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你可能忽视的早期信号
01 生活中,鼻息肉是怎样的一种“小麻烦”?
清晨刷牙时、换季打喷嚏的时候,也许你偶尔感到鼻子有点堵。你以为只是上火或感冒,其实有时候,鼻腔深处已经悄悄长出了一些“小客人”——鼻息肉。它们不像感冒那样忽来忽去,反而慢慢让你的鼻子“习惯”了不通畅。
有时候,一个鼻息肉就像角落里悄悄堆起的小鞋子,刚开始你几乎注意不到,时间长了,空间就被占满了。📦
别小看这个变化,鼻息肉虽然本质是良性的,但它们会不知不觉侵占“呼吸通道”,久而久之,带来呼吸、睡眠、嗅觉上的麻烦。简单来说,实时关注自己的鼻子状态,就是照顾自己的一种方式。
02 早期信号:鼻息肉的悄悄话
- 轻微鼻塞,起初多为单侧:不同于感冒那样一会儿两边都堵,鼻息肉“扎根”时,经常表现为一边鼻道呼吸没那么顺畅。有位32岁的上班族朋友,常年觉得右鼻比左鼻不通气,最初甚至没注意,以为是空调太猛。但后来久坐一会儿或者晚上睡觉时,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
- 偶尔出现分泌物增多:流鼻涕变得频繁,但多数还是透明、不恶臭的分泌物,看起来像小感冒,症状却总是反复。
- 嗅觉变“钝”了:做饭时总感觉味道变淡,朋友点外卖说特别香,你却只能闻出点微弱的气息。这个提醒归类在早期,很多人不当回事,但逐渐丧失“嗅觉快感”其实是鼻息肉的信号之一。
TIP: 鼻息肉早期通常没有剧烈疼痛,也很少引起外观变化,容易被日常忽略。
03 明显影响:生活质量悄然“缩水”
表现 | 生活场景举例 | 健康隐患 |
---|---|---|
长期鼻塞,甚至嘴呼吸 | 走路、运动、聊天时总不自觉张口喘气 | 易导致咽喉干燥、口腔异味、睡眠打鼾 |
持续性头痛或面部压力感 | 下班后觉得两颊或额头发闷“涨”,揉也不缓解 | 可能影响专注力、学习和工作效率 |
嗅觉持续受损 | 烹饪时难以把握火候,连香水味道都辨认不清 | 影响饮食兴趣,降低生活幸福感 |
上述问题让鼻息肉成了影响生活的小阻碍。比如,43岁的女士李女士,总觉得鼻腔像被什么堵着,最初是轻微鼻塞,后来发展到晚上睡觉打鼾变得明显,连家人都能听见,不仅睡不好也容易疲惫。
04 鼻息肉的来由:疾病不是无缘无故找上门
- 慢性炎症反复刺激 长期鼻炎(比如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让鼻黏膜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让它容易发生增生,最终形成息肉。
- 家族遗传体质 一些人鼻腔和副鼻窦天生对特定刺激很敏感,同家族中有多个人这个情况,哮喘的人也较易合并鼻息肉(Settipane, GA, 1996)。
- 环境与生活方式 长时间处于空气污染、灰尘、化学气体多的地方(如部分工厂岗位),刺激物容易让黏膜长期受损(Shin et al., 2014)。
- 免疫异常 少数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对普通刺激反应过度,导致鼻黏膜长期水肿、充血,逐步发展成息肉。
研究发现: 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人群,其家族出现该病的风险为普通人的4-5倍(Stevens et al., 2015)。
05 如何自我检查鼻息肉?
- 镜子+手电筒辅助: 对着明亮的镜子,轻轻抬起鼻尖,拿小手电照进鼻孔深处,观察是否有像水晶葡萄般小球状的淡灰色物体,如果只看见鼻毛和通道,说明大概率没有可见息肉。
- 单侧呼吸测试: 用手指捏住一侧鼻翼,分别测试另一侧呼吸感受,两边是否通畅差异大。如果长期一侧明显不畅,且没有感冒,建议进一步检查。
- 嗅觉“小测验”: 用香皂或橙子皮,感受两侧鼻腔对气味的辨别能力是否存在差别。
注意: 自查只是初步方式,并不能完全断定是否有息肉,更不能替代专业耳鼻喉科的检查。
06 鼻息肉,何时该去医院?又该如何管理?
- 症状持续时间长
鼻堵、流涕、嗅觉差持续超过4周以上,尤其是药物缓解无效时,应及时就医。 - 生活受影响
例如打鼾、白天嗜睡、头痛变频繁等,这些提示息肉可能已经比较大。 - 发现异常肿块
如果自查中觉得有新生突起、表面不平、质地较硬等情况,早诊早治很重要。
管理建议: 鼻息肉可通过内窥镜检查、CT等手段确诊。早期小息肉可以药物控制,明显堵塞或反复发作时,可以选择微创手术。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更为专业,建议有相关资质的综合医院就诊。
07 预防方法:让鼻腔更“轻松自在”
做好鼻子健康日常管理,远比事后治疗来得轻松。可以试试下面这些简单做法:
日常好习惯 | 理由 |
---|---|
多补水 | 促进黏膜功能,减少分泌物变黏 |
定期用温盐水冲洗鼻腔 | 清洁鼻腔,减轻过敏原影响(跟日常洗脸一样自然) |
深呼吸锻炼 | 提高鼻腔自净能力,减少炎症机会 |
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 | 帮助黏膜修复提升,自然防护力UP(Sharma et al., 2015) |
有氧运动,每周3~5次 | 增强整体免疫,改善呼吸系统 |
健康饮食推荐👇
有息肉或长期鼻炎的人,建议春秋换季时特别关注自身状态。如有异常不适变化,别硬撑,适时寻求医生建议。
- 柑橘类水果:含丰富维生素C,有助于鼻腔黏膜修复,推荐每日一次水果拼盘。
- 深绿色蔬菜:如菠菜、西兰花,富含抗氧化物,建议隔天至少一餐。
- 坚果:如核桃、杏仁,含有维生素E,适合作为每日加餐。
有息肉或长期鼻炎的人,建议春秋换季时特别关注自身状态。如有异常不适变化,别硬撑,适时寻求医生建议。
🔖 参考文献
- Settipane, G. A. (1996). Nasal polyps: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Rhinology, 10(6), 279–289.
- Shin, H. W., & Montell, C. (2014). Genetics of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Current Opinion in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4(1), 23–28.
- Stevens, W. W., Schleimer, R. P., & Kern, R. C. (2015).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JAMA, 314(9), 926–939.
- Sharma, S. K., Kalra, K., & Patnaik, S. K. (2015). Role of antioxidants in preventing nasal polyposis recurrence. Indian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and Head & Neck Surgery, 67(Suppl 1), 59–64.
以上文献均可在 PubMed 或 Google Scholar 检索。如需了解更多详细资料,可查阅相关专业书籍或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