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从症状到体征,解密致命的隐形杀手
有些健康风险,其实没什么预兆。比如肺栓塞——有时人在安静地坐着,突然觉得有点喘不过气,那种憋闷不舒服的感觉,很难引起重视。等剧烈胸痛或呼吸急促出现时,许多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生活中,这种“隐形杀手”并不罕见。阅读这篇文章,或许你能更早留意一种并不明显的危险。
01 什么是肺栓塞?🌫️
简单来说,肺栓塞指的是血栓或其他异常物质堵住了肺部的动脉,让血液供应受阻。这种情况有点像城市主干道突然出现了交通堵塞,最后导致“下游”区域得不到氧气和养分。
在医学界,肺栓塞被认为是急性危险疾病之一——一旦发作,可能危及生命。
| 关键词 | 解释 |
|---|---|
| 肺栓塞 | 肺部动脉被血栓或脂肪、空气等堵塞,导致肺部缺血。 |
| 急性 | 发作迅速、结局严重,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症状。 |
| 血供中断 | 部分区域无法获得足够氧气和养分,引发缺氧损伤。 |
🚩 别忽视:肺栓塞可能在几小时内就发展成危重症。
02 肺栓塞的常见临床表现👀
1.胸痛(持续、明显)
肺栓塞典型症状之一是胸痛。有时像针扎、也有的像压迫,持续时间能达到数小时。有位63岁的男性患者曾描述,剧烈疼痛让他几乎无法呼吸,后来才查出血栓。
2.呼吸急促(快速、明显)
出现明显呼吸困难,不管是静坐还是小活动,都感觉氧气不够用。这时很多人会下意识停下手头活,或者用力喘气改善。
3.晕厥或濒死感
一部分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不清或晕倒,并且感觉快要出事。
数据支持
调查发现,胸痛和呼吸急促是超过70%的肺栓塞病例中最先被注意到的症状。
👆这些表现,一出现在日常生活,就需要尽快就医排查!(参考:Goldhaber SZ, “Pulmonary embolism”, 2019,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03 肺栓塞的多样化症状
其实表现可以很不一样:
- ★ 咳嗽(偶尔、有时)
少数人在没有胸痛时只是偶尔咳嗽,持续几天才加重。 - ★ 心悸(阵发性、轻度或频繁)
部分人会觉得心跳加速,像刚运动完那样,但没有明显原因。 - ★ 咯血(极少见)
肺栓塞严重时,可能出现咳血,但不常见。 - ★ 肢体肿胀与疼痛
如果血栓来源是下肢,胳膊或腿也可能肿胀、隐隐酸痛。
这个多样性提醒我们,别只盯着胸痛和气促这种“标准答案”,轻微咳嗽或心慌也需关注。
| 症状类型 | 典型案例 |
|---|---|
| 轻微咳嗽 | 29岁的女士只觉得嗓子不舒服,后续查出小面积肺栓塞。 |
| 偶尔心悸 | 40岁的男性,工作时常感心跳加快,两周后才医院就诊。 |
| 咯血(极罕见) | 35岁的患者,剧烈咳嗽后发现有血丝,经急诊查出肺栓塞。 |
04 体征与肺栓塞的指征🔍
有时身体的“报警”比较隐蔽,医生检查时才发现端倪。比如:
- 心率加快(>100次/分钟)
医生一摸脉搏,发现跳得特别快,很容易被忽略。 - 血压下降(尤其是重度)
- 明显呼吸困难或发绀(嘴唇变紫)
- 肺部特殊音响(捻发音、干啰音等)
专业体检下才会听到。
🩺 这个环节需要医生经验,当症状不典型,但有上述体征时,诊断就靠这里的细节了。
其实,普通人很难自行辨别这些体征,这就要求尽早就医由专业人员判断。
05 识别和监测:如何判断是否存在肺栓塞?🧭
识别流程:
- 详细病史和症状采集。
- 体格检查,寻找上述体征。
- 血液检查(如D-二聚体等辅助指标)。
- 影像学检查(如CT血管造影、肺灌注扫描)。
- 监测呼吸与循环状态,评估病情严重度。
快查表:
| 检查方式 | 评估目的 |
|---|---|
| CT肺动脉造影 | 直接“看到”血栓存在与否 |
| D-二聚体 | 高值时需警惕肺栓塞,不是唯一依据 |
| B超(下肢) | 寻找血栓来源(如深静脉血栓) |
从上述可以看出,专业检查才是判断肺栓塞的关键。轻症要警惕,但只有医院能最终诊断。
TIPS: 如果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异常,建议去三级医院呼吸或心血管专科就诊,以获得完善检查。
06 危险因素分析:为什么会得肺栓塞?🧩
很多人想知道:到底是什么让肺栓塞找上门?实际诱因不少:
- 多年久坐,血流变慢,容易形成下肢血栓。
- 高龄(>60岁):血管老化、活动减少,血栓风险更高。
- 肥胖:体重增加带动血液流速降低。
- 肿瘤或重大手术后:身体长期卧床,血液在静脉中“停滞”。
- 遗传因素:部分人的血液更容易凝固。
- 口服避孕药:某些激素影响血液黏稠度。
💡 研究显示,超过80%的肺栓塞病例都能找到上述风险因素之一。(参考:Konstantinides SV et al., “2019 ESC Guidelines on pulmonary embolism”,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9)
这说明:关注生活习惯、不可忽视年龄影响,还要了解自己是否有家族血栓病史。
07 日常预防与处理方案🌱
从正面出发,预防肺栓塞可以这样做:
- 1. 高纤维食物增加血液流动 🚀
食用建议:每天1-2把坚果、豆类和绿叶菜,帮助血管更健康。 - 2. 多饮水,保持血液稀释 🌊
建议早晚各喝300ml温水,活动前后都可补充。 - 3. 健康活动/适度运动 🏃♂️
建议每周3-4次,快步走或简单体操,不需要剧烈,贵在坚持。 - 4. 定期体检,监测血栓风险 💉
建议60岁以后,每年安排血液和下肢静脉超声等基础检查。 - 5. 长时间坐车/卧床后主动活动 🧳
建议每2小时活动10分钟,哪怕只是伸展四肢也有好处。
节奏快的生活里,不妨为自己定一个“喝水提醒”、健康计步习惯,都是实用的肺栓塞预防方法。
➡️ 需要就医的情况:如果发现持续胸痛、呼吸极度困难、突然晕厥等急性症状,务必立即去医院急诊,选择有急诊和呼吸科的三级医院会更有效。
参考文献(APA格式):
- Goldhaber, S. Z. (2019). Pulmonary embolism.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9(16), 1668-1675.
- Konstantinides, S. V., Meyer, G., Becattini, C., Bueno, H., Geersing, G. J., Harjola, V. P., ... & Zamorano, J. L. (2019). 2019 ESC Guidelines on pulmonary embolism. European Heart Journal, 41(4), 543-603.
- Levin, K. A., & Ramage, A. S. (2021). Pulmonary embolism recognition and management in adults: An update. BMJ, 373, n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