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脊柱侧弯:看似轻微,实则影响深远的健康隐患
01 简单来说,脊柱侧弯是什么?
每次开学前体检,班里总会有同学背靠墙站得不大自然。其实,这并不全是害羞,有人背部线条看起来和普通同学不一样。脊柱侧弯,说白了就是脊柱向侧面弯曲,平时穿衣服时,衣缝莫名偏向一边,也是常见的小信号。
医学上,脊柱并不仅仅是从侧面看有点“S”形,更重要的是脊柱本应该是一条直线。脊柱侧弯让它变成了不规则的弯曲,从正面或背后看时最容易发现。青少年尤其是生长期,出现这类变化的风险会更高。如果一时没发现,影响可能随着身体发育慢慢显现,并不只是形象上的困扰。
小贴士:脊柱侧弯并不是只影响身高,有时还会带来日常不易察觉的小麻烦,比如坐姿不舒服,背包容易偏一边。
02 侧弯有哪些早期信号?
- 🪞 轻微体型变化:有家长发现,12岁的小美站着时,肩膀一边高一边低,衣服总是不工整。其实,她自己并没有觉得哪里疼,也没明显的不适。
- 👟 腰部线条不对称:15岁的李同学最近运动后,发现腰带一侧经常翘起,左侧腰明显比右侧高,却没有持续的疼痛。
- 🏃♂️ 偶尔背部不适:有青少年在体育课后会觉得背部略微酸胀,但大多时候只是偶尔感到不舒服,很容易认为是运动疲劳。
别忽视: 这些信号不一定每天都会出现,有时只是瞬间变化。如果出现,要及时观察动态变化。
03 引发脊柱侧弯的主要原因
脊柱为什么会“歪”?这当中既有关遗传,也有生活习惯。说起来,就像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快有慢,脊柱的弯曲也有很多原因。
风险因素 | 场景说明 |
---|---|
遗传因素 | 研究发现,有脊柱侧弯家族史的孩子,发病率明显更高。例如,母亲曾经有轻度侧弯,孩子出现的概率也会上升。(Hresko, 2013) |
生长突增期 | 中学阶段的“窜个子”高峰,骨骼增长快,容易从不明显的小弯曲变大。 |
不良姿势 | 长时间趴桌子写作业,不断单肩背包,脊柱受力不均,也会慢慢影响脊柱形态。 |
先天因素 | 有些孩子出生时脊柱结构发育异常,并不完全可以预防。 |
小心:早期完全没有症状,等身体外形明显变化时,大多已经到了中重度,应高度关注。
04 检查侧弯,医生怎么做?
- 体格检查:医生通常要求双手自然下垂,身体前屈,可以观察到肩膀高低、脊柱突出或肋骨不对称。如果视觉上“左右不平”,就要注意了。
- X光拍片:这是诊断的关键,能够直观测量弯曲的“Cobb角”,从而精确判断侧弯严重程度。(Weinstein et al., 2008)
- 相关功能评估:包括观察步态、评估肌肉力量及是否合并其他脊柱问题,比如椎间盘突出等。
建议:即使孩子没有明显症状,初高中阶段也最好每年做一次脊柱健康体检。
05 青少年脊柱侧弯的主流治疗方法
治疗其实就是纠正或者减慢侧弯发展速度。方案需要根据侧弯的角度和进程来决定,并不是“统一配方”。
🪑物理治疗:适用于轻中度,通过针对性的锻炼和姿势矫正,改善背部肌肉力量和柔韧性。
🦺支具矫形:对于中度患者,戴上专用脊柱支具,可以避免侧弯进一步加重。选择和佩戴需专业医生指导。
🏥手术干预:严重病例(通常Cobb角大于40-50°),常需外科手术,通过植入钢棒等方法校正弯曲。比如,一位16岁的男生因Cobb角达到48°,医生建议接受了脊柱融合手术,恢复过程中结合物理康复训练。
提醒:每种方法都有风险和恢复周期,应充分听取专业医生意见后选择。
06 日常生活里如何预防脊柱侧弯?
- 规律运动:游泳、瑜伽和普拉提等可提升脊柱柔韧度,帮助脊柱保持良好状态。比如,每周游泳1到2次,对脊柱平衡很有好处。(Negrini et al., 2015)
- 正确坐姿:保持头、肩、臀处于一条直线上,不要长时间侧向用力。定期变换姿势,每隔半小时起身活动下。
- 合理背包:书包要双肩背,背包重量不要超过体重的10%。比如,一位13岁的女生习惯单肩重背,后背经常感到酸胀,调整成双肩分担后明显缓解。
- 定期体检:发现孩子肩高不对称、背部线条异常,或穿衣服一侧总偏,可及时预约儿科或康复科检查。
日常提醒:蔬菜水果富含钙、镁、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健康生长。日常饮食适当摄入奶制品(如牛奶、酸奶)能为骨骼补充营养,配合运动事半功倍。
07 日常要重视,也别太焦虑🤝
脊柱侧弯并不是绝症,只要及早发现,就有机会通过合适的方法改善乃至避免加重。家长和青少年可以通过观察、合理运动和健康饮食,为脊柱发育提供良好环境。偶尔出现“小问题”,不必过分担心,但发现持续的身体变化要尽快求助专业医生。最终,健康的生活习惯,比药物和手术更能守护青少年的脊柱健康。
参考文献
- Hresko, M. T. (2013). Clinical practice. Idiopathic scoliosis in adolescent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8(9), 834-841.
- Weinstein, S. L., Dolan, L. A., Cheng, J. C. Y., Danielsson, A., & Morcuende, J. A. (2008).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Lancet, 371(9623), 1527-1537.
- Negrini, S., Aulisa, A. G., Aulisa, L., et al. (2015). 2016 SOSORT guidelines: orthopaedic and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scoliosis during growth. Scoliosis and Spinal Disorders, 12,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