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气息:揭开鼻窦疾病与嗅觉减退的神秘面纱
01 鼻窦到底是什么?它们干哪些活儿 🤔
鼻窦这名字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们就藏在面颊、眉毛、鼻梁周围的骨头里。简单来说,鼻窦就像面部里的“小空房”,平时有气体填充。走在冬天的大街上,感受到冷空气进到鼻腔,就是鼻窦在帮忙调节。
除了参与呼吸,鼻窦还起着多项不为人知的角色:
功能 | 通俗说明 |
---|---|
呼吸调节 | 让吸入的空气更“温柔”,不至于刺激气道 |
嗅觉参与 | 空气通过鼻窦,带上气味分子碰到嗅觉神经 |
减轻头颅重量 | 有点像给头骨“减负”,不然脑袋太沉 |
帮助共鸣 | 让咱们的声音听起来更圆润 |
局部免疫 | 能分泌一些“防护因子”,抵御细菌病毒 |
02 鼻窦出状况,往往都有哪些信号?
一些人觉得嗅觉变迟钝,只是偶尔出现、持续不长。一位18岁男生,每次考前压力大时,发现鼻子有点闷,闻香水也不如以前灵敏。大部分时间挺正常,容易被忽视。
鼻窦疾病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 慢性鼻窦炎:头脸部总是闷沉沉,出门呼吸冷空气时更明显。出现黄绿色鼻涕、晨起口臭,经常有粘痰感。
- 鼻息肉:有时鼻涕里混着豆腐渣样的“小颗粒”,打喷嚏时更严重。鼻腔有团块堵住的感觉。
- 急性鼻窦炎:突然爆发,出现局部肿胀、剧烈头痛,嗅觉像“断了电”一样彻底失灵,不仅闻不到饭菜香味,有的人甚至连刺激性气味都感受不到。
03 为什么鼻窦疾病会让我们“闻不到世界”?
嗅觉减退,看起来只是一个小问题,但搞明白背后的工作原理,对预防还是很有帮助的。
- 物理阻隔:鼻窦发炎或长息肉时,鼻腔变窄,气流进不去嗅觉区域,气味分子“徘徊在门外”,嗅觉自然受到影响。
- 黏膜水肿:生病位置的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让“气味”走不通路,嗅觉神经的感受器也难以正常工作。
- 神经受损:长期炎症,嗅觉神经元被破坏甚至减少。部分文献(Doty RL et al., 2019)指出,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嗅觉损伤可能更难完全恢复,需要引起重视。
04 嗅觉变差,这会带来哪些日常“烦恼”?
很多时候,嗅觉的存在感并不高,直到它悄悄消失。一位35岁的女性患者反映,鼻窦炎反复发作半年后,炒菜炒出糊味都闻不到,连危险气体(如煤气)都不容易察觉。其实,嗅觉减退造成的困扰,远不只这些:
- 味觉下降:食物香气无法传递,嘴里尝起来全是“寡淡”。
- 安全风险:闻不到烟味、煤气味等报警信号,容易发生意外。
- 情绪影响:丧失嗅觉往往带来压抑、焦虑。有研究(Croy I et al., 2014)显示,嗅觉障碍患者抑郁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Croy I, Nordin S, Hummel T. "Olfactory disorders and quality of life—an updated review." Chem Senses. 2014;39:185-194.)
05 做点什么,能帮我们的嗅觉更持久?🛡️
说起来,真正要保护鼻窦和嗅觉,不是高不可攀的难题,下列几个方面可以日常操作和长期坚持——
健康习惯 | 具体做法&建议 |
---|---|
保持室内湿润 | 冬天用加湿器,干燥季节鼻腔更舒适 |
温和清理鼻腔 | 用生理盐水冲洗,可减轻炎症风险 |
食疗推荐:富含维C的水果 | 橙子、猕猴桃、草莓——有助于增强局部防御力,每天1~2份 |
多吃深色绿叶蔬菜 | 菠菜、油麦菜带有丰富抗氧化物,对鼻腔黏膜有好处 |
热水熏蒸 | 偶尔用热毛巾敷脸,帮助舒缓鼻部压力 |
- 嗅觉消失时间超过两周,无论是否伴有咳嗽、发烧
- 鼻塞、流涕持续且反复加重
- 闻不到强烈刺激性气体,比如香水、消毒水等
06 新生物科技与未来展望
科技进步让嗅觉障碍的诊治拥有了更多手段。比如,最近几年微创鼻内镜手术技术发展很快,让鼻息肉和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更精准、并发症更少(Fokkens WJ et al., 2020)。
更前沿的是,“嗅觉训练”(用不同味道反复刺激嗅觉通路的方法),有望促进部分嗅觉神经再生。部分新药物,比如靶向炎症通路的生物制剂,也在临床试验中展示了良好的前景。
小结:别让嗅觉悄悄溜走
嗅觉健康就在日常的自我关注中。当你发现鼻子时灵时不灵,或者饭菜不再诱人,其实就是身体给的小信号。偶尔试着闻闻熟悉的味道,也算是在给嗅觉做“体检”。总的来说,科学的生活习惯和适当的干预,能让咱们与世界的“气息连接”更久、更牢靠。
参考文献
- Doty RL, Mishra A. Olfaction and its alteration by nasal obstruction, rhinitis, and rhinosinusitis. *The Laryngoscope*, 2019;129(3): 629-634. doi:10.1002/lary.27429
- Croy I, Nordin S, Hummel T. Olfactory disorders and quality of life—an updated review. *Chemical Senses*, 2014;39:185-194. doi:10.1093/chemse/bjt072
- Fokkens WJ, Lund VJ, Hopkins C, et al. 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Rhino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2020. *Rhinology*, 58(S29):1-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