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哮喘危机:急性发作的应对策略
01 🧩认识支气管哮喘及其急性发作
生活中,有些人一到换季或者遇上花粉天,呼吸就觉得不太顺畅,有时候还得随身带着吸入药。这种情形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并不罕见。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属于慢性呼吸道疾病,通常伴有气道炎症和可逆性气流受限。它最大的麻烦,就是时不时突然“发作”、让人喘不过气,像是呼吸道突然之间收紧,仿佛空气“通道”越收越窄。
哮喘急性发作,不分年纪,既可能发生在淘气的孩子身上,也会困扰上班族。急性期常常因某些因素突然刺激,“小麻烦”变成大危机。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出现严重缺氧,甚至威胁生命。
那么,哮喘发作是怎么“闹”起来的?平常又怎样才能提前发觉和应对?一步一步来看。
02 🌱急性发作的常见诱因
- 1. 各类过敏原
花粉、灰尘、宠物毛发等,很多哮喘朋友一旦接触就容易发病。例如,一位32岁的女性,在家打扫卫生、吸入灰尘后,凌晨突发呼吸困难,紧急使用吸入药后好转。这提醒我们,室内清洁和通风也非常关键。 - 2. 感染因素
呼吸道病毒、细菌感染也是哮喘加重的常见原因。特别是在流感高发季,不少患者感冒后咳嗽、喘息都比平常厉害。 - 3. 气候和环境变化
冷空气、雾霾天气经常引起空气质量下降,也“考验”着呼吸道防线。比方说,气温骤降那天,有些患儿夜里就会咳嗽加重,甚至喘得坐不住。 - 4. 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
有时跑步、做体力活,或者情绪紧张也会突然出现典型哮喘表现。这种“运动诱发型”发作,特别要留心青少年人群。
Tips ✏️ 了解诱因,有助于有针对性地规避高风险场景。
03 🚨急性发作时的症状表现
| 早期、轻微信号 | 急性、明显症状 |
|---|---|
|
|
别忽视 :有些人哮喘急性发作进展非常快,尤其是小孩或老年人。出现持续喘息、呼吸困难时,不要等到症状缓解才处理。
04 🛟自我管理与家庭应急准备
- 随身携带「急救药物」
常用的短效吸入性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剂),在医生指导下,学会自己正确使用。 - 个人应急计划
建议与医生一起制定「哮喘行动计划」。内容涵盖何时用药、如何评估症状、情况恶化时的联系方式和医院路线。 - 家庭成员一同参与
让家人知道你可能的发作表现和应急步骤,尤其儿童患者家长要掌握急救药物的正确用法。
⚠️提醒 :吸入药物对哮喘发作极为重要,不会使用或使用方法不对,很难有效缓解症状(Reddel et al., 2015)。
应急行动小表
| 出现轻微喘息 | 立即吸入1~2次急救药物 |
| 10-15分钟仍未缓解 | 再次吸入药物,通知家人 |
| 持续恶化/说话困难 | 立即就医 |
05 ⚕️专业医疗的干预措施
其实,有些哮喘急性发作自行缓解有限,需要专业干预。
常见干预方式包括:
- 1. 吸入性药物加量
医生可能会让患者多次或高剂量使用短效吸入药物,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加用雾化吸入。 - 2. 系统性激素治疗
对于中度到重度发作,口服或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可以快速减轻气道炎症。 - 3. 氧气吸入、辅助通气
如果供氧不足,有时需要吸氧,严重时用上无创或有创通气支持生命体征。 - 4. 住院监护
情况危重的患者(如言语困难、血氧明显下降)需住院密切观察。
美国胸科学会建议,一旦常规家庭药物无法缓解症状,最好第一时间前往有呼吸专科的医院(GINA Guidelines, 2023)。
要小心 :有的患者不重视症状加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增加并发症风险。
06 🍀长期管理与健康生活方式
长期管理,是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最有效的办法。最主要的方面包括:
- 定期随访,调整用药
患者定期复诊,医生可以根据病情调整吸入或口服维护药物,既能减少急性发作,又避免药物副作用。 - 监测自身状态
可使用肺功能仪(峰流速仪),记录平常的肺功能变化,帮助及时察觉异样。 - 健康的饮食习惯
举例:新鲜蔬果(如蓝莓、菠菜)富含抗氧化物,有助于减缓气道炎症。
🫛 建议: 每天吃2~3种不同的蔬果,多样搭配更有益。
坚果类(如核桃、杏仁)中的脂肪酸有助于呼吸道维护。
建议: 每日一小把(约20g),不宜过量。 - 规律运动、避免肥胖
肥胖已被证实增加哮喘发作风险(Granell et al., 2014)。适度锻炼不仅能改善肺功能,还能帮助情绪调节。
建议: 每周保持3次30分钟上下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游泳、瑜伽等。
最后小结 :日常良好的习惯、遵循医嘱加上定期监测,能显著降低急性发作概率,也帮助整体生活质量提升。
07 📚参考文献(APA格式)
- Reddel, H. K., Taylor, D. R., Bateman, E. D., Boulet, L. P., Boushey, H. A., Busse, W. W., ... & Wenzel, S. E. (2015). An Official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Statement: Asthma Control and Exacerb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180(1), 59–99. https://doi.org/10.1164/rccm.200801-060ST
-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 (2023).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https://ginasthma.org/
- Granell, R., Henderson, A. J., Evans, D. M., & Davey Smith, G. (2014). Effects of BMI, fat mass, and lean mass on asthma in childhood: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PLoS Med, 11(7), e1001669.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med.10016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