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药物性鼻炎:你不知道的治疗误区和真相

  • 399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药物性鼻炎:你不知道的治疗误区和真相封面图

药物性鼻炎:你不知道的治疗误区和真相

01 其实,药物也可能让鼻子变得更难受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原本是鼻塞流涕,喷了点药,鼻子非常通畅。但用得久了,药物好像“失灵”了,于是喷得越来越频繁,鼻塞反而比以前更严重。很多人没意识到,这种情况其实是药物性鼻炎在悄悄找上门。

药物性鼻炎是一种因为长期滥用鼻用减充血剂(比如含萘甲唑啉、羟甲唑啉等喷雾)引起的慢性鼻黏膜炎症。最初可能只觉得偶尔使用没有大碍,一不小心成了依赖,鼻子越来越“不听话”。据《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Bousquet et al., 2008, Allergy)显示,这类鼻炎在长期用药人群中并不罕见,特别是自我用药者。

02 喷多点药就更快恢复?现实可能正相反

  • 药量越多,效果越好?
    很多鼻炎患者觉得药效不明显,就会“多喷几下”。其实,越频繁用,鼻黏膜越容易适应,刺激加重,甚至出现“喷药也不通气”的情况。
  • 对比案例👇
    有位27岁的女性患者,连续两周每天多次使用含氧甲唑啉的喷剂,结果鼻塞越来越重,夜里根本无法入睡。最后不得不来医院求助。
  • 风险要素:越依赖越加重
    滥用会导致鼻腔内血管反复扩张、收缩,慢慢让鼻黏膜“失去弹性”。像一条反复用力的道路,久之甚至“塌方”,恢复变得更加困难。
这点常被忽视——药物帮你短期通气,但用多了就会变成麻烦的“依赖伙伴”。

03 刚停药就反复鼻塞,真的是“顽固”鼻炎?

很多患者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用药有问题,那是不是一停药就能结束?其实,药物性鼻炎的尴尬就在于“停药反应”——刚一停药,鼻子更堵,反复发作,甚至比用药前更难受。

停药后的短期加重,其实是鼻黏膜丧失自我调节能力(Fokkens et al., 2020, 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Rhino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长期滥用药物后,鼻腔普遍处于“麻痹”状态。

这种反复是自我恢复的过程,但不少人误以为是旧病复发,再次用药,形成恶性循环。
Tip: 如果你发现自己只要一停喷雾就受不了,需要尽快咨询医生,别自行增加用药。

04 药用无害?别被“安全感”迷惑了

很多人觉得“药物都是外用,应该没事”,其实药物性鼻炎最隐蔽的地方就在于副作用容易被忽视。除了反复鼻塞,还可能出现:
  • 鼻腔内持续干燥、结痂
  • 鼻黏膜变薄,容易出血
  • 嗅觉迟钝
  •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有全身心悸、头痛等
这些症状在长期依赖药物后比较常见。2017年发表于Current Opinion in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的一篇综述(Kaliner, 2017)认为,长期鼻用减充血剂会导致局部组织营养障碍,甚至形成鼻腔萎缩和不可逆变化。
小心:即使是短效的药物,长期频繁使用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05 药物性鼻炎是怎么形成的?不只是简单的药物作用

药物性鼻炎主要源自于鼻腔血管反复的收缩和舒张。简单来说,减充血药会让鼻腔里的血管“收一收”,鼻黏膜变小、空气通畅。但药效过去后,血管反而会呈现超常扩张,使得鼻塞更重,这种情况反复后,黏膜损伤越来越重,血管调节能力越来越差。

除了药物使用,一些易感因素也值得关注:
易感人群 高风险生活因素
经常自我用药者 频繁接触冷空气的工作
鼻炎慢性病患者 长期处在空气污染或粉尘多的环境
有过敏体质的人 容易焦虑、生活压力大
数据显示,长期应用药物类鼻腔喷剂4周以上,发生药物性鼻炎风险显著上升(Fokkens et al., 2020)。

06 怎么让鼻腔恢复健康?实用建议来啦

好消息是,药物性鼻炎并非无法逆转,掌握科学方法,大部分人都可以慢慢恢复鼻腔健康。
  • 生理盐水冲洗 💧
    有助于清除鼻腔黏液,缓解症状,减少药物依赖。
  • 保持环境湿润 🌫️
    空气加湿器或经常通风能帮助鼻黏膜恢复。
  • 合理饮食
    柑橘类水果(富含维C,有助于黏膜修复;建议每日摄入1个)、深绿色蔬菜(含丰富抗氧化物,建议每餐适量搭配)。
  • 适度锻炼
    慢跑或散步可促进呼吸道血液循环,每天30分钟为宜。
  • 及时就医
    鼻塞持续超过两周,或停药症状反复,应选择呼吸科或耳鼻喉科,进行检查和专业指导。
温馨提示:如果觉得戒断困难,专业医生会给予个性化“脱药”方案,切勿自行尝试激素类药物或再次滥用喷剂。

07 面对药物性鼻炎:多一份耐心,就能少一份麻烦

鼻炎并不稀奇,可药物性鼻炎往往源于不合理的自我用药。如果你正经常用鼻喷剂,不妨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无意中“用多了”?

其实,科学用药,注重环境和生活方式调整,才是改善鼻塞的正道。看似简单的小习惯,背后却藏着保护鼻腔的大智慧。遇到棘手情况,尽早请专业医生帮忙,远比单纯增加用药量更有效。

生病不可怕,关键是正确应对。愿你呼吸顺畅,每一天都能轻松自在!

参考文献

  1. Bousquet, J., et al. (2008). 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 (ARIA) 2008 update. *Allergy, 63(Suppl 86), 8-160.*
  2. Fokkens, W. J., Lund, V. J., et al. (2020). 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Rhino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2020. *Allergy, 75(Suppl 29), 1-462.*
  3. Kaliner, M. A. (2017). Rhinitis Medicamentosa: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Current Opinion in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7(2), 13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