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手术背后的隐秘:后遗症与并发症
01 什么是鼻息肉?
闻起来和平常没两样,睡觉时却总有点憋气,白天鼻子有堵塞感,稍微用力一擤,鼻涕里竟带点不明物。很多人觉得是普通感冒,其实这可能是鼻息肉。说起来,鼻息肉并不罕见,这是鼻腔或鼻窦里长出的柔软肉芽,是鼻黏膜“发脾气”的表现。
鼻息肉的出现,常和慢性炎症、过敏性鼻炎、哮喘等有关。它们就像鼻腔里的小气球,堵住呼吸道,影响嗅觉,睡眠也经常中断。有的人鼻音变重,讲话像捏着鼻子似的;有的人夜间打鼾,白天总觉得没睡好。
02 鼻息肉手术的全过程
很多患者问,鼻息肉就不能靠药物消掉吗?其实,对于体积较大的或者反复发作的鼻息肉,药物效果有限,这时医生往往推荐手术摘除。
步骤 | 具体内容 |
---|---|
术前准备 | 鼻腔CT或鼻内镜,常规血检,排查炎症和感染。医生会询问病史,并告知患者术后可能的不适。 |
手术过程 | 通常采用局部或全身麻醉,通过鼻内镜将异常组织完整切除,同时清理积存的脓液或分泌物。 |
术后观察 | 密切观察出血与感染的风险,必要时用特殊药物帮助鼻腔愈合。 |
真实案例:一位42岁的男士反复鼻塞6年,药物治疗暂停后反复复发,最终在医生建议下接受内镜手术,术后第2日出现轻微鼻腔积血,经过处理恢复良好。这个情况说明,手术虽然是主流方法,过程仍有一些需要小心的地方。
03 术后可能遇到的后遗症
鼻息肉手术虽并不算大手术,但它背后隐藏着一些后遗症风险。换个角度看,这些问题其实正是术后患者最关心的。
- 出血:手术后的1-2天,少数人鼻腔会有渗血,尤其是体质偏差或术中处理不够精细时。有的出血很容易被发现,有的则是在擤鼻涕时偶然发现一点血丝。
- 感染:局部伤口虽然微小,但鼻腔环境复杂,细菌容易乘虚而入。极少数患者会有局部肿胀、轻度发热。这类感染通常可通过抗生素控制。
- 嗅觉障碍:有些人手术后嗅觉变差,通常与切除息肉时涉及嗅觉区域有关。多数人在数周后逐渐好转,但也有极个别人遗留轻微嗅觉减退。
04 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鼻息肉手术无法完全避免一些并发症,但多数属于可控范围。分几种常见类型:
类型 | 简要说明 |
---|---|
鼻腔粘连 | 术后两个侧壁黏连,可导致再次阻塞。出现后需再次处理疤痕组织。 |
息肉复发 | 手术能清除可见息肉,但易感个体易再长新息肉,复发率有20%-40%。 |
窦腔炎症 | 术中损伤窦腔时可能引发窦道感染,表现为头痛、鼻根部压痛。 |
有位55岁女性,术后第7天出现鼻塞加重和两侧面部胀痛,经检查为局部窦腔炎,经过综合用药和雾化冲洗后逐步缓解。说明并发症虽然来得突然,及时规范处理还是有望恢复的。
05 如何应对术后不适?
手术后多数患者关心恢复过程。有些症状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嗓子总像有痰、自己闻不清气味、早晨擤鼻涕能见到轻微血丝。其实,这些属于正常修复过程内的小波动。
- 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每天1-2次,有助于维持湿润、清理结痂。
- 保持空气湿润:尤其在北方干燥季节,可用加湿器,减少术后痂皮形成。
- 避免用力擤鼻:术后一周内轻轻吸鼻,以免再次出血。
- 遵循医嘱用药:包含抗生素、激素鼻喷剂等,帮助减少复发和感染风险。
用户小贴士:恢复期饮食多选温和、易咀嚼的食物,睡觉时头部适当垫高,有助于循环和愈合。
06 鼻息肉未来治疗的希望
传统手术以清除为主,如今,医学发展拓宽了治疗思路。例如,靶向生物制剂和微创手术正在被重视,为部分复发率高的患者提供了多一层保障。🧬
- 燕麦粥 + 有助于消化吸收,也能为恢复提供长期能量。早餐食用,便于补充营养。
- 新鲜柑橘 + 维生素C含量高,有助于支持伤口愈合。饭后半小时适量进食为佳。
- 菌菇炖汤 + 提升免疫力,促进体内炎症消退。晚餐时温食更有好处。
简单来说,新一代治疗更注重保留鼻腔功能、减少二次损伤。例如生物制剂针对部分患者的慢性炎症机制,已在一些国际研究中获益明确(Bachert C et al., 2019)。此外,专属的个体治疗方案也逐步兴起,为每个人的鼻息肉“画像”再下药。
参考文献
- Bachert, C., Han, J. K., Desrosiers, M., Hellings, P. W., Amin, N., Lee, S. E., & Gevaert, P. (2019).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upilumab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CRSwNP): Results from Two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s.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43(2), 591–602.
- Fokkens, W. J., Lund, V. J., & Hopkins, C. (2020). 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Rhino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2020. Rhinology, 58(Suppl S29), 1–464.
- Wise, S. K., & DelGaudio, J. M. (2004). Surgical Outcomes for Nasal Polyposis. Otolaryngolog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37(2), 463–483.
- Thomas, M., Yawn, B. P., Price, D., Lund, V., Mullol, J., Fokkens, W., & Small, M. (2015). EPOS Primary Care Guidelines: 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Rhino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2015. Primary Care Respiratory Journal, 24(2), 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