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无痛胃肠镜:探索肠胃健康的新方法

  • 21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无痛胃肠镜:探索肠胃健康的新方法封面图

无痛胃肠镜:探索你肠胃健康的新方法

有时候,家桌上的闲聊会绕到身体的小毛病。有人说起腹胀、有人说反酸、也有朋友担心多年胃不舒服,害怕做胃镜。其实,现在的无痛胃肠镜,已经不像传统检查那样令人抗拒。你也许会惊讶,原来通过现代技术,这个检查可以变得轻松许多,让肠胃健康变得可看、可控,而不是遥不可及的任务。

01|无痛胃肠镜简介

无痛胃肠镜,其实就是在普通胃肠镜的基础上加用了镇静剂。医生会通过一根细软的仪器,从嘴或者肛门进入,帮你观察消化道里有没有不正常的组织。简单来讲,你进入一种轻松的睡眠状态,医生的操作你基本无感,等醒来检查就结束了。😌

小贴士:
  • 无痛胃肠镜适用于胃部、结肠等消化道问题排查。
  • 镇静剂作用下大部分人不会有记忆、也不会疼痛。

对比传统胃镜,这项技术大大缓解了人们对“镜子下肚子”的紧张。数据显示,70%以上的人在体验过无痛检查后不再抗拒定期复查。(Dutta et al., 2018)

02|准备工作:安心的第一步

检查前的准备其实没有想象中复杂。主要分为饮食调整、肠道清理和简单的健康评估。

准备环节 怎么做 举个例子
饮食调整 检查前一天避免吃高纤维、带籽食物,主要喝清汤或米粥。 晚上喝点米汤,肚子舒服还能补充能量。
肠道清理 遵医嘱服用泻药(多见于做肠镜时)。 按照医生指导配合喝药,方便第二天操作。
健康评估 和医生沟通既往病史、药物过敏等。 比如曾有支气管哮喘史,需要提前告知。
Tips:如果你正服用抗凝药、降压药,记得提前提出,医生会给出调整建议。实在有不明白的地方,临检查时直接问护士就行,没必要自己瞎猜或偷偷停药。

03|镇静剂的使用:让你轻松面对

做无痛胃肠镜其实没那么神秘,关键在于用上了镇静剂。最常用的药物主要有丙泊酚和咪达唑仑——它们作用快、持续时间短,安全性高,醒来的时候自主清醒,旁边人的呼唤也能马上反应过来。

举个例子:

有位40岁的女性,平时怕打针更谈不上插镜子。上次因为腹痛做了无痛胃镜,推药后很快就轻松睡着了。等检查完人还觉得有点意犹未尽,之后完全没记忆。

当然,镇静剂的作用因人而异,有些人醒得快,有些人可能会晕一小会儿。少数对镇静剂过敏的人,医生会选择更合适的用药,保证安全。🔬

04|检查过程详解:不会再害怕的体验

检查当天流程很“标准化”。你会被带进安静的小房间,护士帮忙监测生命体征。医生待你安心躺下后,静脉注射镇静剂,活动完全由医护来操作,受检者闭眼入睡,烦恼和不适感暂时“下线”。💤

操作流程一览:
  1. 静脉给药(镇静剂)
  2. 医生插入胃镜/肠镜
  3. 视频成像,检查胃肠黏膜状况
  4. 发现异常(如溃疡、息肉)时实时处理
  5. 取活检(必要时)
  6. 检查结束自动苏醒

有一次,一位55岁的男士反复便血,医生建议无痛肠镜。检查顺利发现一个早期息肉并切除,减少了后期发展为重大疾病的风险。这样的发现,早治疗早受益。

05|检查后的注意事项:保护你的肠胃

检查并非“万事大吉”,恢复期同样关键。清醒后,部分人可能会觉得头有点晕、嘴巴发干,不用慌,这是药物残留很常见。通常一个小时内这些感觉就会消失。

  • 饮食恢复:麻醉药效消退后可以少量饮水,几小时后恢复清淡饮食即可(如小米粥、软饭)。
  • 休息建议:当天不宜驾驶、不做激烈运动,家属陪同更安心。
  • 如果检查做了活检:医护会另行交待注意事项,比如当天避免冷热、辛辣刺激性食品。
温和提醒:极个别患者麻醉过后会有恶心或轻微腹胀,休息片刻一般可自行缓解。要是肚子剧烈疼痛、持续出血,则要及时联系医院。

06|无痛胃肠镜的意义及未来展望

无痛胃肠镜让一大批本来胆怯检查的人,成功发现了早期问题。这不仅意味着生病可以早干预,某些恶性肿瘤的筛查筛掉了很大的风险。(Park et al., 2021)

说起来,未来的胃肠镜正在往更智能、检测更精细的方向进步。比方说高清成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让小病变早早被揪出来;“胶囊内镜”也逐渐应用于实际,吞下小胶囊就能体验“无创”检查。(不过,它还不能完全替代胃肠镜)

👀 温馨建议:建议40岁起,如果家族有消化道癌症史,或自己胃肠道不适反复,定期筛查,早点发现异常,安心也多一份保障。

年轻朋友别觉得“远离我”,脾胃的小毛病并不分年龄。预防和定期检查,和习惯养成、饮食调整一样,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Dutta, S., Chacko, A., & Thomas, P. (2018). Sedation in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Balancing safety and comfort.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4(47), 5299-5307.
  2. Park, J. H., Kim, C. D., Park, D. I., et al. (2021). Role of Endoscopy in Early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Clinical Endoscopy, 54(5), 563–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