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生活中的隐形关卡,我们如何识别与应对?
01 什么是食管癌?🌱
很多人对食管癌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如果问起它到底是什么,可能只能想到“是一种癌症”。其实,食管癌是指发生在食管黏膜及其下层组织的不正常细胞增生,最终形成肿瘤。它往往发生在连接喉咙和胃部的“食物通道”——食管上。
正常情况下,食管就像一段笔直的管道,负责把我们吃进去的东西顺利运送到胃里。可一旦出现食管癌,这段通道便会被异常细胞“堵塞”或者“侵蚀”,影响吞咽和消化。这种病变多见于50岁以上的男性,不过任何年龄都不能掉以轻心。食管癌的两种常见类型为鳞状上皮癌和腺癌,其中鳞状上皮癌在中国更常见。
医学界的数据说明,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区,这种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Bray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CA Cancer J Clin, 2018)。
02 食管癌有哪些典型症状?🔎
食管癌的症状大多起初很难察觉,很多人早期只是偶尔觉得吞咽时不那么顺畅,像有点“卡”,可能还以为是吃东西太快或者噎住了。实际上,这些轻微变化是食管黏膜被异常细胞侵袭的信号。
随着病情发展,症状会更加明显,比如:
- 持续的吞咽困难,先是吃干的食物感觉费力,逐渐喝水都变难;
- 胸骨后的胀痛或隐痛,有的人描述像有异物感;
- 体重明显下降,饭量减少,即使努力进食也吃不下去,甚至出现声音嘶哑;
- 食物反流、呕吐,严重时会有咳嗽、咯血等情况。
因此,针对持续的吞咽困难和莫名其妙的体重减轻,别只怪饮食习惯,遇到上述情况,及时咨询专业科室很重要。
03 为什么会得食管癌?都有哪些风险因素?🧬
说起来,食管癌的发生没有单一的原因,通常有多种危险因素在默默“推波助澜”。
1. 年龄和性别:统计发现,50岁以上男性得病风险较高。而45岁之前较为少见(Napier et al., Esophageal cancer: A review of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staging workup and treatment modalities, World J Gastrointest Oncol, 2014)。
2. 遗传家族因素:家族中有类似肿瘤,其他成员风险会增加,但绝大多数患者并没有明确家族史。
3. 长期慢性刺激:长期饮用高温开水、频繁进食过烫或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经常性食管炎都是诱因。这些因素会不断伤害食管黏膜,形成慢性炎症甚至变异。
4. 某些健康行为:吸烟喝酒的习惯与食管癌密切相关。香烟中的致癌物质会直接损伤食管组织,而酒精则能增强这些有害物质对细胞的伤害,两者叠加,风险更高(Pennathur et al., Oesophageal carcinoma, Lancet, 2013)。
还有因素比如缺乏新鲜蔬果、维生素摄入不足、患有巴雷特食管(食管下端黏膜异常改变)等。总的来说,这些危险因素虽然不能决定谁一定会患病,但长期“凑在一起”,的确需要警惕。
如果平时喜欢一边吃烫火锅一边喝酒,或已经有慢性食管炎、咽炎的人群,最好提前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
04 食管癌的诊断流程是怎样的?🩺
食管癌的诊断不只是靠症状判断,而是有详细分步骤流程的。
通常,医生会先问诊和体检,关注有无进行性吞咽困难、体重下降等。之后如果怀疑是食管问题,会建议进行一项叫做“胃镜检查”的操作。这项检查能清楚观察到食管内壁的情况,如果发现可疑病变,会在局部取一点点组织(即活检)做病理诊断。
此外,根据病情需要,还可能安排X线钡餐造影,看食管有无狭窄、轮廓改变等。
为了判断肿瘤是否已经扩散,通常还会做CT、MRI或PET-CT等影像学检查。血常规、生化等化验可以辅助评估全身状况。
例如,上述病例就经过血常规、心电图、影像检查等多项评估,最终确定为多部位转移的晚期食管癌。
小结:疑似症状出现时,规范的检查是最靠谱的确认方法。及早就医,即使不是食管癌,也好排除隐患。
05 食管癌的治疗手段都有哪些?💉
说到治疗,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开刀”。实际情况复杂得多,具体方案由肿瘤所属的阶段、患者身体条件、肿瘤类型等因素共同决定。
1. 手术切除: 适合早中期、身体状况允许的患者。通过手术去除肿瘤及周围部分组织,为后续恢复创造基础。
2. 放射治疗: 适用于不能手术、或手术后需要消灭残余肿瘤细胞的患者。现代放疗更为精准,副作用相较以前降低不少。
3. 化学治疗: 包括术前缩小肿瘤、晚期延缓发展。上述真实案例就实施了化疗,并结合护胃和升白细胞治疗,改善乏力等症状。
4. 靶向及免疫治疗: 近年来有新进展,适合部分特定分子类型患者,不过需专业医疗团队评估。
5. 对症支持治疗: 针对不能耐受根治手术或晚期转移者,更侧重改善生活质量,比如营养支持、缓解疼痛等(一部分是姑息治疗的范畴)。
总之,治疗没有千篇一律的模板,每个人都要量体裁衣。选对科室、信任专业团队、积极配合,才更有希望把握住最佳治疗时机。
06 食管癌可以预防吗?有哪些健康建议?🍎
很多人困惑,食管癌这么可怕,日常生活能不能给自己多一些保护?其实,预防重点就是日常养成良好饮食和生活习惯,帮助修复黏膜、减少负担。这里给出一些实用又容易坚持的建议:
1. 新鲜蔬果: 维生素C、E对食管黏膜有修护作用。
2. 全谷物食品: 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消化,减少刺激。
3. 合理温度进食: 食物不宜太烫,适口温度最有益。
4. 低盐饮食: 清淡饮食减少对黏膜的刺激。
5. 规律的健康体检: 对45岁以上、或者胃食管反流病史者,建议定期做食道相关检查,2年一次胃镜就是不错的选择。
- 苹果+抗氧化+每日1个即可
- 燕麦+胃肠保护+早餐常吃比较好
- 绿叶蔬菜+黏膜修复+每餐要有绿叶菜
日常遇到持续性吞咽不畅、食欲明显下降、体重减轻等情况,尽快到消化内科或者肿瘤科就诊,是最佳的健康守护方式。做健康的选择,预防并不可怕。
参考文献
-
Bray, F., 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Siegel, R. L., Torre, L. A., & Jemal, A. (2018).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68(6), 394-424. -
Pennathur, A., Gibson, M. K., Jobe, B. A., & Luketich, J. D. (2013). Oesophageal carcinoma.
Lancet, 381(9864), 400–412. -
Napier, K. J., Scheerer, M., & Misra, S. (2014). Esophageal cancer: A review of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staging workup and treatment modalitie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6(5), 11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