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沉睡中的威胁:全面解读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S)

  • 165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沉睡中的威胁:全面解读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S)封面图

沉睡中的威胁:揭开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神秘面纱

01 什么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晚上入睡后,总有些人醒来觉得怎么也睡不踏实,总像有人时不时用遥控器“暂停”了自己的呼吸。其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简称SAS)正是这样一种情况。它指的是在睡觉时,呼吸反复出现停顿或变得很浅,每次持续十秒以上。这种“暂停”可以分为三种:完全暂停(阻塞型)、大脑忘记呼吸(中枢型)、两者混合(混合型)。
很多患者自己其实没有太多感觉,有一类人描述:睡了一夜醒来,像是跑了一场马拉松,却又没有印象夜里发生过什么。

类型特点
阻塞型 喉咙里软组织塌陷,空气流通变差
中枢型 大脑没发指令,呼吸中止
混合型 两种情况交替存在
小贴士: SAS常表现为夜间呼吸发出怪声或偶尔憋气,但白天多会觉得没精神。

02 潜藏的危害不容小觑

一直这样“断断续续”地呼吸,身体当然不太乐意。
断氧夜里常发生,实则每次“暂停”都会让血液含氧量降低。慢慢地,自己的心脏、血管、大脑等重要器官容易受累。比如,研究发现,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的人群中,高血压风险比普通人高约2倍(Marin et al., 2005)。心梗、中风的概率也在增加。

  • 还有些人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日常工作像踩在棉花上一样。
  • 长期氧气供应不足,会带来高血糖、体重上升等代谢紊乱。
  • 对于曾有高血压,或者糖尿病基础的人,风险更高。
🧑‍⚕️ 案例:55岁的林先生,患有高血压多年,平时血压控制不错。之后夜间呼吸中断多次,日间头晕加重,最终确诊中重度SAS,经过呼吸机治疗后,白天精神明显好转。
提醒: 这些危害来得很隐蔽,常年慢慢“侵蚀”身体状态。不妨把它当作潜伏在夜间的小“刺客”。

03 识别信号:如何发现它的踪迹🔍

很多人其实夜里暂停呼吸时,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白天顶多只是感觉有点困。那么,哪些现象可以作为线索?

  1. 轻微症状
    • 偶尔白天犯困,下午开会容易走神。
    • 记忆力偶尔变差,容易忘事。
  2. 明显表现
    • 持续打鼾,鼾声不规律,甚至有同伴发现“安静了一会儿又突然打鼾”。
    • 夜里时常醒来,感觉口干,有时候有窒息感。
    • 每天早晨起床头痛。
    • 白天精力下降,情绪易怒,有人会表现得比平时心烦。
注意: 只要出现这些持续异常,建议及时进行专科评估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

04 为何会选中某些人?致病因素分析

  • 1. 体重偏高的人群
    肥胖、脖子较粗,咽部软组织松弛,睡觉更容易气道被压迫。数据显示,体重指数(BMI)>30的人,患病率明显增高(Young et al., 2002)。
  • 2. 年龄增加
    年纪增长,睡觉时呼吸中枢的敏感性下降;肌肉力量减弱,容易让气道塌陷。中老年群体更需小心。
  • 3. 男性更为常见
    男性呼吸道解剖结构决定,更易出现阻塞。不少夫妻形容:“枕边人一年四季晚上都能听见打鼾。”
  • 4. 遗传与家族倾向
    家族有人得过打鼾或明确被诊断过的,需多留心。
    说起来,基因里藏着的小“密码”,确实影响患病概率。
  • 5. 特殊口腔结构或疾病
    比如腭扁桃体肥大、下颌后缩等,有时候先天性解剖让人天然成了高危。
小结: 说到底,体重、解剖结构和年龄是最主要的风险推手。

05 觉醒与治疗:如何走出“睡眠阴影”🌤️

  1. 诊断方法
    实际上,目前最权威的方法是多导睡眠监测。它能帮你“全程记录”夜间呼吸节律,判断暂停次数及严重程度。疑似患者应及时到呼吸或耳鼻喉专科评估。
  2. 治疗路径
    • 轻中度患者,通常建议调整睡姿和生活方式。
    • 重度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最有效,像是在夜里帮你“推一把”让气道通畅。
    • 有些患者适合口腔矫治器,或者外科手术治疗。
  3. 实际案例:
    42岁的赵女士,反复晨起头痛、打鼾被投诉多年。多导睡眠监测发现阻塞型SAS,开始夜间CPAP呼吸机辅助后,一个月内疲劳明显缓解。
建议: 不同程度的患者适用不同方案,最好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选方案。

06 预防建议:守护安稳睡眠

提前预防,总是比事后治疗要省事。下面是日常就能做的小建议:

  • 🥦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如全谷物、蔬菜,有助于体重平稳。
  • 🐟 适量摄入深海鱼
    鱼类蛋白质对维持健康代谢有好处。
  • 🍎 保持每日水果摄入
    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帮助减轻组织炎症。
生活建议操作方法
规律作息 保证每晚7-8小时的睡眠,尽量坚持固定作息时间。
适度锻炼 每周三次快走或游泳,有助体重控制。
侧睡姿势 可考虑用抱枕辅助,减少仰卧诱发的阻塞。
重要提醒: 如果经常有晨起头痛、白天困倦、鼾声扰人等症状,应及时咨询医院专科,早发现早干预。

参考文献

  • Marin, J. M., Carrizo, S. J., Vicente, E., & Agusti, A. G. (2005). Long-term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men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hypopnoea with or without treatment with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an observational study. The Lancet, 365(9464), 1046-1053. doi.org/10.1016/S0140-6736(05)71141-7
  • Young, T., Peppard, P. E., & Gottlieb, D. J. (2002). Epidemiology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 population health perspective.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165(9), 1217-1239. doi.org/10.1164/rccm.2109080
  • Punjabi, N. M. (2008). The epidemiology of adult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5(2), 136-143. doi.org/10.1513/pats.200709-155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