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攻克乳腺癌:免疫治疗的新篇章

  • 190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攻克乳腺癌:免疫治疗的新篇章封面图

攻克乳腺癌:免疫治疗的新篇章

01 乳腺癌是什么?现状与影响

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听过乳腺癌这个名字。它常常让人担心,有时甚至觉得遥不可及。可实际上,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肿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的报告,每年新增病例超过200万,发病人群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

乳腺癌的出现,与遗传、生活方式、环境和激素变化都有关。女性一生中,乳腺组织需要忍受荷尔蒙的涨跌,这就像每天经历潮起潮落。有的人家族中有人得过乳腺癌,风险也会高一些。而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压力、较少运动,同样是推高风险的重要推手(Sung et al., 2021, CA Cancer J Clin)。
👀 案例一: 32岁的王女士,平时工作压力大,应酬多,体检查出乳腺结节,经进一步检查被确诊为早期乳腺癌。她并没有家族史,这让她和家人都非常困惑。
这提醒我们,不良生活习惯一样会增加患病的可能。

02 免疫治疗如何工作?和传统疗法有啥不一样?

传统治疗乳腺癌的方法,像是手术、放疗和化疗,简单来说就是切除、杀伤异常细胞。免疫治疗则有点像帮自己的身体装上了一套“智能安保系统”,让免疫细胞自己去识别和清除癌细胞(Robert, 2020, N Engl J Med)。

它主要通过增强人体的免疫反应,让自身体内的T细胞(免疫卫士),发现并攻击异常的细胞。和化疗相比,免疫治疗对正常细胞的损伤相对较小。患者有时不需要承受太多脱发或恶心的副作用。
常见的免疫治疗类型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过继性细胞治疗等。从2014年起,这一疗法在黑色素瘤和肺癌领域展现出惊人的效果,而现在正在向乳腺癌等更多肿瘤拓展。
方式原理适用情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解除癌细胞“伪装”,激活免疫攻击 三阴性乳腺癌为主
肿瘤疫苗 诱导免疫系统产生特异反应 部分临床研究阶段
过继性细胞治疗 培养并回输个人T细胞 试验研究,部分高风险病例

03 哪些乳腺癌适合免疫治疗?

医学界发现,乳腺癌其实有好几种“类型”。三阴性乳腺癌,听起来有些拗口,它指的是一种没有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HER2蛋白表达的亚型。这类肿瘤更为“顽固”,对传统化疗的反应有限。然而,从临床实践看,三阴性乳腺癌恰恰是免疫治疗受益最明显的一个类型(Schmid et al., 2018, N Engl J Med)。

除此之外,一部分HER2阳性乳腺癌以及部分激素受体阴性肿瘤,也开始在研究中尝试免疫药物。需要指出,目前免疫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并不像感冒药一样“通用”。医生会依据分子分型、肿瘤表达的相关标志物还有个人健康状况来判断适应性。

🤔 案例二: 48岁的张女士因三阴性乳腺癌转移,经评估后参与免疫治疗临床试验,半年后来院复查,肿瘤明显缩小。
说明对部分患者来说,免疫疗法确实值得尝试。

04 最新进展:临床研究带来哪些新希望?

随着免疫治疗技术不断升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希望不断提高。近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KEYNOTE-355研究显示,对于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免疫药物pembrolizumab联合化疗比单纯化疗更能延长无进展生存期(Schmid et al., 2020, N Engl J Med)。有些患者甚至实现了“肿瘤消失”,进入长期缓解阶段。

研究名治疗组合主要结论
KEYNOTE-355 化疗+PD-1抑制剂 显著提高生存率
IMpassion130 化疗+PD-L1抑制剂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效果更好
NBC-BFStudy 肿瘤疫苗 部分出现肿瘤缩小
特别要说明的是,不同病人反应不一,并非每位患者都能获得巨大受益。但免疫治疗确实让“没有选择”的群体看到了新一线曙光。

05 免疫治疗还在哪些地方需要进步?

虽然看起来很美好,免疫治疗在实际应用中依然有不少挑战。例如有些患者会出现“耐药”,免疫细胞逐步失去警觉,甚至还可能引发免疫攻击正常细胞的问题(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此外,如何让每位患者都能享受到“定制化”的免疫策略,目前还需要更多科研和临床试验数据。

🔬 专家观点: “免疫治疗不是万能钥匙。如何鉴别高风险人群和突破耐药屏障,是未来10年研究的焦点。”
—— 摘自Robert, C., 2020,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06 患者要怎么做?与医生怎么沟通?

当听到乳腺癌诊断,很多人都难免焦虑。一旦考虑免疫治疗,首先建议详细询问自己属于哪一类乳腺癌、肿瘤的分子特征,是否有临床试验或获批药物可以选择。

在实际沟通过程中,一些信息点可以提前准备:
  • 肿瘤的具体分型(例如三阴性、HER2阳性等)。
  • 是否检测过PD-L1、TMB等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
  • 目前身体状况和以往治疗反应。
  • 有无机会参与临床试验,或申请最新上市药物。
治疗期间,有些副作用如皮疹、关节酸痛、轻度乏力是可以自我感知的;如出现严重症状(高烧、明显气促、持续腹泻),要立即向医生反映,及时就诊。任何新方案都建议和专业肿瘤科团队沟通,切勿盲目跟风。

💡 小贴士:
有助健康的饮食建议表:
食物名称 具体功效 食用建议
豆制品 含植物雌激素辅助激素平衡 每周可安排2-3次
西蓝花 丰富抗氧化物保护细胞 作为日常绿色蔬菜选择
三文鱼 含不饱和脂肪酸支持免疫功能 建议每周1-2次
蓝莓 富含花青素有助减少细胞损伤 搭配早餐或零食适量摄入
说起来,乳腺癌和免疫治疗就像是在与病魔打持久战。幸运的是,医学进步让我们有了更多选择,也让越来越多的患者收获希望。最关键的是,在面对疾病时,别害怕深入了解新治疗方法,和医生多沟通。每一次主动,都是为自己增添一份安全感。乳腺健康值得用心守护,你的每一步都算数。

参考文献

  •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 L., Laversanne, M., Soerjomataram, I., Jemal, A., & Bray, F. (2021).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71(3), 209-249. https://doi.org/10.3322/caac.21660
  • Schmid, P., Adams, S., Rugo, H. S., Schneeweiss, A., Barrios, C. H., et al. (2018). Atezolizumab and Nab-Paclitaxel in Advanced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9(22), 2108-2121. https://doi.org/10.1056/NEJMoa1809615
  • Schmid, P., Cortes, J., Pusztai, L., McArthur, H., Kummel, S., et al. (2020). Pembrolizumab for Early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2(9), 810-821. https://doi.org/10.1056/NEJMoa1910549
  • Robert, C. (2020). A decade of 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s in cancer therapy.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2(17), 1637-1648. https://doi.org/10.1056/NEJMra191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