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气胸初现,有备无患:紧急处理全解析

  • 17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气胸初现,有备无患:紧急处理全解析封面图

气胸初现,有备无患:紧急处理全解析

01  什么是气胸?

生活中,有时胸口会突然一紧,呼吸像是卡了一下。这时很少有人会联想到“气胸”——这个在急诊室不罕见的情况。简单来说,气胸是指本应密闭的胸腔出现了空气,结果肺部被挤压,出现塌陷。
正常的肺部像气球一样撑在胸腔里,气胸就像气球突然漏气,原本圆滚鼓胀的一部分突然瘪了下去。空气跑进本该没有空气的地方,会让肺部无法正常扩张,呼吸变得费劲。

💡 气胸不是日常的小毛病,一旦发生,需要懂得初步识别和处理。

02  警惕这些症状:气胸来的信号

  • 胸部轻微不适
    有些人刚开始只是觉得胸口闷、有点胀,仿佛刚做完剧烈运动——但其实此时气胸已悄然发生。
  • 偶发性呼吸不畅
    某位23岁的男生,最近因晚上长时间玩电脑,突然一阵深呼吸后胸口剧痛,不过大约十分钟后才渐渐缓解。这种偶尔发生的呼吸不适,不少年轻人会以为只是“岔气”。
  • 持续加重的胸痛
    有的人可能会进入第二阶段——胸口针扎般的痛感持续,疼痛甚至放射到背部,让人坐立不安。
  • 明显的呼吸急促和干咳
    如果出现呼吸越来越急促、伴随干咳,很难深呼吸,这时就要格外警醒。
🔍 遇到上述症状,不要犹豫,及时告知身边人,并尽快前往医院!

03  严重后果:为什么气胸必须紧急应对?

气胸带来的首要危险是肺部无法完全打开,进而导致血氧下降。严重气胸情况下,空气大量进入胸腔,形成“张力性气胸”,肺脏被更多挤压,甚至会把心脏也逼向一旁,心跳和血压都可能紊乱。

研究数据表明,急性张力性气胸如果不即刻处理,死亡率可迅速升高(Sahn, S.A., & Heffner, J.E., 2000)。中年女性李阿姨,曾因气胸未得到及时救治,短短几分钟出现了意识模糊和面色发紫。情况越拖越久,抢救起来就越复杂。

🚨 别把短暂的不适误认为是“小毛病”。严重气胸可危及生命,越早救治,风险越小。
并发症 导致的后果
低血氧 头晕、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循环障碍 血压下降、休克等风险
心脏受压 心律不齐、心跳骤停

04  急救时刻:气胸紧急处理怎么做?

当怀疑自己或他人出现气胸时,首要是就地休息,减少活动。活动越剧烈,空气渗漏可能越严重。接下来的步骤如下:

  1. 保持通风和体位
    尽量半卧位休息,解开紧衣,保证呼吸道通畅。避免平躺,防止呼吸更困难。
  2. 立即呼叫救援
    拨打120急救电话,清楚说明“怀疑气胸”,便于急救人员准备专用设备。
  3. 医院紧急处置
    医务人员会根据评估选择气胸穿刺(用粗针将空气放出)或胸腔引流(插入软管持续排气),快速缓解肺部压力。
⚕️ 民间偏方或自行按摩无助于缓解气胸,只会拖延救治时机。
紧急处理方式 适用情况
胸腔穿刺减压 突发张力性气胸,现场急救
胸腔闭式引流 医院环境下持续大量气胸

05  术后怎么护理才最安心?

紧急救治后,气胸患者并不是立即“万事大吉”。后续护理同样关键。护理目标只有一个——防止病情反复和并发症出现。

  • 密切观察呼吸和心率
    护士会连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忽然变浅,第一时间报告医生处理。
  • 复查胸部影像
    治疗后一般24小时内会做胸部X光,确认气体是否被完全排尽,肺部有没有再次塌陷的迹象。
  • 活动逐步恢复
    不要着急恢复剧烈运动,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通常医生会告知具体的康复时间表。
👀 冷静观察小细节,发现异常及时询问医护人员,胜过自行猜测。

06  三招预防气胸卷土重来

气胸虽然来得突然,但预防措施并不复杂。很多日常的小习惯,可以大大降低再发风险。比如下面这些方式,简单实用、科学有效。

习惯 做法建议 帮助说明
戒烟 完全戒烟,远离二手烟 减少肺部损伤(引用:Bense et al., 1987)
定期体检 每年一次胸部X光或CT检查 早发现肺部异常
日常饮食推荐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适量摄入蛋白质 帮助肺部组织修复
科学锻炼 以慢走、瑜伽等为主,避免剧烈运动 预防因压力骤变导致复发
🏃‍♂️ 刚手术后的前三个月,活动量由少到多,切忌“拼命三郎”式的运动。
🍏 食疗方面可以尝试:
苹果 + 增补维生素C + 每日1-2个新鲜苹果
牛奶 + 补充蛋白质 + 每天一杯有助组织恢复
菠菜 + 丰富抗氧化物 + 热拌或炖煮,保护呼吸上皮
🏥 如果短期内再次出现胸闷或胸痛,最好第一时间去正规的有胸外科的医院。

07  致病机理与最大的危险在哪里?

气胸往往发生在两类人群:一是瘦高的年轻男性,二是有慢性肺疾病的中老年。研究发现,吸烟明显增加自发性气胸的发病率(Bense et al., 1987)。某些先天性结构,比如肺大疱,也容易诱发气体泄漏。在某些病例中,剧烈咳嗽、用力排便、激烈运动也能突然触发肺部破裂。

🔬 数据提及:约50%的自发性气胸有反复发作风险,尤其在前6个月(Tschopp et al., 2006)。
  1. 吸烟史——烟草让肺组织老化变脆
  2. 遗传家族史——部分先天体质会增加风险
  3. 高度紧张活动——如高空跳伞、激烈力量运动
  4. 反复支气管或肺部炎症——让肺部结构更容易受损
☝️ 这些风险是导致气胸的“助推器”,但日常生活中适当规避,就能减少发作机会。

最后的话

气胸出现时,许多人第一反应其实是慌乱和疑惑。其实,只要提前了解关键信号,学会正确应对,大多数气胸都能得到妥善处理。
如果你或家人曾经有气胸史,别慌张,关注健康习惯和复查,往往能将“复发”挡在门外。日子一样能正常生活,也不用为意外过度担忧——了解多一点,安全多一分。

参考文献

  1. Sahn, S.A., & Heffner, J.E. (2000).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42(12), 868-874. https://doi.org/10.1056/NEJM200003233421207
  2. Bense, L., Eklund, G., & Wiman, L.G. (1987). Smoking and the increased risk of contracting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Chest, 92(6), 1009-1012. https://doi.org/10.1378/chest.92.6.1009
  3. Tschopp, J.M., Rami-Porta, R., Noppen, M., & Astoul, P. (2006). Management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State of the art. 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28(3), 637-650. https://doi.org/10.1183/09031936.06.0002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