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的探索与进展

  • 57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的探索与进展封面图

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的探索与进展

01 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可能有人觉得“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简称SAH)”挺遥远,其实,这种病和身边某些意外有关。想象一下,好端端一个人,突然头痛得像被重锤了一下,这种突发性剧烈头痛,有时就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在作祟。蛛网膜下腔是脑膜一层之间的空隙,一旦有血管破裂,血就会流进这里。

主要症状早期可能很轻微,甚至患者只觉得有点头晕。
但当血液灌进蛛网膜下腔,大脑像“被雨刷乱扫”,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模糊等比较严重的表现。

虽然只是脑袋里的一小块地方出血,但它引发的后果却不容忽视——会影响意识、生命体征,甚至危及生命。

02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信号有哪些?

  • 头痛 :最典型的表现。开始时可能只是有点不适。也有41岁的女性患者突然感到严重爆炸性头痛,伴随呕吐和意识模糊,后来确诊为动脉瘤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 脖子僵硬 :部分人会觉得脖子动不了,有点像落枕,其实是脑膜受到刺激后的反应。
  • 恶心、呕吐 :有些患者头痛还没缓解,就已经开始呕吐。
  • 意识障碍 :严重时人会变得呆滞、昏迷,甚至陷入深度昏迷。
🩺 出现以上明显症状时,不要拖延,及早就医。

03 为什么会得蛛网膜下腔出血?

类型 具体诱因 简要说明
脑动脉瘤 破裂 这是最常见原因(约85%)。动脉壁因先天、慢性高血压变薄,某一刻撑不住了,血涌进蛛网膜下腔。
外伤 重击或跌倒 摔伤头部后,血管直接破裂,尤其老年人更危险。
高血压 长期慢性压力 持久热血压高,血管变脆弱,一次情绪激动或重体力劳动就可能出事。
吸烟/饮酒 血管损伤 烟和酒都会影响血管弹性,增加血管破裂几率。
家族遗传 血管结构异常 一些家族有动脉瘤倾向,发病年龄更早。

研究数据显示,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且高血压、吸烟等为高风险因素(Connolly et al., 2012)。

简单来讲,长期高血压、家族史和生活习惯问题,是最值得警惕的“幕后推手”。

04 如何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

当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及时明确诊断至关重要。常见的检查方式有以下几种:

检查方式 主要作用 适用情况
头部CT 快速排查出血 出血后24小时内敏感度最高,是首选检查。
腰穿 检测脑脊液中是否有血 CT无异常但仍有高度怀疑时使用,风险较为可控。
MRA/CTA 显示脑血管形态 查找动脉瘤等原因,帮助下一步治疗。
MRI 辅助诊断 主要用于亚急性、慢性期或特殊患者。
🔍 41岁的患者急诊CT即发现蛛网膜下腔新鲜出血,及时明确诊断,为后续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

提醒:一旦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并伴有呕吐或意识改变,切记别拖延,第一时间到医院做头部CT或相关检查。

05 基层医院与高级医院的处理有何不同?

基层医疗机构 🚑
  • 通常可提供抢救、输液、止痛等基础处理。
  • 出血精准定位和病因判定能力有限。
  • 复杂病例转诊速度直接影响后续治疗效果。
高级医院 🏥
  • 具备完善影像学检查与介入、手术等治疗条件。
  • 多学科协作,可快速定制个体化方案。
  • 降低再出血和并发症概率。
🕒 出现昏迷、持续呕吐等严重症状,建议立即送至有神经外科的高级医院。
转诊时机: 出血首次明确或病情迅速加重时,应优先考虑转至具备神经外科或神经介入资质的中心医院,转院时间越短越好。

06 治疗的新进展,都有哪些选择?

说起来,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就像修复“大坝”。近年来方案越来越多,也更精细了。

  • 动脉瘤夹闭术 :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用特殊夹子“夹住”破裂动脉瘤,从根源上防止再次出血。
  • 血管内介入(微创弹簧圈栓塞) :用导管进入脑血管,通过弹簧圈把动脉瘤内部填满,阻断血流,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越来越常用。
  • 加强颅内压的监测与管理:防止大脑进一步损伤。
  • 综合支持治疗:防范脑血管痉挛、预防癫痫、保护脑功能。

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介入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手术,特别适合位置较深的动脉瘤(Molyneux et al., 2005)。

💡 治疗方案会根据病因、动脉瘤形态、年龄、整体状况等个体差异做出调整,切记不要盲目选“最先进”,而要选“最适合自己”的。

07 治疗后,如何康复与预防?

经历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后面的康复和预防同样考验耐力。要想恢复到以前的状态,需要家人和患者自身共同坚持。

  • 定期复查 :建议术后半年、1年各随访一次,检查血管修复情况。方便及早发现复发风险。
  • 营养均衡:优选新鲜蔬果、深色绿叶菜、全谷物等。
    例如:菠菜富含叶酸,对血管有益,每天300g左右效果较好。
  • 适度增加坚果:例如核桃或腰果(每天控制在30g),有利于神经恢复。
  •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有助于预防血压突然升高。家属可多鼓励交流,给予情感支持。
  • 规律作息,适度锻炼:小步快走、拉伸运动都较适合康复期人群。

温馨建议表:

日常行为 健康作用 小贴士
新鲜深色蔬菜 补充维生素、养护血管 每餐一碗,生熟搭配
每日坚果 保护神经 拳头一小把
定期检测血压 及时调整用药 每周自测一次
🌱 最好的办法是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整体康复计划。如发现头痛、视物模糊等新症状,及时复查。

主要参考文献

  • Connolly, E. S., Rabinstein, A. A., Carhuapoma, J. R., Derdeyn, C. P., Dion, J., Higashida, R. T., ... & Vespa, P. (2012).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Stroke, 43(6), 1711-1737. https://doi.org/10.1161/STR.0b013e3182587839
  • Molyneux, A. J., Kerr, R. S. C., Yu, L. M., Clarke, M., Sneade, M., Yarnold, J. A., & Sandercock, P. (2005). International subarachnoid aneurysm trial (ISAT) of neurosurgical clipping versus endovascular coiling in 2143 patients with 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a randomised trial. Lancet, 366(9488), 809-817.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05)67214-5
  • Etminan, N., & Rinkel, G. J. E. (2016). 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development, rupture and preventive management. Nature Reviews Neurology, 12(12), 699-713. https://doi.org/10.1038/nrneurol.201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