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儿童脑积水:不容忽视的早期症状与应对

  • 115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儿童脑积水:不容忽视的早期症状与应对封面图

儿童脑积水:不容忽视的早期症状与应对

家里宝宝的点点滴滴,总是让父母牵挂。偶尔发现孩子头围大一点或者运动慢一些,很多人嘴上说“没事”,心里却隐隐在意。其实,有些细节确实值得关注。比如脑积水这个名词,咱们或许听说过,却没人真觉得它会近在咫尺。但孩子的健康从小事积累起来,了解一点儿脑积水的基础知识,关键时刻或许能让家人少一些慌乱,多一点从容。

01 什么是儿童脑积水?🧠

脑积水,是一种儿童常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神经系统疾病。简单来说,就是大脑里的脑脊液(类似大脑的“保护液”),因为不同原因,产生、流通或吸收出了问题,导致脑内液体增多,脑室腔变大。
它并不是“脑子进水”那么简单,而是脑组织被异常增多的脑脊液压迫,长时间下去,影响发育、智力和生活质量。脑积水一年在全球,大约每1000个新生儿里会有1至2例(Isaacs, 2020)。又因为小孩的颅骨没长严实,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出现“大戏剧性”症状,所以有时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02 儿童脑积水的常见原因🧐

  • 1. 先天因素
    不少脑积水发生在宝宝还没出生时,比如先天性脑室发育异常,这是最常见的一类。有研究认为,儿童脑积水约50%~75%与先天发育缺陷相关(Tully & Dobyns, 2014)。
  • 2. 感染因素
    新生儿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也可能引发脑积水。病原菌损伤了脑脊液循环,让本该顺畅的“水路”堵上了。
  • 3. 肿瘤压迫
    有些小朋友因为脑内肿瘤或囊肿,致使脑脊液循环受阻,这类脑积水往往发展较快,需要密切关注。
  • 4. 其他外伤或出血
    罕见情况下,颅脑外伤或分娩时脑内出血,也可能为脑积水“埋下隐患”。
这些原因中,先天和感染因素相对更常见。不过,平时遇到头型或行为异常,家长最好留点心,别想着只是“长得壮”。

03 脑积水的早期症状:容易忽视的小变化👀

刚开始,脑积水的表现往往“静悄悄”。很多时候只是家长觉得“哪儿不对劲”:
  • 头围增长比同龄孩子快,却摸不到“大包”或疼痛
  • 偶尔出现轻微呕吐,没什么规律
  • 睡觉时头总是往一个方向靠,换姿势不太配合
  • 吃奶量比以前减少,精神头儿有点差
案例小片段:
有位6个月大的男婴,最近两个月头围明显大了一圈,但孩子除了偶尔呕吐,没有明显不适。正是家长细心,才早早发现问题。
这些信号看起来很“温和”,但持续有变化,最好带宝宝去儿科查查。毕竟,小问题及早发现,调整起来才有把握。

04 明显警示信号要留心⚠️

如果脑积水继续进展,就不仅仅是头围大或偶尔呕吐那么简单了。有些变化很容易被忽略,但出现了就一定要注意:
明显信号 生活场景例子
前囟(头顶部软骨区)凸起且不回缩 洗头时摸到头顶鼓鼓的,甚至平时宝宝不哭也这样
“落日眼”(眼珠往下看,露出更多白眼) 抱孩子时经常看到眼白变多,像在“发呆”
持续性呕吐、精神反应迟钝 吐奶明显变多,叫唤没反应
肢体僵硬,动作比同龄人慢许多 突然发现与小区同龄孩子相比,总是爬不动或很少翻身
比如一位18个月的女童,家长发现她最近不爱动,而且双腿总是直直的。进一步检查发现,原来是脑积水影响了神经——这样的信号真不能拖延!
这些警示信号就是“红灯”,建议尽快前往正规医院评估。

05 如何细致观察孩子的变化?📒

日常生活中,家长其实可以做到更主动,更细致。
📝 小贴士:
  • 每个月定期用软尺量头围,并和生长曲线比对(生长发育手册有标准曲线)。
  • 出现频繁呕吐、哭闹,记录发生日期、次数、伴随表现。
  • 简单拍照留存不正常姿势(如眼睛下睑露白),方便医生查看。
有时候,宝宝偶尔爱哭闹或奶量减少,并不是大问题,但这种持续多天的变化,就值得留个心眼。只要发现异常增长、动作退步,拍照+记日志,再和儿科医生交流,能更好还原真实情况。
这些信息对医生判断进展、选择下一步有很大帮助。其实早发现、早记录,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06 医疗检测怎么做?🔬

家长如果怀疑孩子有上述信号,医院检查是最关键的一步。医生会根据年龄和症状,选择合适的方法:
  • 头颅超声:新生儿(囟门未闭)可直接B超初筛,方便快捷,无需麻醉。
  • 磁共振/CT:可以准确显示脑室扩大和积水范围,是进一步诊断和手术方案制定的“金标准”(Isaacs, 2020)。
  • 神经心理评估:对大龄孩子,医生还会观察智力和行为发育,判断脑功能是否受到影响。
有需求时,医生也会配合抽血、脑电图、基因检测等辅助项目,以便全面了解病因。
⚕️ 重点提示:只靠主观感觉容易“错判”。即使症状不典型,只要有上述疑虑,就建议让医生专业判断。

07 早期干预怎么做?日常饮食与生活建议🥣

其实,大部分儿童脑积水如果早诊断、早治疗,治愈和恢复能力很强。具体干预方式包括:
  • 手术治疗:对于中重度脑积水,"分流手术"能帮脑脊液重新获得流通通道,缓解压力,是专家首选方式之一 [1]
  • 日常护理:注意头部保护,监测生长指标,不建议自行给孩子服用任何利尿或者“祛水”药物。
饮食上,家长可以适当为孩子准备有利神经系统发育的营养,比如:
推荐食物 主要功效 实用建议
深海鱼(鲈鱼、三文鱼) 富含DHA,促进大脑发育 每周2-3次,小块蒸煮易消化
全脂乳制品 提供蛋白及钙磷,辅助脑部组织成长 每天一到两杯,避免浓缩高糖型
鸡蛋 含胆碱,对神经健康有帮助 一岁以上每天可吃半个至一个
除了饮食,保持充足睡眠、适度晒太阳,也有助于大脑健康成长。有明显症状或诊断结果时,家长最好的方式是跟随医生建议定期复诊,调整康复计划。
回到一开始的话题,只要家长多一分留心,发现异常不恐慌,积极记录、及时就医,绝大多数孩子都能走出阴影,拥有完整的童年。

参考文献

  1. Isaacs, A. M., Riva-Cambrin, J., Yavin, D., et al. (2020). "Risk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in children with surgically treated hydrocephalus: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 4(6), 421-430.
  2. Tully, H. M., & Dobyns, W. B. (2014). "Infantile hydrocephalus: a review of epidemiology, classification and causes."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57(8), 359-368.
  3. Kahle, K. T., Kulkarni, A. V., Limbrick, D. D., & Warf, B. C. (2016). "Hydrocephalus in children." The Lancet, 387(10020), 788-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