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症状与全方位治疗指南

  • 156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症状与全方位治疗指南封面图
急性肾小球肾炎:了解病因与治疗方案,重拾健康

01 什么是急性肾小球肾炎?

偶尔身体出了点小状况,比如一场感冒后尿液颜色变深或者脸上略带浮肿,很多人没太在意。其实,这背后可能是肾脏发出了“求救信号”。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不少家庭在孩子或年轻人身上遇到的“突然访客”,主要是肾小球(肾脏的过滤单元)出现了炎症,通常因为感染或者免疫反应,影响了正常的代谢废物和水分排出。

急性肾小球肾炎在青少年中较为多见,但成年人受到影响也不少。一般发病较急,症状变化快。如果能及早觉察和干预,大多数患者是可以恢复健康的——所以,对这个“突然访客”别太紧张,也不能掉以轻心。

02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症状

  1. 血尿——尿液有点变化
    有一天早上,15岁的男孩小宇发现上厕所时尿液像加了点酱油。其实,早期血尿可能只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但进展后逐渐变得肉眼可见。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妨留心下是否合并其他不适。
  2. 水肿——身体有点肿胀
    在一些患者中,眼睑、手脚或者小腿会出现浮肿,尤其早晨起床时更明显。42岁的李女士曾觉得一双鞋突然变紧,下午稍缓,这种浮肿往往不是因为吃多盐,而是肾脏排水能力受影响。
  3. 高血压和乏力
    血压升高常常没有明显感觉,但有些患者会头晕、头痛,或觉得容易累。持续性高血压需高度关注,对肾脏和心血管都是负担。
提示
如果发现以上症状持续数天未缓解,建议及时到医院做检查。偶发一次可以观察,但连着几天“身体不对劲”就不能忽视了。

03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方法

  • 尿检和血检:通过尿常规查是否有红细胞、蛋白,血液检查评估肾功能和炎症指标。
  • 影像学检查:如B超,了解肾脏有无肿大,排除其他病因。
  • 肾穿刺活检:遇到难以明确分型或者病情反复、不典型的,才考虑做肾脏活检,以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
检查类型 发现内容 意义
尿液检查 红细胞、蛋白尿 提示炎症或损伤
血肌酐、尿素氮 升高时提示肾功能降低 监测肾脏恢复情况
肾脏B超 肾脏大小变化 辅助排查其他肾病
要关注:成年人如果出现蛋白尿伴肾功能减退,确诊依赖于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联合分析。

04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

治疗这类疾病,不同于感冒自己能扛过去,需要有针对性的药物与医学指导。主要治疗原则有以下几点:

药物种类 适用情况 主要作用
抗生素 明确有细菌感染时 清除感染源,减少免疫反应
利尿剂 明显水肿、尿量下降时 促进排尿,减少体内水分
免疫抑制剂 严重免疫异常,或病情反复 抑制异常免疫攻击
说起来,有位36岁男士因为未及时治疗剧烈血尿,导致肾功能骤降,需要住院治疗。这个例子提醒我们,关键时刻听从医生建议、规范用药十分重要。用药疗程务必完成,不能自行停药。

05 生活方式的调整与护理措施

  • 饮食需“小心调料”:推荐保持清淡饮食,及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蛋白质和盐的摄入。比如主食多选米饭、馒头,搭配新鲜蔬菜;对于水果和高蛋白食物的选择,也需医生个体化指导。
  • 适当运动而非剧烈:恢复期建议步行、舒缓拉伸,不要剧烈运动,避免加重肾脏负担和出现不适。
  • 规律监测血压:定期记录血压变化,帮助判断恢复情况。家里备一个电子血压计,按医生指导做记录很有帮助。
建议内容 具体操作
饮食调节 新鲜蔬菜、适量蛋白,减少重口味食物
运动选择 慢走、打太极、清晨呼吸操
作息规律 每天保证充足休息,避免熬夜
血压监测 每周固定时段测量并记录
Tips
恢复期不宜早早参加体力劳动和熬夜聚会,这样能帮助肾脏充分休整。恢复期间如出现异常症状,要及时和医生联系。

06 为什么会得急性肾小球肾炎?

很多人最关心的一个疑问是:为啥偏偏我(或孩子)会遇到这个问题?其实,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根本原因主要包括这些:

  • 感染后免疫反应: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例如链球菌感染后2-3周发病。一项回顾研究显示,80%以上病例由咽炎、扁桃体炎后继发1
  • 免疫调节异常:部分人群的免疫系统对感染反应过度,导致肾小球受到自身抗体攻击。
  • 遗传和环境因素: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卫生状况差可增加患病风险。比如有肾病家族史或生活环境拥挤人群,发病率更高。
  • 年龄相关:儿童和青少年因免疫系统“反应活泼”,占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主体;但也有成年人(如糖尿病人、慢性炎症者)因免疫力减弱而出现发病。
别忽视:
如果家中有人曾经得过肾病,或在潮湿、通风较差的环境易感冒,应格外小心这类疾病的袭扰。

07 如何预防急性肾小球肾炎?

  • 注重个人卫生 🧼:每天勤洗手,预防细菌和病毒的传播,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机会。
  • 均衡饮食 🥦: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适量蛋白质的瘦肉、豆制品,有助于维持免疫力。举个小例子:早餐喝一杯牛奶,午餐搭配青菜豆腐,都是不错的选择。
  • 及时治疗各类感染 🤧:感冒、喉咙疼痛等情况要及时就医诊治,避免拖延导致免疫反应“误伤”肾脏。
  • 适当锻炼 🚶‍♂️:每周3次30分钟的快走或慢跑,提升体力和抵抗力,但不建议大强度无氧运动。
  • 定期体检 🏥:建议每年做一次尿液常规检查,尤其是学龄儿童、青少年及有肾病家族史的人士。
行动建议
日常坚持健康习惯,身体出现“异常信号”就主动去医院查一查,这才是守护肾脏的最好方法。关于体检项目,医生会根据您的情况调整,不必过度担心。

08 关键文献引用与推荐

  • 1. Glassock, R. J. (2002). Poststreptococcal glomerulonephriti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47(8), 663-671. https://doi.org/10.1056/NEJMra020829
  • 2. Tullus, K., & Marks, S. D. (2009). Epidem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poststreptococcal glomerulonephritis. Pediatric Nephrology, 24(5), 705–712. https://doi.org/10.1007/s00467-008-1046-2
  • 3. Carlsen, K. H., & Aas, K. (1980). Immunological basis of glomerulonephritis. Immunology Letters, 1(4), 191-195. https://doi.org/10.1016/0165-2478(80)90001-6
  • 4. KDIG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Glomerulonephritis. (2012). Kidney International Supplements, 2(2), 139–274. https://doi.org/10.1038/kisup.2012.9
上述权威文献有助您深入了解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和管理策略,如需详细内容可向专业医师或检索医学平台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