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匮乏与蛋白质的失衡:揭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面纱
01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到底是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总觉得精力提不上来,饭量变小,皮肤也显得松弛。这不只是岁月带来的变化,有时和身体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有关。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 PEM)是指因为摄入的蛋白质和总能量都不足,导致身体各项机能都变弱。
这种情况最常见于婴幼儿、老年人,或长期慢性病患者,一旦出现,往往会悄无声息地影响身体健康,不易察觉,但却可能带来长远的损伤。
📌 小贴士:什么人要多关注PEM?
- 新生儿、学龄前儿童
- 消化系统有问题的成年人
- 长期卧床或手术后的患者
- 年长者,特别是孤独或行动受限的人
02 早期信号与明显症状:身体的提醒
表现 | 描述 | 生活例子 |
---|---|---|
轻微变化(早期) |
| 53岁女性林阿姨,最近炒菜时觉得手没劲儿,走几步楼梯就喘。 |
持续症状(明显) |
| 7岁男孩杰杰一年内反复生病,老师发现他比同龄小朋友瘦弱,家长也注意到他皮肤有点肿胀。 |
☑️ 别忽视这些信号:
如果发现自己短时间体重下降明显、总觉得身体虚弱,或者容易水肿,建议及时与营养科或全科医生沟通。
如果发现自己短时间体重下降明显、总觉得身体虚弱,或者容易水肿,建议及时与营养科或全科医生沟通。
03 究竟因为什么会得PEM?
- 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长期饮食以淀粉、蔬菜为主,蛋白质摄入不足(比如很少吃鱼、肉、蛋、奶),特别在经济条件有限或不重视饮食多样性的家庭更容易发生。 - 慢性疾病&消化吸收障碍
类似肿瘤、慢性胃肠病、肝脏或肾脏疾病,身体本身对营养的吸收变差,即便吃得不少,也“利用”不起来。
举例来说,65岁的赵叔叔因为长期慢性肾炎,肾脏过滤蛋白能力下降,每年体重都在掉。 - 特殊生理阶段&老龄化
成长发育期(儿童、青少年)、怀孕哺乳期和70岁以上老年人,对蛋白质和能量需求增加,但往往饮食摄入跟不上。 - 心理和社会因素
如长期独居、生活自理有困难、经济困难或精神状态低落的人,更容易出现饮食不足和PEM(Sullivan et al., 1999)。
📊 一组数据
2017年一项社区老年人调查显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可达到15%(Kaiser et al., 2017)。
2017年一项社区老年人调查显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可达到15%(Kaiser et al., 2017)。
04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PEM?
- 体格评估:定期记录体重、BMI、腰围,突然减少需格外留心。一年内体重下降5%以上就需要关注。
- 实验室检测:抽血查白蛋白、前白蛋白等可反映营养水平。还可以评估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综合指标。
- 营养状况调查问卷:如MNA(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专为老年人设计,可以帮助早期筛查风险。
- 专业医生评估:营养科和老年医学专科有丰富的经验,通过全面问诊和体格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 检查建议
建议:40岁以上、体重波动大的人,每年进行1次全面营养评估。如果突然出现持续性水肿、极端消瘦、反复感冒,一定要尽早咨询专业医生。
建议:40岁以上、体重波动大的人,每年进行1次全面营养评估。如果突然出现持续性水肿、极端消瘦、反复感冒,一定要尽早咨询专业医生。
05 PEM的健康影响:别低估它的破坏力
- 免疫力下降
由于蛋白质不足,身体制造抗体的能力变差,感冒等小病反复出现,严重者甚至容易“请进”严重的感染(如肺炎)。 - 肌肉萎缩和运动能力下降
肌肉犹如机体的“动力库”,长期营养不良,走路变慢、摔倒风险变大,老人尤为明显。 - 伤口愈合延迟
营养缺乏会影响身体修复。比如做完手术,伤口迟迟不“好合”,有时仅仅是因为营养没跟上。 - 内脏功能减退
心脏、肝脏等重要器官也会受影响,导致慢性疲劳、心跳过缓等问题。 - 生长发育受阻
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缺乏营养会影响身高和智力发育。
🧬 研究证据
参考文献:Norman et al. (2008),发现营养不良患者的住院时间比正常人更长,恢复慢且容易反复感染。
参考文献:Norman et al. (2008),发现营养不良患者的住院时间比正常人更长,恢复慢且容易反复感染。
06 怎样才能有效预防PEM?
- 多样营养,定时定量
搭配合理主食、肉类、豆制品和蔬果,保证蛋白质、能量齐头并进非常关键。例如每天保证1-2份豆制品,150克鱼肉,1只鸡蛋等。 - 选择高蛋白质的天然食物
食物名称 具体功效 食用建议 蛋 优质易吸收的蛋白,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每天1只 牛奶 补充动物蛋白和钙 老年人可选低乳糖奶,每天250ml 豆腐/豆浆 植物蛋白,适合素食者 每天1-2份 鸡胸肉/鱼肉 瘦肉蛋白、含丰富铁 每周3-4次,每次100-150g - 规律生活,增加肌肉活动
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有利于肌肉保护。即使简单的散步、慢走也能有帮助。 - 定期营养监测
建议有慢病的人、老年人每年检测1-2次营养状态,一旦出现体重异常下降或食欲丧失要及时求医。 - 合理补充营养剂(如需)
一些有吸收障碍、肠道疾病人群可以询问营养科医生是否需要外源性补充(如蛋白粉、能量冲剂等)。
🏥 就医建议
如果有持续食欲差、体重明显下降,建议选择三甲/综合医院的营养专科进行咨询和评估。
如果有持续食欲差、体重明显下降,建议选择三甲/综合医院的营养专科进行咨询和评估。
07 总结: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家人的身体
其实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离我们并不遥远,看似不起眼的小变化,有可能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及时关注自己的饮食和身体状态,比单纯吃补品更重要。父母年纪渐长、孩子生长发育期,定期做一次身体检查,哪怕是简单的体重和血常规,也能早早发现小问题。如果自己一时难以判断,问问专业医生,总没有坏处。
关键是,把营养变成生活的常态,而不是等身体报警才急着补救。
文献参考
- Kaiser, M. J., Bauer, J. M., Rämsch, C., Uter, W., Guigoz, Y., Cederholm, T., ... & Sieber, C. C. (2010). Frequency of malnutrition in older adults: a multinational perspective using the 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58(9), 1734-1738. PubMed
- Norman, K., Smoliner, C., Fränkle, S., et al. (2008). Prognostic impact of disease-related malnutrition. Clinical Nutrition, 27(1), 5-15. PubMed
- Sullivan, D. H., Sun, S., & Walls, R. C. (1999). Protein-energy undernutrition among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a prospective study. JAMA, 281(21), 2013-2019. JAMA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