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急性肾损伤:如何预防与处理这一潜在健康威胁

  • 144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急性肾损伤:如何预防与处理这一潜在健康威胁封面图

急性肾损伤:警惕这种潜藏的健康隐患

我们身边的隐形警报:急性肾损伤悄然而至

平时人们可能更关心心脏、血压这些话题,很少有人会主动留意自己的肾脏。其实,肾脏这个“调节工厂”一直默默守护身体的平衡。但有些情况下,肾功能会在极短时间里出问题,比如一位常年健康的36岁男士,因发烧高热几天后,突然出现了尿量明显减少。这种突然“失灵”的状况,就是医学上说的急性肾损伤(AKI)。它不像慢性疾病那样慢慢显露,往往等到症状明显时,已经影响了全身健康。所以,不妨趁现在多了解一下,这种容易被忽略的小“隐患”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01 什么是急性肾损伤?——身体的“废物清理站”失灵了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指的是肾脏在短时间(数小时到几天)内,出现了过滤、排泄等功能的急剧下降。正常情况下,肾脏就像个细致的“废物清理站”,时时刻刻帮身体代谢废物,维持水盐平衡。但一旦受损,这个环节就“卡壳”,体内有害物质会滞留,水分、电解质也容易紊乱。
  • 💧 几小时到几天内肾功能迅速下降
  • 🧪 血液中的肌酐、尿素氮水平升高
  • ⚠️ 排尿减少,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
小提示:急性肾损伤不是老年人的“专利”,感冒发烧、高温中暑、脱水等常见原因都可能引发。

02 急性肾损伤常见诱因——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导火索”

急性肾损伤的成因非常多样,很多生活中的“小插曲”都可能成为诱因。下面几个场景,也许你曾经经历过——

诱因类型 常见情况 简要说明
脱水 高烧、剧烈呕吐、腹泻 体液大量丢失,肾血流突然减少,肾功能受损
药物损害 止痛药(如布洛芬)、某些抗生素、造影剂 长期或大量应用,导致肾组织中毒性损伤
严重感染 脓毒症、复杂肺炎 全身炎症反应影响肾脏灌注和过滤能力
外伤出血 车祸、跌伤、大手术 血容量骤减,肾脏得不到足够灌注
📌比如,一位54岁的女性因夏天重感冒伴高热,几天后突然尿量很少,化验发现肾功能显著异常。医生追溯病史,发现脱水和近期常服止痛药成为了“导火索”。

03 这些信号不能忽视——急性肾损伤的症状表现

AKI初期的症状容易被当成“小问题”忽略,等到身体出现明显不适时,肾损伤可能已经加重。哪些表现值得格外小心?

  • 偶尔尿量减少:不少患者最先察觉的是排尿次数变少,尤其夜间起夜次数减少。
  • 轻微水肿:刚开始可能只是脚踝或手背发紧,容易被认为是劳累导致。
  • 持续无力:不是普通疲劳,而是一种难以缓解的乏力感。

如果病情发展,还会出现持续的尿量极少或完全无尿、面部或下肢明显肿胀、呼吸急促,甚至心悸或血压波动。比如有位42岁男性,连续几天出现持续尿量减少并出现明显水肿,医院检查后诊断为急性肾损伤。

小建议:如果近期出现上述变化,特别是伴有发烧、用药、外伤等背景,千万别忽视,及早就医能避免更严重后果。

04 如何判断肾脏是否真的出问题?——关于检查的方法

  • 血液检测: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是最常用的指标,短时间内迅速升高通常提示肾功能受损。
  • 尿液分析:异常的蛋白、红细胞、管型出现,能反映肾脏是否受损。
  • 影像检查:B超可评估肾脏结构是否异常,排除长期慢性变化。
临床常用诊断标准:
  • 48小时内血清肌酐升高≥26.5μmol/L(0.3mg/dl);
  • 或1周内基线肌酐升高1.5倍及以上;
  • 24小时尿量<0.5ml/kg/h。
友情提示:不少患者自觉症状缓解就自行停药或减少复查,实际上,一旦肾功能恢复慢,必须根据医生建议按时复查,确保完全好转后再放松警惕。

05 急性肾损伤如何处理?——关键在于及时“修复”

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核心是针对不同诱因和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这里不妨列一个简明流程表,帮大家理解通常的治疗策略:

情况 采取方式 目的
轻度损伤 调整用药、保证水分、电解质平衡,监测尿量 防止损伤加重,促进肾脏自我修复
中度损伤 静脉补液、应用合适抗生素(如合并感染),密切监测 纠正潜在诱因,维持代谢稳定
严重或危险情况 血液透析、床旁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及时排除体内有害产物,防止多器官损害
注意: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切勿自行加减药物。尤其透析治疗并非“终身依赖”,很多急性肾损伤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肾功能能有不同程度恢复。

06 怎么减少急性肾损伤的风险?——实用健康管理建议

  1. 均衡饮食,优选天然食材
    燕麦、鸡胸肉、时令蔬菜和水果,能够补充蛋白质和电解质,对肾脏维护有帮助。(表达公式:燕麦 + 帮助维持血钾平衡 + 早餐可选择燕麦粥
  2. 饮水适量,分时段少量多次
    避免等到口渴后才一次性大量喝水,不妨每小时喝一小杯。
  3. 定期体检,关注肾功能
    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体检一次,检查肾功能指标,对身体整体健康有好处。
  4. 按医嘱用药,特殊情况及时就医
    如果近期有发热、剧烈呕吐或需要长期用药,及时向医生说明情况,获得个性化建议。
  5. 有慢性基础病的朋友需要额外关注
    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更容易出现AKI,平时要控制好原发疾病,养成自我监测习惯。

🔬 Tip:遇到感冒发烧、夏季高温,补足水分、科学饮食、避免滥用药物,就能显著降低急性肾损伤的概率。家里如有老人、慢性病人,早做健康规划,受益更大。

07 一句话结尾:肾脏虽小,健康不能忽视

简单来说,急性肾损伤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就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不论是运动、出差还是小病小痛,顺手关心一下自己的肾脏,每年体检记得查一查,这一小步,长远看对健康很有益。如果偶尔感到不适,及时去医院查一查,远比抱侥幸心理更安全。肾脏健康,日常照料才是最实用的保护伞。

参考文献

  1. Kellum, J.A., Lameire, N. (2013). Diagnosis,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kidney injury: a KDIGO summary (Part 1). Critical Care, 17(1), 204. https://doi.org/10.1186/cc11454
  2. Bellomo, R., Kellum, J.A., Ronco, C. (2012). Acute kidney injury. The Lancet, 380(9843), 756-766.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1)61454-2
  3. Hoste, E.A.J., Bagshaw, S.M., Bellomo, R. et al. (2015). Epidemiology of acute kidney injur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the multinational AKI-EPI study.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41, 1411–1423. https://doi.org/10.1007/s00134-015-39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