al., NEJM, 2017)
有位62岁的女性朋友,检查时发现并没有明显症状,却已出现严重血管斑块。其实不少人早期都没信号,等到有症状时,血管损伤已经很明显了。
04 高血压带来的心脏负荷变化
高血压让心脏就像一台长年 workload 爆表的水泵,泵压越高,心脏“肌肉”就会逐渐增厚,本来是为了适应,但时间长了反而容易灵活性下降。
- 心室肥厚:血压高了,心脏为应对更大阻力,心肌增厚。
- 泵血无力:心肌过度劳累,最终心力下降,每次跳动输出变少。
有研究指出,持续高血压人群10年后出现心力衰竭风险增多(Ponikowski P et al., ESC Guidelines, 2016)。
病> 含丰富Omega-3,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每周建议2-3次。
日常管理要素一览:
| 项目 | 建议做法 |
|---|---|
| 规律体检 | 35岁后每1-2年做一次心血管相关体检,包括血压、血脂、心电图等 |
| 运动 | 每周3-5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车 |
| 控制体重 | 保持健康BMI,减少内脏脂肪堆积 |
如果有早期的心悸、持续的不适、家族史,建议尽早咨询心内科医生。
主要参考文献
- Ference, B. A., Ginsberg, H. N., Graham, I., et al. (2017). Low-density lipoproteins cause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6(20), 1941-1949. https://doi.org/10.1056/NEJMra1608087
- Ponikowski, P., Voors, A. A., Anker, S. D., et al. (2016). 2016 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European Heart Journal, 37(27), 2129-2200. 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w128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1).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s) Fact sheet.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ardiovascular-diseases-(cv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