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摆脱扭伤阴影:踝关节韧带损伤的康复训练全攻略

  • 86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摆脱扭伤阴影:踝关节韧带损伤的康复训练全攻略封面图

摆脱扭伤阴影:踝关节韧带损伤的康复训练全攻略

晚饭后遛弯,一不留神踩到个小坑,脚瞬间一阵刺痛。好像没什么大事,结果第二天鞋都穿不上。这种“扭脚”经历挺常见,可它带来的麻烦远比一时的疼痛要多。很多人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但其实踝关节韧带损伤康复的门道不少,做不对,日后复发的可能性还真不低。

01 踝关节韧带在身体中的作用和损伤常见情形

说到踝关节,不少人会觉得它就像个转轴,承担着站立、走路、跳跃这些工作。其实,踝关节周围有多条韧带,它们的作用是稳定脚踝,避免骨头移位。常见的几条包括外侧副韧带和三角韧带,其中外侧副韧带最容易受伤。

在打篮球或跑步中,被迫翻脚、向外侧崴脚最容易拉伤外侧韧带。轻微的情况可能只是轻度拉伸,严重的则会部分或完全断裂。研究指出,踝关节损伤在体育活动中的发生率高达15%[1],踝韧带扭伤又占其中绝大部分。

小贴士: 脚踝忽然一扭时,大多数都是外侧韧带先“喊疼”

02 如何分辨踝关节韧带损伤:关键症状与初步识别

  • 1. 轻度症状:刚受伤时,局部会有轻微肿胀或者隐隐作痛,走路时偶有不舒服。但一般还能勉强活动。
  • 2. 明显变化:如果韧带损伤较重,脚踝很快出现明显肿胀、淤青,并且稍一用力疼得受不了,严重时甚至无法负重行走。
  • 3. 活动受限:受伤后,踝关节转动不灵,活动范围比平时小一圈,有人还会听到“咔嗒”声。
案例:

上一篇遇到的王先生,37岁,篮球运动中脚踝瞬间外翻,几分钟内脚踝肿胀,活动明显受限,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外侧副韧带损伤。

提示: 如果1-2天症状没有缓解,或者脚踝变形、剧痛,建议尽快到医院让专业医生检查。

03 为什么踝韧带损伤总是反复发作?

其实,踝关节韧带损伤后之所以恢复慢、容易再受伤,跟韧带本身的血液供应和修复能力有关。拉伤后,局部循环受限,愈合速度很慢。哪怕表面不肿了,深层组织还在慢慢修复。如果这个阶段过早活动或者未做规范康复,旧伤很容易复发。

有研究指出,40%的人在首次踝韧带损伤后1年内曾再次扭伤[2]。除了物理损伤外,像下楼梯不专心、运动鞋不合脚或者地面不平,也会增加滑倒、二次扭伤几率。

风险因素 原理解析
缺乏康复 韧带未充分恢复,稳定性差
运动强度骤升 韧带未适应突然加大的负荷,容易重复损伤
年龄增长 组织修复变慢,恢复期延长
旧伤未愈 局部结构已经弱化,稍有失误就可能再次受伤
小提醒: 反复扭伤不只是"没休息好"那么简单,很多时候是康复训练没跟上

04 康复训练阶段详解

踝关节韧带受伤后,康复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正确做法是按照急性期、恢复期、功能训练期,分阶段调整训练内容。

阶段 主要目标 训练重点
急性期
(1-3天)
减轻肿胀
控制疼痛
休息、冰敷、抬高,不要太早用力活动
恢复期
(4天-2周)
逐步恢复活动
防止关节僵硬
轻柔被动转动脚踝、小范围活动,避免疼痛区
功能恢复期
(2周-2月)
提升稳定性
恢复日常动作
力量训练、拉伸、平衡练习
重点: 不同阶段有不同任务,急性期忌运动,千万别赶进度!

05 实用康复训练: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 踝泵运动 (急性期或恢复早期)
    将脚尖向上、向下弯动,帮助促进血液循环。每天3-4次,每次10分钟。
  • 静态拉伸 (恢复期起)
    脚踩地,用手轻拉脚背,拉伸小腿肌肉和踝关节。每次保持20-30秒,不要出现疼痛。
  • 弹力带训练(功能恢复期)
    用弹力带脚勾在带上,向多个方向用力,增强踝部周围肌肉力量。每侧各15次,一天两组。
  • 单脚站立练习(功能恢复期)
    找个结实的桌边扶一下,单脚站立,逐渐尝试闭上眼睛。每天练习3组,每组1分钟。
  • 平衡垫训练
    有条件时可用平衡垫或软垫进行站立和平衡练习,防止再次崴脚。
小提示: 训练过程中如果又出现肿胀、剧烈疼痛,立刻暂停,并及时咨询医生。

06 远离反复扭伤:健康生活与安全训练建议

  • 均衡营养 🥦
    补充蛋白质(如瘦肉、鱼、豆制品),有助于组织修复和炎症反应的缓解,食用建议:每天摄入80-100克优质蛋白食物。
  • 钙和维生素D 🥛
    强健骨骼与软组织,可以通过牛奶、鸡蛋和阳光照射补充,每天喝一杯牛奶,多晒太阳。
  • 合理备鞋 👟
    穿合适尺码、有足够支撑力的运动鞋,换季时及早检查鞋底磨损,减少崴脚概率。
  • 运动热身
    运动前应进行5-10分钟踝关节热身,小幅度活动和拉伸有助于预防损伤。
  • 关注恢复信号
    如果反复轻微不适或训练后脚踝总觉得发紧,最好暂停几天,只有完全不疼,再逐步加量。
别忽视: 症状反复或明显变差时,建议去正规的骨科或运动医学门诊检查,更复杂的损伤应做相关影像学检查。

参考文献

  1. Fong, D. T., Hong, Y., Chan, L. K., Yung, P. S., & Chan, K. M. (2007). A systematic review on ankle injury and ankle sprain in sports. Sports Medicine, 37(1), 73-94. https://doi.org/10.2165/00007256-200737010-00006
  2. Hupperets, M. D., Verhagen, E. A., & van Mechelen, W. (2008). Effect of unsupervised home based proprioceptive training on recurrences of ankle sprain: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BMJ, 337, a2395. https://doi.org/10.1136/bmj.a2395
  3. Kaminski, T. W., Hertel, J., Amendola, N., et al. (2013). National Athletic Trainers' Association position statement: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ankle sprains in athletes.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48(4), 528-545. https://doi.org/10.4085/1062-6050-4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