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肺部迷雾:肺栓塞的诊断标准揭秘
01 简单说说:肺栓塞是什么?
有时候,一些原本属于身体其他部位的小血块会突然跑到肺部,就像马路上突然闯入的一辆卡车,堵在了运输的要道上。这种情况医学上叫做“肺栓塞”。简单来讲,肺栓塞就是肺动脉被血栓(血块)堵住,导致血液流通受阻。
这种血块通常起源于腿部深处的静脉,随后顺着血流来到肺部。如果堵得严重点,肺部的氧气供应会受到严重影响,对全身健康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02 注意这些信号:肺栓塞的早期症状
其实,肺栓塞早期很容易被忽略。有人刚开始只是偶尔觉得喘不上气,或者偶尔有点胸闷,和爬楼感一样。
举个例子:有位36岁的女士,平时健康,近期长时间乘坐飞机回国,下飞机后三天偶尔感到轻微呼吸急促,没有其他异常。结果没太注意,出现持续性的胸痛后才就医。从她身上可以看出,初期症状往往不典型。
症状 | 常见表现 |
---|---|
轻微气短 | 活动后偶感呼吸费劲 |
偶有胸闷 | 没有明显的诱因、断断续续 |
乏力 | 无力、稍微休息便缓解 |
03 为何重视?肺栓塞诊断的意义
肺部堵塞一点点,看上去也许没什么,但它可能让身体像是被掐住了气管。
如果不早点发现,肺部缺氧会传导到心脏,增加心脏负担。研究显示,急性肺栓塞如果不及时处理,24小时内死亡率可达11%[1]。
比较令人头疼的是,该病的早期症状常常被误认为是普通的劳累、慢性咳嗽等,错过黄金抢救期。
及时、准确的诊断,不仅关系到病人的生死,也直接影响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
04 医生怎么看?肺栓塞的临床诊断标准
- 1. 病史分析
包括近期有无长时间卧床、手术、怀孕、深静脉血栓史等。
例:一位68岁男士,因股骨骨折卧床,数天后突发持续胸痛,这类病史容易让医生怀疑肺栓塞。 - 2. 体检发现
可能有呼吸频率增快、心率变快、血压下降等,不过这些体征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 - 3. 辅助检查
实验室可以查D-二聚体(高时提示血栓风险增加),但不是确诊标准。
血气分析可发现氧饱和度降低,部分人会轻微发绀(口唇略青)。
评分项目(Wells评分) | 加分值 |
---|---|
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 | +3 |
肺栓塞其他诊断可能性小 | +3 |
心率大于100/分 | +1.5 |
三日内手术/卧床 | +1.5 |
肿瘤病史 | +1 |
05 关键一步:影像学检查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作用
当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影像学检查。现在,CT肺动脉造影(CTPA)被公认是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只需短时间内静脉注射造影剂,就能清楚显示血管内有无血块。
其实,有些患者因肾功能问题不适合CT造影,可选择通气灌注扫描(V/Q scan)。部分较小的血栓可能通过超声心动图间接反映,但这种方法更适用于危重患者初步筛查。
- CTPA:最常用、最直观的影像学确诊办法。
- V/Q扫描:用于造影剂过敏或孕妇等特殊人群。
- 超声心动图:用于发现心脏压力变化,辅助判断。
06 后续怎么做?肺栓塞的管理与预防
肺栓塞确诊后,合理治疗和科学预防并重,这样才能减少并发症和复发。
管理通常包括:
- 抗凝药物治疗(如华法林、肝素),防止血栓增大或新发
- 重症时可采用溶栓或导管清除
- 个别可需植入下腔静脉过滤器
日常建议 | 好处 |
---|---|
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 | 有助提高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概率 |
多喝水 | 帮助稀释血液,减少血液黏稠度 |
新鲜蔬菜、水果 | 富含抗氧化物、维生素,对血管健康有益 |
保持健康体重 | 减轻身体负担,有利于心血管系统 |
其实肺栓塞可防可控,不需要特别恐惧,合理饮食、充分活动,定期随访,才能把健康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一旦发现自己有高风险因素或可疑症状,主动就诊、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与危险因素,会大大提升诊断效率与准确性。
07 参考文献
- Goldhaber, S. Z., & Bounameaux, H. (2012). Pulmonary embolism and deep vein thrombosis. Lancet, 379(9828), 1835-1846.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1)61904-1
- Konstantinides, S. V., Meyer, G., Becattini, C., et al. (2019). 2019 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ER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41(4), 543-603. 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z405
- Kearon, C., Akl, E. A., Ornelas, J., et al. (2016). Antithrombotic therapy for VTE disease: CHEST guideline and expert panel report. Chest, 149(2), 315-352. https://doi.org/10.1016/j.chest.2015.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