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如何从迷雾中醒来?
前不久,聚会上朋友李强一时高兴,几杯下肚后突然脸色苍白,话也说不清楚。大家以为他只是喝多了,休息一下就好,没想到情况越来越糟,最后还是叫了急救车。这样的场景,其实并不罕见。今天说说急性酒精中毒,这个时常被误认为“小问题”的健康风险,怎么识别,又该怎么办?
01 急性酒精中毒的本质
简单来说,急性酒精中毒是一种人体被大量酒精“击晕”后的异常反应。喝入过量酒精后,身体各器官难以负担,短时间酒精浓度骤然升高,影响大脑、肝脏、肾脏等多个系统。
医学上,急性酒精中毒属于毒理性急症。它和“普通喝醉”不同,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带来不可逆的健康后果。
研究数据显示,全球急性酒精中毒引发的死亡每年高达30万以上,尤其年轻人发病率逐年上升(Rehm et al.,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and injury and economic cost attributable to alcohol use and alcohol-use disorders, 2009, Lancet)。
02 如何识别急性酒精中毒?
阶段 | 常见表现 | 生活化举例 |
---|---|---|
早期 | 面色潮红、言语含糊、步态不稳 | 喝酒后突然走路踉跄,说话发音不准 |
中期 | 呕吐、情绪激动或低落、嗜睡 | 某位27岁的男生喝酒后,饭局中间突然大声哭泣,吐了一身 |
重度 | 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呼吸浅慢、体温下降、皮肤变冷 | 有过一次23岁的女生,喝完烈酒后倒地昏迷、呼叫不应 |
上述表现通常会进展很快。简单记住:逐渐“安静”的醉酒者最需警觉。例如,原本大声喧闹,突然安静、困倦,这就不是普通“睡酒”了。这提醒我们,别把重症误当“喝大了”。
03 急性酒精中毒有哪些隐患?
急性酒精中毒对全身的打击远超想象。
- 损伤神经系统:酒精进入大脑后,抑制呼吸、吞咽等重要反射。严重时甚至导致窒息、心跳骤停。
- 肝脏与肾脏压力:酒精需要肝脏分解,大量饮酒使肝细胞损伤。肾脏过滤压力也急剧增加,可能引发急性肾功能异常。
- 电解质紊乱:呕吐、腹泻、出汗、尿量增多,身体电解质失衡,易诱发心律失常。
- 易并发吸入性肺炎:呕吐时若进入气管,易导致吸入性肺炎、呼吸衰竭。
04 为什么会出现急性酒精中毒?
很多人好奇:同桌喝一样多,为啥有人没事,有人偏偏出状况?这和身体对酒精的处理机制密切相关。
- 代谢酶基因差异: 酒精主要靠肝脏的一种酶(乙醇脱氢酶)分解。有些人天生这种酶活性低,酒精更难被清除。
- 空腹饮酒风险高: 空腹时酒精吸收更快,血液浓度很快升高,容易“醉倒”甚至更严重问题。
- 年龄/性别影响: 老年人、女性对酒精的耐受力通常较差。
- 饮酒速度快: 短时间内大量饮酒,机体根本来不及“解毒”,风险急剧放大。
- 混饮: 酒精与药物或能量饮料一同摄入,干扰代谢,加剧身体负担。
05 急性酒精中毒时如何应对?
- 第一步: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防呕吐物堵塞。建议侧卧体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吸入呕吐物)。
- 第二步: 不要再强行灌水、灌食或者让其喝“解酒药”。这些方法没有科学依据,反而增加呛咳风险。
- 第三步: 检查有无意识丧失、皮肤冰凉等危险信号。如果呼叫不应、脉搏微弱、呼吸变慢或变浅,立即拨打120。
- 第四步: 避免让患者独自留在房间,一旦恶化容易错过最佳急救时机。
在医院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呼吸支持、补液、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措施。绝大多数专业医院均设有相关急救流程,救治成功率较高(Brust, JCM., "Acute Alcohol Intoxication",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0)。
06 醒来后该怎样恢复?
急性酒精中毒后的身体需要一段“调理和修复”。恢复期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环节 | 重点事项 |
---|---|
肝脏保护 | 补充蛋白质,有助肝细胞修复,清淡饮食,避免再饮酒 |
心理调适 | 不少患者会有愧疚、焦虑情绪,可与家人、心理医生沟通 |
规律作息 |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有助身体自我恢复 |
07 如何和酒精保持健康距离?
其实,让急性酒精中毒远离自己,没有想象中难。简单有用的方法有这些:
- 奶制品 + 有助于减缓酒精吸收,建议饮酒前适量饮用一杯
- 高纤维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 + 帮助胃肠保护,饮酒前搭配正餐,自然减少酒精刺激
- 蜂蜜水 + 含丰富的果糖,有助于肝脏分解酒精,饮酒后适量饮用
- 饮酒慢一点 + 拉长饮酒时间,给身体更多分解空间
- 和朋友互相提醒 + 聚会时定一个“量”,彼此关注,预防意外
TIPS:饮酒中一旦出现不适,暂停饮酒、主动求助比什么都重要。
有些人觉得“自己酒量行”,但基因和身体状态才说了算。预防胜于事后补救。
引用与参考文献
- Rehm, J., Mathers, C., Popova, S., Thavorncharoensap, M., Teerawattananon, Y., & Patra, J. (2009).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and injury and economic cost attributable to alcohol use and alcohol-use disorders. Lancet, 373(9682), 2223-2233.
- Li, D., Zhao, H., & Gelernter, J. (2002). Strong association of the alcohol dehydrogenase 1B gene with alcohol dependence and alcohol-induced medical diseases. Human Genetics, 131(4), 657-664.
- Brust, J. C. M. (2010). Acute Alcohol Intoxication.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3(24), 2522-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