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你必须知道的健康信息
01 什么是乳腺癌?影响有哪些
平常与朋友外出或和家人聊天时,很多人提到乳腺癌都会觉得这只是中老年女性才需要担心的事。实际上,这种疾病在女性一生中都可能出现。乳腺癌是乳腺组织里的某些细胞“走岔了路”,开始无序生长(形成肿瘤),如果未及时处理,有可能影响身体其他部位。
现在医学数据显示,全球每8-12位女性中,就有1人一生面临乳腺癌风险。除了女性,男性也有罹患乳腺癌的可能,只是概率相对极低。多数人的乳腺癌都是在40岁以后出现,不过也有更年轻的病例。
一开始,这些变化可能只是体内的“小风波”,对生活没什么影响。但如果癌细胞继续扩散,后来则可能带来乳房、淋巴结、骨骼甚至肺部等多部位的不适及功能障碍。及早识别、科学就医,是影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数据参考: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4)
02 乳腺癌的早期信号别忽视
- 轻微肿块:有些人洗澡或摸到乳房时会发现硬结,不过刚开始通常没有疼痛感,也许只是偶尔能摸到。
- 皮肤变化:和以前相比,乳乳皮肤表面偶尔会变得略微凹陷,外观看去像是橘皮一样。
- 乳头异常分泌:乳头突然有分泌物流出,尤其是带血的分泌物,即使量很少,别掉以轻心。
- 乳房形状变化:某一侧乳房轻度肿胀,或边缘不如之前平滑,也值得关注。
03 是什么引发乳腺癌?
很多人都会好奇: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才会得乳腺癌?其实,这和"错误"关系不大,而是多种因素合在一起产生了影响:
- 年龄因素:年龄越大,乳腺细胞出错的机会就越高,40岁以后风险逐渐上升(WHO, 2024)。
- 遗传和家族史:如果母亲、姐妹等直系亲属曾患乳腺癌,风险也会增加。部分患者携带如 BRCA1/2 等特殊基因改变,这些人可能需要额外监测。
- 激素水平变化:月经初潮早、停经晚、未育或首次怀孕较晚,都是高雌激素暴露时间长的表现,风险也相应增加。
- 生活方式习惯:肥胖、缺乏运动、经常饮酒,会让体内环境偏向肿瘤易生长的状态。
- 其他因素:长期接受大剂量辐射、部分恶性腺体疾病史,也会增加可能。
有研究指出,大约一半以上的乳腺癌患者其实找不到特别明显的诱因(WHO, 2024)。简单说来,绝大多数女性都不属于“自己导致的风险”,而更像是体内微小变化的偶发结果。
04 乳腺癌是怎么确诊的?
很多人对医院的检查步骤感到迷惑甚至焦虑。其实医生会一步步仔细排查,只为确定是否恶性,以及肿瘤发展到哪一阶段。核心程序如下:
- 乳腺超声/钼靶X线:通过B超或者专门的X光筛查肿块的性状,包括大小、边界、钙化情况,对年轻女性尤为常用。
- 血液检查:采集血样,检测常规项目及一些特定肿瘤标志物。不过单靠血液检查并不能确诊。
- 组织活检:用一根细针或小针刀取一点点可疑组织,在显微镜下分析。如果发现异常细胞,就可以确诊。
- 分期评估:根据肿瘤的大小、是否累及淋巴结、有没有转移到远处,来确定分期,指导后续治疗选择。
实际上,医生会根据临床需要,不断调整检查内容。有些患者还需做心脏彩超或者更详细的影像学检查,主要目的是评估身体承受治疗的能力。
疑似症状一经发现,去正规专科医院可以更好定位问题。
05 乳腺癌主要有哪些治疗方法?
一旦明确诊断,医生会根据肿瘤的类型和分期,为每个人量身定制治疗方案。简单来说,乳腺癌治疗“组合拳”主要包括这几种方式:
- 手术治疗:包括保乳手术(只切掉肿瘤)或者全乳切除术等,偶尔也会切除附近的淋巴结来看有没有扩散。
- 放射治疗:用高能射线针对残留微小癌细胞,减少复发概率。尤其术后或有复发高风险时用得较多。
- 药物治疗:包含化疗、激素疗法、靶向药物等。根据肿瘤的“分子类型”决定选哪种药物,以及联合用药还是单独用药。
每个方法都有不同的适应证和副作用。例如,有些乳腺癌对激素特别敏感,用激素药物效果就很好。对于激素不敏感或者特殊分子类型,医生会选择化疗或靶向药。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恶心、脱发、感染风险增高等副反应,但多数都能通过对症处理改善。
有研究表明,多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比单独使用效果更好(Giuliano et al., 2021)。
06 患者如何管理健康?实用建议
乳腺癌这一“特殊小麻烦”并不意味着生活质量一定下降,下面这些实用做法对维护恢复和健康都有帮助——
- 新鲜蔬果: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帮助增强免疫力。建议每天至少两种颜色的蔬果搭配进餐。
- 豆类食物:如黄豆、黑豆等,富含植物蛋白,有助于组织修复。建议一周可以吃2-3次。
- 鱼类:深海鱼含有丰富的Ω-3脂肪酸,对缓解炎症、维持心脑功能有好处,每周吃1-2次很不错。
- 适度活动:不必太剧烈,每天散步半小时或轻度家务,有益于身体恢复和心情稳定。
- 定期复查:按医生建议定期回医院做乳腺和整体健康检查,有疑问随时反馈。
- 心理关怀:与亲友、专业人士保持沟通,遇到情绪波动或者压力时,主动寻求心理支持。
参考文献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4). Breast cancer: Key fact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breast-cancer
- Giuliano, A. E., Connolly, J. L., Edge, S. B., Mittendorf, E. A., Rugo, H. S., Solin, L. J., ... & Hortobagyi, G. N. (2021). Breast Cancer—Major changes in the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eighth edition cancer staging manual.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67(4), 290–303.
-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22). Breast Cancer Treatment (Adult) (PDQ®)–Patient Versi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ancer.gov/types/breast/patient/breast-treatment-p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