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速:败血症的急救处理原则详解
01|败血症是什么?
在医院急诊,有时能听到医护人员急匆匆地说:“这个病人有败血症征象!”
其实,败血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迅速蔓延的情况。一旦发生,会让身体各器官像电路一样短路,极短时间内就有生命危险。最常见发作原因,是细菌或病菌进入血液,让免疫反应在全身范围内失控(Singer et al., 2016)。
有研究提到,败血症的发病速度堪比交通事故,一小时之差,生死悬殊(Kumar et al., 2006)。如果不及时处理,休克、多器官损伤会跟着出现,不仅危及生命,还可能遗留后遗症。
🩺 小知识
- 成年败血症多见于老年、慢病人群
- 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也很容易受影响
02|败血症有哪些症状?早晚体感大不同
早期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或疲劳。举例:38岁的王女士最近忙于带孩子,时常觉得身体有点发软、偶尔出虚汗,没有在意。没想到几天后,持续高热、心跳急促,呼吸也渐渐变得急促,才意识到问题严重。
时期 | 表现 |
---|---|
早期(轻微/偶尔) |
|
明显爆发期(持续/严重) |
|
⚠️ 提醒 若以上显著症状持续,特别是高热伴呼吸急促,必须第一时间送医院。
03|怎样开展初步评估与反应?
- 1. 观察生命体征 检查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这些参数对判断病情程度极为关键。
- 2. 监测意识状态 关注患者是否出现嗜睡、反应迟钝或完全失去意识,这些都提示危险升级。
- 3. 判断是否有休克风险 四肢冰冷、皮肤湿冷、出汗不止的时候,要警惕循环系统问题。
💡 经验举例 有一次急诊科接诊一位67岁的男性,有呼吸急促,测量发现血压下降、手脚很凉。很快进入绿色通道抢救,最终转危为安。
这说明,遇到可疑症状,及时评估和反应是极其重要的。
这说明,遇到可疑症状,及时评估和反应是极其重要的。
04|败血症抢救的“快”字诀
抢救败血症的最大要点,就是速度。不是等检查结果出来再行动,而是“边查边救”,每一秒都要争取(Kumar et al., 2006)。
处理要点 | 实用做法 |
---|---|
早期识别 | 一旦出现明显症状,立刻送医院,不拖延 |
快速用抗生素 | 首选经验性静脉抗生素,尽量1小时内用药(医生决定用药种类) |
维持循环功能 | 补液(静点),保证血压,严重时用升压药 |
支持重要器官 | 根据需要供氧或使用呼吸机,防止肺、肝、肾受到进一步损伤 |
🚨 要留心 败血症急救讲究团体协作,医生、护士、家属都要保持沟通,把握好每个救治节点。
05|急救后还要做什么?
急性期度过后,后续治疗和监测不能松懈。因为此时器官功能可能仍受损,有的并发症是在急救后悄悄出现。比如肾功能下降、心脏受损,甚至心理创伤。
- 连续监测血压、心跳、尿量,动态了解器官恢复状况。
- 复查病原学/血液化验,判断感染是否彻底控制。
- 逐步减轻对支持治疗的依赖,帮助身体恢复正常功能。
🤲 关怀建议 败血症患者恢复期常常很漫长,心理疏导和营养支持对康复也有帮助。家属的陪伴可以提升信心。
06|家庭和社会怎么防范败血症?
说起来,预防远比抢救来得有效。家庭、社区尤其在老人和慢病人群中起着重要作用(Rhodes et al., 2017)。
推荐方法 | 具体做法 |
---|---|
加强基础免疫力 |
|
及时处理感染 | 皮肤破溃、口腔溃疡等小感染及时消毒处理,必要时看医生 |
家庭卫生习惯 | 经常开窗通风、勤洗手、厨房和浴室定期清洁 |
重视定期体检 | 针对有糖尿病、肿瘤、老年人应定期做全身检查,尽早发现潜在风险 |
🏡 Tips 家庭成员出现反复发热、伤口流脓要及早就医。更别忘了加强免疫接种,预防常见呼吸道感染。
参考文献
- Singer, M., Deutschman, C. S., Seymour, C. W., et al. (2016).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Definitions for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Sepsis-3). JAMA, 315(8), 801-810. 查看
- Kumar, A., Roberts, D., Wood, K. E., et al. (2006). Duration of hypotension before initiation of effective antimicrobial therapy is the critical determinant of survival in human septic shock. Crit Care Med, 34(6), 1589-1596. 查看
- Rhodes, A., Evans, L. E., Alhazzani, W., et al. (2017). 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2016. Intensive Care Med, 43, 304–377.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