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梗阻: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01 什么是急性肠梗阻?
有时候,肠道就像城市里的一条交通要道。如果突然堵住了,无论是食物、气体还是液体,都无法顺利通过,这种情况就是急性肠梗阻。它会让肚子里的“交通”陷入瘫痪,内容物出不去,肠道本身也可能受伤。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后果不小,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急性肠梗阻是一种急症。如出现腹部持续涨痛、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应尽快就医。
02 急性肠梗阻的常见临床表现
症状类别 | 早期表现 | 明显警示 |
---|---|---|
腹部不适 | 轻微腹胀、偶尔腹痛 | 持续性剧烈腹痛、腹部明显胀大 |
消化问题 | 偶有恶心、轻微食欲减退 | 频繁呕吐(甚至呕吐物有粪臭)、食欲完全消失 |
排泄改变 | 排便间隔变长、偶有排气减少 | 完全排不出气和便,肚子越来越鼓 |
🧑⚕️ 比如有位45岁的男性,近两天本来只是偶尔肚子胀,晚上还觉着不算啥;但第二天开始,腹痛剧烈,吐了两次,整个人都没什么力气。妻子一看不对,立刻送去医院,发现原来是肠道堵住了。这说明,早期可能容易被忽略,但症状一旦加重,拖不得。
03 急性肠梗阻的风险因素分析
- ① 肠道粘连:手术后或腹腔感染、炎症后容易出现纤维组织拉扯肠管,这是成年人肠梗阻最常见原因。粘连就像肠子间“打了死结”,让原本该通畅的通道变得狭窄甚至完全堵死。
- ② 肿瘤:结肠癌等肿瘤可直接阻塞肠道。中国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数据显示,肠梗阻患者中部分就是因为肿瘤导致的(Siegel et al., 2020)。
- ③ 肠套叠、扭转:胃肠本身的解剖结构问题,有时会因运动、体位变化或疾病突然发生扭转。本就脆弱的肠壁,如果被绞住容易发生坏死。
- ④ 年龄因素:老年人肠道功能减弱,本身更易出现梗阻,尤其是高龄卧床者。
- ⑤ 先天性疾病或炎症:婴幼儿常因先天发育异常或者腹部感染,导致梗阻。成人中也偶有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出现肠腔变窄。
🔢 研究显示,胃肠道手术后的患者,5年内发生肠粘连致梗阻的风险接近15%(ten Broek et al., 2013)。这提醒术后人群要格外注意腹部信号。
04 如何通过物理检查诊断急性肠梗阻
- 腹部触诊:医生会用手轻压腹部,判断硬度和压痛区域,有时能摸到肿块或“气肠型”的鼓胀感。
- 叩诊:用手指轻敲腹壁,比较“气鼓鼓”或“水鼓鼓”不同部位的声音,帮助确认肠道内是积气还是积液。
- 听诊:听肠道蠕动音。早期肠鸣音增强,晚期因肠道功能衰竭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
📋 光凭体检还不够,临床上会进一步通过腹部X光、CT等影像学手段确认梗阻部位和类型。如果发现疑似肠梗阻,及早就诊、检查很重要。
05 急性肠梗阻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保守治疗
- 禁食,让肠道“休息”。
- 补液,预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 胃肠减压,有时需通过胃管排放肠内容物,减轻压力。
手术干预
- 复杂或严重的梗阻需要手术解除堵塞(如切除肿瘤、解开粘连等)。
- 部分肠坏死时,要及时切除坏死肠段,避免炎症扩散。
医生会根据体检、影像结果和患者全身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手术并非每个人都需要,早发现、早处理,大部分患者可顺利康复。
06 预防急性肠梗阻的生活建议
推荐食物/习惯 | 具体益处 | 日常建议 |
---|---|---|
粗粮(燕麦、糙米) | 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通畅 | 建议每天餐食中加入1~2种粗粮,慢慢适应,不必顿时全替换 |
新鲜蔬菜水果 | 补充膳食纤维,增强肠道活力 | 每餐有蔬菜,每天至少一份水果 |
积极运动 | 促进肠道血液循环和功能恢复 | 散步、慢跑、体操等都适合,动作不需太激烈 |
定期体检 | 早发现肠道问题,主动筛查风险 | 如有腹部手术史或40岁以上,建议每2年做一次腹部相关检查 |
日常生活适度调整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及久坐不动,帮助肠道维持自然节奏。其实,身体的许多“小信号”都反映着健康状况,别忽视突然的持续腹胀或排泄改变。有腹部手术史的人更要留心不明腹痛的变化。如果症状持续时间长或明显加重,应及时就医。
关键参考文献
- Siegel, R. L., Miller, K. D., & Jemal, A. (2020). Cancer statistics, 2020.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70(1), 7-30. https://doi.org/10.3322/caac.21590
- ten Broek, R. P. G., Issa, Y., van Santbrink, E. J., Bouvy, N. D., Kruitwagen, R. F., Jeekel, J., ... & van Goor, H. (2013). Burden of adhesions in abdominal and pelvic surgery: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nalysis. BMJ, 347, f5588. https://doi.org/10.1136/bmj.f5588
- Sia, J., & Kong, J. C. (2022).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use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7(5), 396-404. https://doi.org/10.1016/S2468-1253(21)00412-1
(上述文献均可在 PubMed 或 Google Scholar 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