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眼睛抗议:解密视疲劳综合征的症状、原因与治疗
01 什么是视疲劳综合征?👀
坐在办公桌前赶文件,盯着屏幕一整天,到了下午有人总觉得两眼又涩又模糊。或是在地铁里,刷手机刷得聚精会神,下车时却发现眼睛酸胀,甚至想闭上一会儿。其实,这些都可能是视疲劳综合征的表现。
简单来说,视疲劳综合征是一类由长时间用眼导致的功能性不适,主要表现为眼部疲劳、疼痛、干涩等问题。现代社会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类似体验,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学生,都可能遭遇这位“隐形的小麻烦”。与真正的眼部疾病不同,视疲劳通常是暂时性、可逆的,只要调整生活习惯,大多数人都能恢复。
02 视疲劳综合征有哪些表现?
🔸 早期信号
偶尔感到眼睛发干 |
眨眼次数变多 |
短暂性模糊,当休息后能缓解 |
稍微有些刺痛或轻微疲劳感 |
TIPS: 早期信号常容易被忽略,没有持续性的影响,但已在"敲门"。
🔸 明显症状
持续性的眼部胀痛或灼热感 |
一直模糊看不清楚文字 |
伴随头痛或眼眶周围不适 |
对光变得敏感,眼部出现轻度畏光 |
病例举例: 有位28岁的设计师小张,最近经常加班,每晚用眼超过10小时,下班后总是觉得眼前发花、疼痛,到后期甚至开始怕见光。
这些改变如果变成了习惯性,或者影响学习、工作,那就说明需要认真对待了。出现持续性不适,最好及时和专业医生交流。
03 为何眼睛会感到疲劳?
- 1. 长期用眼,尤其盯屏幕:长时间专注于手机、电脑或平板,眨眼减少,眼表润滑变差,容易出现疲劳。2022年一项研究指出,平均每天看屏幕超过6小时者,视疲劳风险显著升高(Sheppard & Wolffsohn, 2018)。[1]
- 2. 光线问题:不管是太暗还是太刺眼的环境,用眼负担都会加重,眼肌需要过度调节焦距。
- 3. 姿势和工作环境:低头伏案、身体前倾、桌椅高度不合适,都会让眼睛更容易疲劳。比喻来说,像是一直让眼部的小卫士“站岗加班”,迟早会吃不消。
- 4. 缺乏短暂休息:用眼没有间断,连做眼保健操都省略,眼部无法“修整”。
- 5. 年龄和视觉发育:孩子、青少年因眼部发育不完善更加敏感,而40岁以后,调节能力也会慢慢下降,更容易疲劳。
近视与视疲劳风险相关 2020年一项涉及3200名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屈光不正(近视/散光)者视疲劳发病率高达62.9%,明确高于视力正常者(Wang et al., 2020)。[2] |
04 如何帮助眼睛减少疲劳?
- 适时休息(20-20-20法则) 每用眼20分钟,抬头看20英尺外的目标20秒,给眼部调节肌群“喘口气”。
- 眼保健操,动动手指 每天2-3次眼保健操,有助眼部血流循环。
- 调节桌面光线 保证室内明亮均匀,避免直射强光和暗光环境交替,用台灯时建议光线从一侧斜上方照射。
- 桌椅和坐姿有讲究 眼睛与显示器保持40-70厘米,屏幕略低于视线;坐姿端正放松,避免长时间昂首或低头。
- 饮食帮攻:这些食物值得尝试
食物名称 具体功效 食用建议 蓝莓 丰富花青素,有助视网膜健康 每天一小把,加入早餐或沙拉 胡萝卜 维生素A来源,有益暗视觉力 可做蔬菜沙拉或捣泥、小炒 菠菜 含叶黄素,可抗视疲劳 一周2-3次焯水做配菜 鸡蛋 富含蛋白质、叶黄素 建议每日1~2枚,煮食最佳
及时就医的情况包括:
- 持续性视力下降、疼痛加重
- 伴有明显畏光、红肿或分泌物增多
- 症状影响了生活和工作,短期内无法缓解
05 视疲劳综合征可以怎么缓解?
- 人工泪液
干涩明显、眼表刺激时,人工泪液可以临时缓解不适,但不要长期依赖。有位34岁的文员小林,遇到季节交替、空调房易干眼,偶尔用人工泪液,比闷着强多了。 - 调整用眼习惯
症状首次出现时,先让眼睛多休息。若需要配镜,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必要时佩戴功能性眼镜
部分具有防蓝光、滤光等功能的镜片,可以减少屏幕光线对眼睛的负担,不过普通人不需要过度追求,强求反而增加开销。
简单自测:如果早上起来症状消失,工作后再次出现,多数就是视疲劳。反之,如果睡眠后依然持续,请及时就医排查用眼问题。
06 用好你的眼睛,未来更明亮
说起来,现在人和屏幕几乎形影不离,眼睛“抗议”是种常态。但只要我们在日常用眼中,主动给眼健康腾出空间,主动调整,就能让多数视疲劳止步于小麻烦。父母可以多关注孩子的用眼卫生,公司也可以设置合适的休息环节。毕竟,保护好视力,关乎每个人的未来生活质量。
建议:日常多了解科学用眼常识,发现新不适及时调整。不必焦虑,也别粗心。用科学办法帮眼睛休息,才是稳妥选择。
📚 主要参考文献(APA格式)
- Sheppard, A. L., & Wolffsohn, J. S. (2018). Digital eye strain: prevalence, measurement and amelioration. BMJ Open Ophthalmology, 3(1), e000146. https://doi.org/10.1136/bmjophth-2018-000146
- Wang, W., Yan, W., Müller, A., et al. (2020). Association of screen time with retinal microvascular abnormalities and prevalence of myopia in adolescents. JAMA Ophthalmology, 138(6), 473-480. https://doi.org/10.1001/jamaophthalmol.20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