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你不知道的传播途径
01 其实,病毒性肝炎就在我们身边
有些人在体检时被告知肝功能略有异常,自己却并无什么大病的感觉。的确,病毒性肝炎往往不是突然而来的大灾难,更像一个悄悄走进日常生活的小麻烦,不经意间就成了慢性健康隐患。
简单来说,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不同的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发炎。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这五大类各有特点,有的会自愈,有的却能在体内潜伏数年,带来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
📝 Tip: 字面上的“肝炎”指的就是肝细胞发炎,但不同类型的肝炎,传播方式差异不小,对健康的威胁也不一样。
02 传播方式你真的全知道吗?
说起肝炎的传播,不少人只想到“不干净的针头”或亲密接触。实际上,不同类型的病毒有独特的传播通道,生活里的不少细节都隐藏着风险。
病毒类型 | 主要传播途径 | 生活中的典型场景 |
---|---|---|
甲型(HAV) | 消化道(粪-口途径) | 吃未煮熟的海鲜、水果用未洗净的手剥 |
乙型(HBV) | 血液、体液、母婴 | 共用剃须刀,分娩时母传,性伴侣传播 |
丙型(HCV) | 血液 | 纹身、穿耳孔、输血史 |
丁型(HDV) | 需合并乙型肝炎 | HBV感染者进一步暴露风险 |
戊型(HEV) | 消化道(类似甲肝) | 饮用生水、吃未加热熟的肉类 |
🔍 小提示: 并不是所有病毒性肝炎都会通过血液传播,有些类型像甲肝、戊肝其实更和饮食、饮水密切相关。
03 血液与体液:隐藏的传播路线
一些人并没有输血、注射等高风险史,却也被查出乙肝或丙肝。其实,一些生活中的“小不慎”,也是病毒趁虚而入的时机。
- 共用修眉刀、指甲刀: 23岁的女性李女士因和室友共用小美容工具,后来体检发现携带乙型肝炎病毒。
这个例子说明,一些看似普通的生活用品,如果带有细小伤口的血渍,就有病毒传播的机会。 - 非正规纹身/穿耳: 在纹身或穿耳后,没有做好消毒,丙型肝炎病毒有可能通过针头传递给下一个人。
据研究数据显示,全球丙型肝炎新发感染病例,大约四分之一源自不安全注射与非法纹身。(Hajarizadeh, Grebely, & Dore, 2013) - 无保护性行为: 部分乙肝、丙肝病毒也能通过体液传播,和病毒携带者有密div class="hepatitis-guide-section hepatitis-background-5">
05 母亲到宝宝,小小生命的第一道关
有人以为怀孕期间只需远离不良饮食,却没意识到乙肝病毒可以在分娩时“悄悄交棒”给新生儿。母婴传播在我国新发乙型肝炎感染中占比很大。
据统计,未接种疫苗的新生儿母婴传播率大于80%,而接种疫苗能降低至5%以下。(Chang, M.H. et al., 2005)
👏 关键提醒: 宝宝出生24小时内打完第一针乙肝疫苗,预防效果最佳。
豆腐 + 富含优质蛋白,帮助肝细胞修复 + 每周2~3次即可
🔬 小结: 规律作息、营养均衡、多关注体检报告里的肝功能,都有益于肝脏健康。肝炎防护,道理不难,实现却要靠日积月累的小细节。
主要参考文献
- Hajarizadeh, B., Grebely, J., & Dore, G. J. (2013). Epidemiology and natural history of HCV infection.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10(9), 553-562. https://doi.org/10.1038/nrgastro.2013.107
- Smith, D.B., Simmonds, P., Jameel, S. et al. (2016). Consensus proposals for classification of the family Hepeviridae.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97(10), 2328-2332. https://doi.org/10.1099/jgv.0.000585
- Chang, M.H., Chen, D.S., et al. (2005).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Lancet, 366(9494), 2089-2100.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05)677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