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肾衰竭与饮食:生活中的健康选择

  • 255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肾衰竭与饮食:生活中的健康选择封面图

肾衰竭与饮食:生活中的健康选择

01 也许你未曾察觉的肾衰竭信号

说起来,很多人第一次听讲肾衰竭,可能还觉得离自己很远。其实,肾脏有点像一间默默工作的"清洁工厂"(比喻1),出了问题最初并不容易察觉。比如,家住江浙的李先生,62岁,平常偶尔感到乏力,以为是年纪大了睡眠不好。半年后体检才发现肾功能已经明显下降。

肾衰竭大多在初期没有特别剧烈的症状。常见的仅是偶尔疲倦、胃口变差,有的人甚至以为只是换季感冒。到了后期,可能出现水肿,甚至尿量减少。这种变化其实相当隐蔽,常常是体检时才"偶遇"这位不速之客(比喻2)。

👀 小贴士: 如果平常出现长期轻微乏力、时常没食欲,别完全当作小毛病,建议适时体检关注肾功能。

02 肾衰竭的类型、原因和健康影响

简单来说,肾衰竭主要分为两类: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急性类型往往来得突然,可能是因为药物、严重感染或大出血引起。慢性肾衰竭则像是水流细细侵蚀,糖尿病、高血压、长期服药(比如某些止痛药)、慢性肾炎等都是常见"罪魁"。

类型 主要誘因 进展特点 可能危害
急性 感染、大出血、药物急性损伤 来得急,进展快 短时间内严重水肿/高钾血引发心律问题
慢性 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炎、长期药物 日积月累,隐匿起步 肾脏长期劳损,毒素堆积,影响心脏等多系统
🧬 生活中的主要风险: 数据显示,中国慢性肾脏病人口已超1.3亿(Wang et al., 2012)。高血压、高血糖人群尤其更易中招。
  • 长年吃重口味、高盐饮食
  • 自购药物不按医生指导
  • 家族中有人患慢性肾病

这些都让肾脏更易"提前退休"。慢性肾衰竭如果处理不当,会让体内电解质紊乱,毒素堆积,影响到心脏和大脑。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患者因为皮肤瘙痒、呼吸急促等才最终确诊。

03 饮食原则:肾衰竭患者需要牢记什么?

饮食调整绝对不是"盲目忌口"。实际上,肾脏出问题后,最核心是让它减少"工作量"。饮食里几个原则特别重要(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2020):

  1. 蛋白质量控制:如果吃太多高蛋白食物,肾脏要加班加点清除代谢废物。这时建议蛋白质摄入适量,医生会根据肾功能阶段具体调整,一般以每公斤体重0.6-0.8克为参考。
  2. 钠(盐分):习惯重口味的朋友要注意,高盐饮食会加重水钠潴留,导致血压升高甚至水肿,建议每日盐摄入控制在4-6克以下。
  3. 钾、磷:肾脏代谢钾和磷的能力会下降。钾过多可能心律异常,磷过多容易骨质疏松。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定期检验血钾、血磷,再具体调整饮食。
  4. 能量充足:糖、脂肪比例也有讲究,能量供给不能太低,否则更容易消瘦、抵抗力下降。
📋 有不少肾友迷信某些偏方保健品代餐,反而耽误了营养均衡。饮食方案最好每3-6个月复查并调整。

04 肾功能减退,哪些食物可以放心吃?

并不是说肾衰竭就只能吃"清水煮菜"。科学饮食其实有不少花样。下面这份表格总结了肾衰竭患者更适合选择的一些食物及食用建议:

食物类别 具体示例 主要功效 食用建议
低蛋白谷物 藜麦、玉米、小米 提供能量,蛋白少,减轻肾负担 可做主食,搭配时蔬
新鲜蔬菜 莴苣、西红柿、白菜 高纤维、帮助通便,微量元素丰富 注意选择钾含量不高的蔬菜,焯水后再吃
低磷水果 苹果、梨、葡萄 丰富维生素C、补水 每日适量,可当加餐
优质蛋白 鸡蛋清、瘦猪肉、鱼肉 必要氨基酸,利于修复组织 每餐适量,避开高蛋白暴饮
🥗 饮食小建议: 比如早餐一碗藜麦粥,午餐少量鸡蛋清炒时蔬,加餐一只苹果,都有助于补充能量。

05 哪些食物肾衰竭患者要特别小心?

不可忽视的是,部分食物会让肾脏疲于应对。特别是加工食品和隐形高盐高磷饮食,是生活中很常见的陷阱。

  • 加工类食品: 例如香肠、火腿、速冻水饺,含有大量添加剂、调味品和防腐剂。
  • 重口味饮食: 如泡菜、咸菜,每天当下饭菜,肾脏要费大力气清理多余盐分。
  • 高钾水果/蔬菜: 比如香蕉、橙子、菠菜,单次大量摄入可能出现心律问题,尤其肾衰竭后期更要警惕。
  • 功能饮料、碳酸饮料: 里面磷酸盐含量高,日积月累影响骨骼和心血管。
🚫 不建议病友长期依赖外卖,外食油盐添加不可控。有些看似"清淡"的面汤、凉菜,背后盐和磷多到超标。

40岁的刘女士,因爱喝含磷添加剂的可乐,年纪轻轻肾功能就出现异常。这个例子提醒我们,生活中隐藏的"高磷陷阱"比我们以为得要多。

06 饮食之外,肾健康的生活习惯也重要

患肾衰竭后,饮食注意只是一方面,整体生活习惯同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例如适度运动,帮助体内代谢循环;规律作息,减少熬夜;心理状态平稳,也有助于免疫调节。

  • 合理安排运动:快步走、简单拉伸运动,有助于心肺健康。但强度要适度,如果肾功能波动建议先与医生沟通。
  • 作息规律:尽量保证晚上11点前入睡,午休不超过30分钟,让肾脏得到喘息和恢复。
  • 学会小压力调节:舒缓压力有助于践行健康饮食,也让肾脏少受一点"情绪连累"(比喻3)。
🕺 小建议: 每天短暂散步半小时,比长时间剧烈运动更适合肾友。如果出现脚踝肿胀、持续乏力,要及时和医生沟通。

07 为什么一定要请教医生与专业营养师?

很多朋友网上查资料后,会自己制定饮食计划。其实,肾衰竭饮食没有"通用答案"——肾功能分期、检查指标、伴随疾病都不一样。临床上,有的患者尝试严格低蛋白,结果出现营养不良反而加重病情。

🩺 案例提醒: 86岁的吴先生,有肾功能不全和心脏问题,子女从网络上找方案让他严格转素,几个月后体重骤减,医院评估后赶紧恢复合理蛋白摄入,状态才稳下来。

所以说,每个人的肾脏状况都不尽相同。遇上肾功能异常,最好的办法是到正规医院做系统评估,饮食调整也应听从有资质的医生和注册营养师建议。如果家中老人、慢病人群出现不明原因的水肿、持续乏力,别随便依靠网络"秘方",及时就医最靠谱。

参考文献

  • Wang, H., et al. (2012). 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China: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The Lancet, 379(9818), 815-822. PubMed
  • 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 CKD Work Group. (2020). KDIGO 2020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Diabetes Management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Kidney International, 98(4S), S1-S115. KDIGO
  • Kalantar-Zadeh, K., et al. (2021). Dietary Management of Kidney Disease: Who, Why, When, and How. 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 17, 786-802. 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