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大B淋巴瘤的科普指南 💡
在生活中,突然发现身体某些部位摸到肿块,或者夜里总是出汗、近期明显消瘦,总让人有些担心。弥漫大B淋巴瘤就是这样一种可能悄然出现在中老年人身边的血液系统肿瘤。说起来,很多人对它并不熟悉,其实它并非稀有,及时了解相关知识,能帮助我们做到早识别、早干预,对健康也更有保障。
01 什么是弥漫大B淋巴瘤?
说到淋巴瘤,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淋巴结肿大”。弥漫大B淋巴瘤(DLBCL,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是一类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它主要影响B细胞,本是体内抵抗感染的“卫士”。发病通常较为突然,进展也较快,可以侵犯身体各处的淋巴结,甚至肝脏、脾脏等器官。
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有超过18,000例新发[1]。在中国,随着老龄化,发病人数也逐年增加,50岁以上人群尤其需多加注意。
DLBCL患者往往出现局部或广泛的淋巴结肿大。不过,光凭外在表现很难早期察觉,许多案例直到出现明显全身症状才被发现,因此了解相关信号十分重要。
02 弥漫大B淋巴瘤的症状有哪些?👀
简单来说,弥漫大B淋巴瘤的症状分为两类:不易察觉的信号和较为明显的警示。
(1)早期信号(轻微、偶尔)
- 部分人最初只是觉得脖子、腋下或腹股沟碰起来有“小包块”,不疼也不痒,偶尔觉得身体有点疲惫、懒惰,不以为意。
- 有时会在体检时发现血常规有异常,或者B超提示脾大、肝内囊肿等改变,但没有明确不适。
(2)明显症状(持续、严重)
- 随着肿瘤进展,肿大的淋巴结体积快速增长,变得更加明显,但不伴疼痛,衣服变紧、活动受限时更容易被关注。
- 长时间低烧或反复发热,尤其是找不到其他原因的情况下;夜里大汗湿透衣被,甚至清晨发现被褥潮湿。
- 体重在数月内明显下降(例如三个月内减重10%以上),并伴有持续乏力或食欲减退。
- 极少数人会出现局部器官压迫症状,比如上腹部不适、呼吸短促等。
这里有位71岁男性,最初是肺部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后来因脾脏增大和肚子内部结构的改变才进一步就诊。后续的穿刺确诊为弥漫大B淋巴瘤,这提醒我们,持续的淋巴结肿大和身体异样要引起关注,别简单归结为“上火”或“年纪大”。
03 为什么会得弥漫大B淋巴瘤?🔬
我们常说“免疫系统像哨兵”,本意是要防御病毒和细菌,但一旦哨兵出错,产生了异常的B细胞,就会形成淋巴瘤。病因不是单一因素,大致归纳有:
- 基因变异:部分B细胞出现遗传物质的突变,使其异常生长且不受控制。
- 免疫功能低下:某些慢性疾病、免疫抑制治疗(如器官移植后)易增加风险。
- 感染:比如EB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等,有时与发病相关[2]。
- 年龄因素:DLBCL在老年群体中更常见,研究发现60岁以后风险增加[1]。
- 环境与职业暴露: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者放射线,患病几率也会升高。
不过,大多数患者的发病原因难以完全明确,有可能与遗传、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正因为这样,定期关注身体变化、合理饮食作息还是有好处的。
04 弥漫大B淋巴瘤如何确诊?🔍
只凭自觉症状很难确认淋巴瘤,需要医疗机构的规范检查:
- 体格检查:医生仔细摸查全身淋巴结、脾脏、肝脏等,判断有无肿块或异常大小。
- 淋巴结活检:取疑似病变淋巴结的一部分,在显微镜下看细胞形态,并辅助免疫组化,例如CD20+(B细胞阳性,常用于确诊)。
- 血液检测: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及生化指标,帮助判断是否有贫血、骨髓抑制等情况。
- 影像学检查:PET-CT、B超或CT检测全身,确定病变范围和转移情况,有助于分期和治疗方案制定。部分患者显示腹部有多个高代谢灶,SUVmax升高提示活跃进展。
- 分子与基因检测:检测肿瘤细胞的特定基因突变、亚型,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如果被建议做活检或PET-CT,不必过于抗拒,这些检查能帮助明确诊断,有助于后续科学治疗。
05 治疗方法有哪些?🩺
DLBCL的治疗方案不断进步,主要包括:
- 联合化疗: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化疗药物为主)是基础,有效率较高,许多患者能获得长期缓解[1][3]。
- 强化和新型方案:POLARIX研究提出了Pola-R-CHP方案,以波拉妥单抗维多汀联合传统药物,进步突出,复发风险降低一定比例。
- 靶向治疗与免疫疗法:包括CAR-T细胞疗法、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等,部分难治或复发患者可以尝试,疗效快速提升。
- 自体干细胞移植:适合部分年轻、身体状况良好的复发患者。
具体方案取决于患者分期、分型和身体状况,如有骨髓抑制(比如化疗期间白细胞、血小板降低),需加强支持治疗,加强感染防控。建议家属与医生多沟通,共同制定合适的计划。
比如前述71岁男性,在接受靶向联合化疗期间出现骨髓抑制和感染,就需要动态调整方案及密切观察血象变化。
06 日常生活如何调理与预防?🌱
日常管理对于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很重要。这里介绍几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
均衡饮食:
- 燕麦:含丰富膳食纤维,有助于提升肠道健康。
- 西蓝花:补充多种微量元素,为免疫系统提供支持,建议每周食用2-3次。
- 鸡胸肉:优质蛋白来源,促进免疫细胞更新。
- 良好作息:按时休息,保证晚上7-8小时睡眠,不过度熬夜。
- 适度锻炼:慢走、瑜伽或拉伸,每周保持3-4次,每次30分钟左右,对体力恢复很有好处🚶♂️。
- 心理调适与家人支持:多沟通、多倾诉、分享感受,有助于缓解抑郁或焦虑感。
- 按时复诊:治疗期间,要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影像学,及时发现异常变化。
- 感染防控:出门佩戴口罩、常洗手、避开人群密集场所,既保护自己也减少复发概率。
如果出现突发高热、呼吸困难、出血点等,需要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大型肿瘤专科医院或三甲医院血液科拥有丰富的经验,遇到疑难疾病可积极寻求多学科会诊。
07 最后的话
总结下来,弥漫大B淋巴瘤虽然进展较快,但目前治疗方法不断更新,愈后已经大幅改善。把握警示信号,科学就医,配合规范的生活管理,大多数患者都可获得良好治疗。身体出现异常变化时,不妨多留个心眼,及早排查。
科普知识能帮忙,但最关键的还是付诸行动——关心自己和家人,就是健康路上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 Armand, P., & 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2024). Things to know about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Retrieved from https://blog.dana-farber.org/insight/2024/04/things-to-know-about-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
- Chaganti, S., Illidge, T., Barrington, S., McKay, P., Linton, K., Cwynarski, K., & Lyttelton, M. (2016).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174(1), 43-56. https://doi.org/10.1111/bjh.14009
- Tilly, H., Gomes da Silva, M., Vitolo, U., Jack, A., Meignan, M., Lopez-Guillermo, A., ... & Dreyling, M. (2015).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 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Annals of Oncology, 26 (suppl_5), v116-v125. https://doi.org/10.1093/annonc/mdv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