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了解肺癌:识别、预防与治疗的关键知识
01 什么是肺恶性肿瘤?
当我们提到肺癌,大部分人首先联想到吸烟和长期咳嗽。其实,肺癌并不只是中老年人才会关注的健康问题。简单来说,肺恶性肿瘤,就是起源于肺部细胞的异常增生,并且这些细胞能够无限制地生长,最终形成不正常的组织块。常见类型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占比约85%)和小细胞肺癌(进展更快、预后更差)。两者虽然名字相近,但在发病速度、治疗方式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
肺癌最令人棘手的地方,就是早期几乎悄无声息,容易被我们忽视。一旦发展到明显阶段,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理解肺癌的基本特征,有助于我们提高警觉,早些发现变化。
02 肺癌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 持续咳嗽: 如果原本偶尔咳嗽突然变成长时间持续,并且越来越重,比如朋友间“感冒还没好”变成了“总感觉咳嗽没完没了”,这种改变就不应该轻视。
- 咳痰带血: 有的人会发现痰中带有一点点血丝,起初可能偶尔几次,后面逐渐变得频繁。这往往是肺部小血管被侵蚀的表现。
- 胸闷胸痛: 吸气或者咳嗽时胸口会隐约疼痛,尤其是活动后更加明显;有时还会觉得“喘不过气”。
- 体重下降: 如果没有刻意减肥,近期体重却莫名下降,这是一种需要警觉的信号。
- 其他症状: 像声音嘶哑、持续发热等也可能发生,但这些现象相对不典型。
简单讲,只要遇到以上症状,尤其是持续时间明显延长或反复加重,就应该及早就医,不要总以为“熬一熬就好”。
03 肺癌的致病机制是什么?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肺癌?除了和年龄增长有关,肺癌的发生和日常环境、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主要原因包括下面几种:
- 长期吸烟: 相关研究显示,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高出10倍(Doll, R., Peto, R., 1976, "Mortality in relation to smoking: 20 years' observations on male British doctors", BMJ)。吸烟产生的有害成分会直接损伤肺部细胞,使它们容易发生异常变化。
- 空气污染: 常见的有雾霾、汽车尾气、厨房油烟等。空气污染物如PM2.5会持续刺激呼吸道,促使异常细胞增生。
- 职业暴露: 从事煤矿、石棉、冶金等高危行业的人,长期暴露在有毒颗粒物环境,也增加了患肺癌的风险(Schottenfeld, D., Fraumeni, J.F., 2006,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遗传易感性: 家族中有肺癌史的人,风险也会相应升高。说明有些基因可能让某些人对致癌因素更敏感。
- 既往肺部疾病: 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这些炎症反复刺激肺部,容易导致细胞病变。
这些因素叠加作用,让一些人暴露在更高风险之中。我们没有办法改变遗传,但能通过调整环境和生活方式来降低其中一部分风险。
04 如何诊断肺癌?
- 影像学检查: 首选的是低剂量螺旋CT(LDCT),比传统X光能更早发现结节或异常影像。遇到复杂疑问时,还可以做MRI、增强CT等。
- 支气管镜检查: 医生通过一根细小软管,直接进入气道,可以看见肿瘤、取下一点组织做检验。
- 组织活检: 如果发现可疑病灶,最有说服力的方法是取得一小块病变组织,在显微镜下进行分析。从而明确诊断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
- 辅助检查: 包括PET-CT(判断有无远处转移)、常规抽血化验(评估身体状况)、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很多人害怕这些检查,其实大部分都属于无创或者微创,不必太过焦虑。早发现、早确诊,才有更多选择空间。
05 肺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肺癌,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方案,医生会根据肿瘤大小、分期、是否转移、个人体能状况等细致评估,然后推荐方案。
- 手术切除: 如果肿瘤较小、没有转移,直接手术切除是最佳选择。像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很多通过微创即可完成。
- 放射治疗: 适用于不能手术或者术后需要进一步控制肿瘤的患者,利用精准放疗最大限度杀死癌细胞。
- 化学治疗: 常用来缩小肿瘤体积、延缓进展,尤其对于晚期或者小细胞肺癌患者帮助较大。
- 靶向与免疫治疗: 如今部分患者可以接受靶向药物,直接攻击癌细胞的特异性靶点。免疫疗法则通过“唤醒”自身免疫系统来抗癌(Herbst, R.S. et al., 2018, "Immunotherapy in NSCLC", Nat Rev Clin Oncol) 。
- 综合治疗: 不少患者会串联多种方案,也就是医学上说的个体化综合治疗。
06 如何进行肺癌的日常管理?
- 定期检查: 高危人群(如50岁以上、长期吸烟、家族有肺癌史),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胸部CT。
- 均衡饮食: 多吃新鲜蔬果(如胡萝卜、十字花科蔬菜),丰富维生素C、E有助于修复肺部细胞。建议每日补充充足水分,避免暴饮暴食。
- 积极运动: 每周累积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增强肺部和免疫力。
- 远离二手烟品牌环境: 无论是否吸烟,减少二手烟和厨房油烟的接触对健康有好处。
- 心理调节: 保持乐观心态,面对可能的“复查焦虑”。家人支持、朋友陪伴、必要时心理咨询,都能帮助身心更好应对。
日常管理其实并不复杂,核心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自我“体检”,一旦有警示信号就及时咨询专业人士。
📚 参考文献
- Doll, R., & Peto, R. (1976). Mortality in relation to smoking: 20 years' observations on male British doctors. BMJ, 2(6051), 1525-1536.
- Schottenfeld, D., & Fraumeni, J.F. (Eds.). (2006).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3r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erbst, R.S., Morgensztern, D., & Boshoff, C. (2018). The b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15(9), 509-524.
- Mayo Clinic. (2023). Lung cancer – Symptoms and causes.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lung-cancer/symptoms-causes/syc-20374620
- Mayo Clinic. (2023). Lung cancer –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lung-cancer/diagnosis-treatment/drc-20374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