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传播者:揭开肺结核传播途径的神秘面纱
01 简单来讲,什么是肺结核?
你有没有遇到过身边某位朋友长时间咳嗽,总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其实,这背后有时候藏着一种古老但并未远去的疾病:肺结核。肺结核,医生一般称为“结核病”,主要是被结核分枝杆菌(一种细菌)感染后引起的肺部疾病。
在早期,这种疾病往往安静地潜伏,有时只有轻微的咳嗽或者不明显的乏力,但慢慢可能会变成持续的咳嗽、低热、盗汗甚至咳血。
造成肺结核的罪魁祸首,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它在人的肺部安“家”,并靠着空气传播;如果免疫力不够强,细菌就可能“趁虚而入”,逐步破坏肺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在不少国家,肺结核仍然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初期症状轻微,往往容易被忽略。
02 肺结核是如何悄悄传播的?
- 空气传播是主路 💨
肺结核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就是通过空气。比如,有位42岁的男性在办公室经常和同事一起开会。他患了活动性肺结核,每次咳嗽、说话时,细菌微粒就随飞沫漂浮在空气里。即使同事没有直接接触他,但只要呼吸到了带菌的空气,同样也有风险。 - 飞沫传播的作用
咳嗽、打喷嚏、甚至大声说话时,带有结核菌的微小飞沫能飘在空气中很长时间。一些科研数据显示,结核菌可以在空气中存活数小时(Fennelly et al., 2004)。所以在封闭、通风不好,或人多的地方,一旦有传染源,传播就更容易发生。 - 接触传播较罕见
虽然结核病主要靠空气传播,但如果手上沾有患者咳出的痰,又揉眼睛、抠鼻子,也有可能感染。只是,这并不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03 谁是肺结核的高危人群?
| 风险类别 | 典型举例 | 简要说明 |
|---|---|---|
| 免疫力低下人群 | 如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激素者、艾滋病毒感染者 | 身体防御能力弱,抵抗结核菌的能力较差 |
| 长期密切接触患者 | 家有结核病人、医务工作者 | 暴露在高浓度菌源环境,感染几率大 |
| 生活条件拥挤者 | 监狱、养老机构、流动人口聚集地 | 通风条件差,易造成集体暴发 |
| 营养不良者 | 有位17岁的学生,饮食不规律,半年后出现消瘦和持续咳嗽 | 营养不足让免疫力变差,为肺结核创造了机会 |
研究发现,慢性疾病和免疫抑制药物使用大大增加了染病风险(Lawn & Zumla, 2011)。所以,并非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抵抗力,健康状况不佳时,需要格外留心。
04 怎么预防肺结核的传播?
- 佩戴口罩的习惯🌫
在空气流通差、人员密集的场所,建议养成佩戴医用口罩的习惯。尤其在流感季节或身边有人出现久咳状况时更不能大意。 - 保持环境通风
家里或办公室,每天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即可显著降低空气中细菌浓度。 - 良好的个人卫生
回家后及时洗手,切勿随地吐痰。如果有人出现咳嗽、咳痰,不要随便留痰液在家中。 - 增强体质
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比如鸡蛋、瘦肉、豆制品、新鲜蔬果,这些都对提高免疫力有好处。 - B型卡介苗疫苗接种
目前新生儿普遍接种,可明显减少儿童重症结核病的风险。
05 早发现和早治疗有多重要?
其实,肺结核并不是无法治愈的疾病,不过,越早发现越有助于效果。比如,有位34岁的女性,起初只有偶尔夜里低烧,一时没放在心上。结果三个月后咳嗽不停,才去医院检查。实际上,越早去医院做结核菌检查和拍片,越能阻断传播、缩短康复期。
- 持续两周以上的咳嗽或咳痰
- 发热、盗汗,且没有其他原因
- 体重无意减轻,或有咳血情况
早治疗不但能自己早日恢复健康,也能减少传染给身边人的机会(Saunders & Evans, 2011)。这种责任,其实和守护家人一样重要。
06 公众意识与社会责任
很多人以为肺结核已是“昨天的病”,其实它仍然在生活的角落悄悄传播。公共场所加强宣传,学校和单位定期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有助于大家认识风险。
- 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不以偏见看待患者
- 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劝导身边人就诊
- 发现密切接触病人后应按医生建议接受检查和必要处理
参考文献
- Fennelly, K. P., Martyny, J. W., Fulton, K. E., Orme, I. M., Cave, D. M., & Heifets, L. B. (2004). Cough-generated aerosol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 new method to study infectious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169(5), 604-609.
- Lawn, S. D., & Zumla, A. I. (2011). Tuberculosis. The Lancet, 378(9785), 57–72.
- Saunders, M. J., & Evans, C. A. (2011). Fighting poverty to prevent tuberculosis.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11(6), 394-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