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肺栓塞急救处理指南:关键症状及救治措施解析

  • 240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肺栓塞急救处理指南:关键症状及救治措施解析封面图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命战——肺栓塞急救处理指南

01 简单来说,肺栓塞是什么?

生活中,谁都希望呼吸畅快无阻。但在医院急诊室,有时会看到病人忽然呼吸急促、脸色苍白地被送来。其实,这样的紧急情况,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肺栓塞”这个不速之客突然来访。简单说,肺栓塞指的是血液里的血栓(通常从腿部静脉)一旦脱落,经过血流进入肺部,堵住了某一支或多支肺动脉,导致肺部血流受阻。

一旦发生这个问题,肺部的“氧气通道”会像被临时关闭一样,导致身体缺氧,不仅呼吸变得吃力,心脏也要拼命工作才能把血液送上去。整个过程来得非常突然,一刻都耽误不得。

02 肺栓塞的报警信号:你应该留心的症状

症状类型 具体表现
早期(不易察觉)
  • 轻微气短(偶尔活动后感到呼吸不顺)
  • 轻度胸口闷胀
  • 阵发性轻咳
明显症状
  • 持续且明显的呼吸困难(连静坐时都觉得不够气)
  • 剧烈或持续性胸痛
  • 咳血(咳嗽带有血丝)
  • 有些人还会感到心慌、出汗甚至晕厥
小TIPS: 如果有突发的胸痛呼吸急促,尤其是有静脉血栓或手术史时,别犹豫,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 案例: 46岁的男性白领,下午下班路上突然感到胸痛、气喘,几分钟后变得虚弱无力。被送医后确诊为肺栓塞。这个例子提醒我们,症状可能突如其来,千万别掉以轻心。

03 为什么会得肺栓塞?这几类人得当心

肺栓塞从不会无缘无故出现,它往往与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生活背景、疾病状态有关。下面这些高风险情况,确实需要多留心 —— 🔎

  • 长期卧床或缺乏活动:受伤、瘫痪、长期住院的患者,腿部血液容易淤积,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相当高。
  • 骨科/大手术以后:手术后的身体,本就容易血液黏稠,尤其骨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更常见(Anderson, F.A., et al., 1991)。
  • 肥胖或怀孕:体重增加,腹压变大,会影响静脉回流,让血栓有了机会。
  • 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容易让血栓“有机可乘”。
  • 家族史或血栓性疾病:遗传性血液高凝状态会让一些人更易长血栓。
  • 年龄增长:年龄越大,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弹性变差,也是风险所在。
📖 引用:Anderson, F. A., Wheeler, H. B., Goldberg, R. J., et al. (1991). A population-based perspective of the hospital incidence and case-fatality rate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51(5), 933–938.

04 突发肺栓塞,现场该怎么做?

  1. 立即拨打120或急救电话
    📞迅速告诉医护人员可能是“肺栓塞”,让对方提前准备相关急救措施。
  2. 让患者保持平卧或半卧,头部稍高

    目的是减少心脏负担,同时保证呼吸通畅。翻身、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血栓位置移动,加重病情。

  3. 保持患者情绪安稳,减少说话和活动
    帮助患者冷静,轻声细语,减少慌乱。
  4.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注意呼吸、心跳、神志等基本状况,方便后续医护交接。

🔶 场景例子:家有老人,因髋部骨折卧床三周,突然感到胸闷气急。此时不必自行搬动,立刻呼叫急救,平稳陪护并及时告知病史,是最恰当做法。

05 等救护车时,这些专业急救手段可以用上

  • 氧气供给: 家中有氧气瓶的,可以低流量吸氧,短暂缓解缺氧,但不能拖延专业治疗。
  • 定时监测脉搏、呼吸速度: 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送到医院时,这些信息有助于医护了解进展。
  • 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如突然神志不清,可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引自:Stein, P. D., et al. (2011).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4(22), 2317-2327.

06 日常怎么预防?这些细节很有用

生活习惯 具体建议
适度活动 久坐工作者建议每小时起身3-5分钟,轻度散步有利于腿部血液循环。
控制体重、均衡饮食 保持正常体重,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可以帮助稳定血管健康。
规律体检 40岁后建议每2年血栓危险因素筛查一次。如有家族病史,建议提早关注。
足够水分 每天保持1500ml~2000ml饮水量(根据体重和运动量调整),避免血液过于黏稠。
小提醒:使用弹力袜有助于减少静脉血栓风险,尤其适合长时间乘车、航空出行时穿戴。
有基础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的人群,平时要坚持规范用药,并遵循医生建议复查。
戒烟对于血管健康有明显好处,越早停止收益越大。
🔬 文献参考:Kearon, C. (2003). Natural History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Circulation, 107(23_suppl_1), I-22-I-30.

总结与启发

说到底,肺栓塞就像路上的突发交通堵塞,一旦发生,情况可以很紧急。多数人平常不会注意这个“隐形杀手”,但拥有基本的识别和处理思路,可以大大提升自救和救人的几率。日常里,多动动、多喝水、不忽略基础疾病的管理,是非常实际的预防措施。如果身边有人突然出现明显胸痛、气急症状,现场稳住、立刻求助专业救援,不要自行搬动,是最靠谱的应对。

健康知识并不难,日常生活的细节里其实都有答案。希望大家把这些实操方法分享给身边人,让更多人减少遭遇急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