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肺腺鳞癌:全面了解与应对策略

  • 286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肺腺鳞癌:全面了解与应对策略封面图
肺腺鳞癌:全面了解与应对策略

01 了解肺腺鳞癌,生活中你可能遇到的问题

下班回家的公车上,总有人咳个不停。但很多人觉得偶尔咳嗽没啥大不了,等咳哑了嗓子再去看医生。有些肺部肿瘤,比如肺腺鳞癌,就喜欢“静悄悄”地混在这些小毛病中,让人很难一早察觉。这个病其实并不罕见——它既有肺腺癌的特点,也有肺鳞癌的一面,医学上划入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类,常出现在中老年群体中,跟我们的生活习惯和环境有关联。
肺腺鳞癌的“诞生”比较复杂:这些异常细胞一开始可能埋伏在肺的腺体和呼吸道的表层,悄悄地聚在一起,逐渐发展成肿瘤。有的人吸烟时间长,有的人常接触油烟或灰尘,也有些情况和家族相关。这些细胞的聚集,慢慢减少了健康细胞的空间,长时间下来,不仅自己生长,还可能沿着呼吸道、血管、淋巴迅速“扩张”,引发更多的麻烦。
患者常常早期没有特别不舒服,不过发展后无声地影响我们的健康。

02 哪些信号是肺腺鳞癌的早期“警报”?

很多人问,早期的肺癌是不是一上来就疼?其实不一定。初期的肺腺鳞癌大多数表现很平淡,一些信号容易和普通感冒混淆。比如:
  • 咳嗽:早期时只是偶尔咳一下,并不影响生活。持续一两周没好转,反而有点说不清的烦。
  • 声音沙哑:嗓子偶尔嘶哑,觉得风吹一下就哑,让人以为休息几天就好。
  • 轻微胸闷:有时跑完步,胸口感觉有点压,几分钟后又觉得挺正常。
如果这些“小麻烦”逐渐升级,比如咳嗽开始变成咳痰、咳血,呼吸费劲且不见好转,胸痛越来越明显,这时候绝不能视作普通感冒拖延不治。在肿瘤科工作时,我见过这样一位案例:50多岁男士,起初只是在冬天偶尔咳嗽,几年后发现右肺反复发炎,影像检查才找到肿瘤。 🔔 出现持续咳嗽、莫名胸痛、呼吸困难要抓紧去医院。

03 肺腺鳞癌是如何“惹上身”的?

说到致病原因,其实和日常生活脱不开关系。简单来说,最常见的几点包括:
  • 一、吸烟时间长:长期吸烟让呼吸道长期暴露在化学物质中,这些有害物质会损伤肺细胞,让不正常的细胞变“倔强”,最后出现异常聚集。
  • 二、长时间接触环境污染:比如工作人员长期在矿区、修路等灰尘大的场合,或者在家烧煤、吸二手烟,肺部也容易被刺激。
  • 三、家族遗传因素:科学研究发现,有些人带有易感基因(如EGFR、KRAS等变化),和家里人的发病也有一定关系。(参考:Zhou, C., Wu, Y. L., Chen, G., et al. Erlotinib versus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GFR mutation-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OPTIMAL, CTONG-0802):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randomised, phase 3 study. The Lancet Oncology, 2011, 12(8), 735-742.)
  • 四、年龄增长:年纪越大,细胞修复能力下降。“时间”让遗传和环境累计变成风险。
其实导致肺腺鳞癌的因素往往是多种一起“发力”,慢慢累积的。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吸烟相关的肺癌占全部肺癌病例的85%左右,对普通人来说,这就是一个能把握的风险信号。
📊

04 怎样做检查,才能安心又放心?

很多人以为肺部检查就是拍个X光片,其实远没那么简单。医学界一般采用这样的流程:
  1. CT扫描:低剂量胸部CT能看出小于1厘米的病灶,是目前发现早期肺腺鳞癌的重要工具。如果有家族史或者长期吸烟的情况,建议每年做一次。
  2. 支气管镜检查:医生在局麻下用细软镜子进入气道,采集病变部位组织,能判断恶性肿瘤的具体类型。例如前文提到那位患者,通过支气管镜活检明确为腺鳞癌。
  3. 组织活检+免疫组化:取出肿瘤组织,利用显色反应(如CK+/p68+)区分肿瘤细胞来源,判定分型和敏感用药方向(Fabbri, A., et al. Immunohistochemical profile in adeno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lung. Histopathology, 2013, 63(3): 389-398.)。
  4. 淋巴结及转移评估:增强CT、MRI等帮助判段肿瘤有没有蔓延到周围组织或远处器官。
说起来,针对不同情况组合检查手段才有结果。有检查焦虑的不少,其实走正规医院肿瘤科流程,对身体影响有限,更重要的是获得明确诊断,争取主动。
🩻

05 治疗方式有多少?怎么选择更合适?

得了肺腺鳞癌不意味着“山穷水尽”。治疗方式其实很多,医生会根据情况组合使用,有的像修补损坏机器,有的像用药水攻击异常细胞。主要分为几种方式:
  1. 1. 手术切除:如果肿瘤在局部没有远处转移,尽可能“连锅端”。比如临床上常见的右上肺局部切除,术后结合康复治疗。
  2. 2. 放射治疗:通过精准放射线杀伤肿瘤细胞,保护周围正常组织,适合不宜手术或术后巩固。
  3. 3. 化学治疗:用药物系统性地减缓、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尤其对于体内扩散或转移时使用。
  4. 4. 靶向及免疫治疗:近年来研究不断进步(参考Gridelli, C., Peters, S., Sgambato, A., et al.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ew results, new insights, new opportunitie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20, 70(5), 363-384.),部分患者若带有遗传驱动基因则可以尝试靶向药,副作用小、疗效明确,免疫疗法也成为新的趋势。
怎么选?要看肿瘤的分期、身体状况和个人意愿,比如上面真实病例:右肺腺鳞癌T4N2M0 IIIB期,肿瘤科结合CT和组织活检,采用综合治疗模式,包括基础护理和全程营养支持。每个人方案都不同,放心听医生建议就对了。
💊

06 日常生活怎么做,才有助于康复?

治疗之外,日常生活管理其实同样重要,稍微做点调整也有好处:
  • 均衡饮食: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西兰花🥦含大量抗氧化物,有助修复身体,建议清炒熟食即可;胡萝卜富含β-胡萝卜素,增强免疫,每次餐食半根为宜)。
  • 规律作息:睡眠不少于7小时,避免熬夜,帮助体力恢复。如果术后体能下降,可以午休15分钟。
  • 适度锻炼:散步、太极、慢骑自行车都是不错的小运动。呼吸锻炼有助扩张肺泡,比如坐在椅子上,深呼吸3-5分钟,推荐每天2次。
  • 心理调适:家人多陪伴,朋友聊天,转移注意力也能提升乐观情绪。
  • 定期复查:如手术或治疗后建议3-6月复查影像及血项,及时发现身体小变化。
其实,把每一天过得舒心,就是最实际的目标。小调整,长收获。

07 你该如何行动?

总结起来,肺腺鳞癌就像家里偶尔会冒出的“小麻烦”一样,不用吓到自己,但也千万别忽视。如果家里有人有类似病史、或者自己有吸烟等高危习惯,早点体检、少些侥幸,对自己和家人都更有保障。如果身边有人反复咳嗽、胸痛,不妨善意谈提醒Ta去医院查查。生活本来就不易,健康上的主动,总比被动等着要有力量得多。
再强调一下:肺腺鳞癌并不等于绝望,科学诊治+良好生活管理,是拿下难题的关键。把握随手可做的健康习惯,是对抗“不速之客”最实在的武器之一。
用知识武装自己,日子也能过得更安心。

🔖 参考文献

  • Zhou, C., Wu, Y. L., Chen, G., et al. (2011). Erlotinib versus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GFR mutation-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OPTIMAL, CTONG-0802):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randomised, phase 3 study. The Lancet Oncology, 12(8), 735-742.
  • Fabbri, A., Donati, M., De Carli, F., & Bertelli, E. (2013). Immunohistochemical profile in adeno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lung. Histopathology, 63(3), 389-398.
  • Gridelli, C., Peters, S., Sgambato, A., et al. (2020).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ew results, new insights, new opportunitie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70(5), 36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