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风到来时:了解和应对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01 简单来说,过敏性鼻炎是什么?
春天一到,好多人刚一出门,就开始忍不住打喷嚏。如果每年换季的时候,你都莫名其妙鼻子发痒、眼睛也跟着流泪,很有可能碰上了过敏性鼻炎。有点像突然闯进家门的“不速之客”,它总让人意外但也很常见。
过敏性鼻炎其实是身体免疫系统对一些原本“无害”的东西反应过度,比如花粉、灰尘(Barnes et al., 2010)。这类刺激物被称作过敏源,一旦接触到鼻腔黏膜,就会激活身体免疫反应,引起炎症反应。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鼻塞、流涕、打喷嚏,一些人还可能有眼痒或咽部不适的情况。
😉 小贴士:过敏性鼻炎不等于普通感冒,单纯靠多喝水往往解决不了问题。
02 过敏性鼻炎的表现有哪些?
| 症状阶段 | 典型症状 | 生活中的例子 |
|---|---|---|
| 轻微/偶尔 |
| 刚起床时连续打喷嚏,下楼运动后好了不少。 |
| 持续/严重 |
| 白领小马(28岁),办公区春天窗外种满花草。他鼻涕流不停,晚上还经常被鼻塞憋醒。 |
❗ 别忽视:反复打喷嚏、鼻塞,严重时会影响到工作、学习甚至情绪,有的患者还会因此出现慢性咽炎或者哮喘。
03 季节性还是常年性?还是分不清?
- 季节性: 主要在春季或者某段时间反复发作。比如学生小吴(16岁),每到四五月份上学路上鼻子就发痒,休息日好转。
- 常年性: 一年到头断断续续发作,多见于接触尘螨、宠物的人。
📅 提醒: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发作时间和过敏源都不同,对应的控制方法也要有所侧重。
04 怎么分清过敏性鼻炎、感冒和鼻窦炎?
- 症状出现速度:过敏性鼻炎通常是突然发作,症状来得快,而感冒或鼻窦炎多伴有乏力、咳嗽、发热,持续时间较长。
- 鼻涕特征:感冒时鼻涕有时黏稠甚至偏黄;而过敏性鼻炎大多是清水样鼻涕。
- 伴随症状:过敏性鼻炎常伴有眼痒、结膜充血,感冒则很少见类似情况。鼻窦炎通常伴有面部压痛或头痛。
👦 有位35岁的男士,每年春天都“感冒”,但从不发烧。医生建议做了过敏原筛查,结果显示对柳树花粉高度敏感。从这里能看出,典型的过敏表现和感染性疾病区分很关键。
🔍 要留心:长期鼻炎症状不要一味以为是感冒,必要时做个过敏原筛查,结果会更明了。
05 为什么总容易得?这些"元凶"别忽略
- 遗传倾向:父母有过敏史,孩子发生率明显增加(Lin et al., 2014)。
- 环境影响:空气污染、家中尘螨、宠物皮屑、真菌孢子以及植物花粉等都属于过敏源。
- 生活习惯:长期处在密闭空间,空调不清理,卧室经常潮湿,都容易加重过敏症状。
- 其他因素:婴幼儿如果早期接触抗生素、过度洁癖、母乳喂养不足等都可能增加后续过敏风险。
📊 研究指出:在中国城市儿童中,过敏性鼻炎发病率接近10%,而有哮喘家族史的儿童发病风险更高(Lin et al., 2014)。
06 如何有效应对?实用生活建议
✅ 药物管理
如症状明显,可以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组胺药、鼻喷激素等。症状控制较好时,尽量小剂量、短周期。
💧 饮食调养
- 新鲜蔬果(如菠菜、西兰花):增强鼻腔黏膜的修复力。
- 坚果(如核桃、杏仁):提供优质脂肪,有助于机体抗炎。
- 多喝温开水:减少黏膜干燥,缓解鼻道刺激。
🏠 日常预防
- 春季外出可佩戴口罩,减少花粉吸入。
- 定期清洗床上用品,降低尘螨影响。
- 保持室内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也有帮助。
🏥 及时就医
如果鼻塞严重、用药无效或者伴有喘息,应尽早到耳鼻喉专科或过敏反应科就诊,专业检查(如过敏原检测)会更准确地找到问题。
建议在症状频繁或持续超过两周时,安排医生面诊,不要靠自行判断。
🌱 朋友建议:适量锻炼、规律作息,对提升免疫力、缓解鼻炎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 Barnes, M. L., Ward, J. A., Fardon, T., & Lipworth, B. J. (2010). Pathophysiology of allergic rhinitis. Clinical & Experimental Allergy, 40(8), 1137-1146. PubMed
- Lin, X., Xu, Y., Pan, L., et al. (2014).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allergic rhinitis in urban children in China. 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 25(1), 69-76. PubM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