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救命之战——从溶栓到导管介入的治疗之路
01 日常生活里的心肌梗死信号
平常日子里,很多人对“心梗”这个词有点熟悉,却未必真的了解。想象一下下班回家路上,一个朋友突然说胸口有点闷、呼吸有些紧,可能你还以为只是累了。实际上,心肌梗死往往不是一下子把人打倒,初期的小变化非常容易漏掉。
心梗的初期信号,多数出现在轻度不舒服时。有人是爬楼梯有点喘,有人只是觉得手臂有些发麻,甚至只是觉得乏力,说自己“没劲”。这些症状偶尔出现而且很轻微,不太会引起警觉。
02 典型症状和心梗紧急时刻
当心梗真的来临,身体通常会给出更明显的信号。那种“像被人压住胸口”的疼痛常常难以忍受,这时候很多人才意识到大事不好。胸口疼痛持续不缓解,伴随冒汗、恶心、呼吸急促,是典型的心梗表现。
| 典型表现 | 进一步症状 |
|---|---|
| 持续剧烈胸痛 | 可能向左臂、下巴、后背放射 |
| 大汗淋漓、恶心呕吐 | 头晕,甚至晕倒 |
| 呼吸困难 | 焦虑、心慌 |
03 什么导致心肌梗死?
心梗的根本原因在于心脏供血的“交通要道”被堵住了(也就是冠状动脉被血栓堵塞)。说起来,这背后和一些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也和年龄、遗传因素有关。不是所有心梗都能追溯到高血压、糖尿病,但这些慢性病能大大增加风险。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700万死于心血管病,其中心肌梗死是主要原因之一(Benjamin EJ, et al., Circulation, 2019)。
| 风险因素 | 具体说明 |
|---|---|
| 长期高血压 | 血管压力大,容易损伤内壁 |
| 血脂异常 | 坏胆固醇多,血管更易堵塞 |
| 吸烟 | 加速血管“老化” |
| 糖尿病 | 代谢紊乱,损害微血管 |
| 家族史 | 遗传易感性高 |
| 肥胖、缺乏运动 | 带来多项代谢风险 |
| 年龄增加 | 动脉斑块增多,血管弹性下降 |
04 溶栓治疗:时间就是心肌
当心梗刚发生,黄金救治时间非常短。溶栓(即用药物“溶解”已形成的血栓),让堵住的冠状动脉再通畅。就像破开一条堵塞的水管,为心脏肌肉争取更多“活下去”的时间。
08 展望:心梗救治的新希望
其实近几年心梗治疗技术又在进步,比如药物洗脱支架、可降解支架以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让手术更安全、预后更可控。未来,个性化治疗是一个大趋势,从基因检测到生活数据管理,“量身定制”的治疗可能越来越普及。有的研究甚至在探索通过干细胞修复受损心肌,为那些恢复缓慢的患者带来希望(Menasché, P. et al., 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 2022)。
参考文献
- Benjamin EJ, Muntner P, Alonso A, et al. (2019).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19 Update: 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139(10), e56-e528.
- Choudry FA, et al. (2020). High thrombus burden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presenting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European Heart Journal, 41(19), 1949–1958.
- Ibanez B, James S, Agewall S, et al. (2018). 2017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European Heart Journal, 39(2), 119-177.
- Menasché, P. et al. (2022). Stem cell therapy for heart failure: are arrhythmias a real safety concern? 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 19, 677–6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