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糖尿病足:隐形杀手的真相与预防之道

  • 88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糖尿病足:隐形杀手的真相与预防之道封面图

糖尿病足:隐形杀手的真相与预防之道

01 什么是糖尿病足?

现实生活里,一些糖尿病患者觉得腿脚没什么大碍,很少特别留意脚上的变化。其实,脚部的问题可能正在悄悄发展。糖尿病足指的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影响,导致下肢神经和血管健康受损,最终引发的足部损伤与感染。最严重时,甚至要截肢,给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简单来说,糖尿病足不只是脚上起个水泡那么简单。它是糖尿病带来的下肢并发症,有时就像一位"隐身的考官"。平时悄无声息,但一旦发作,往往已经比较严重。🦶

Tips
出现糖尿病足风险时,并不总是痛感明显。小伤口也可能变得顽固难好。

02 糖尿病与血管病变的关系

  • 血糖长期升高:长时间高血糖,会损伤全身血管,包括腿脚的微小血管。血流不畅时,脚部像"被堵塞的小路",流向脚的氧气和养分减少,组织自我修复的能力下降。
  • 神经损伤:不仅仅是血管,神经也会受到损伤。这样脚部的小伤有时自己都感觉不到,因为部分患者触觉、痛觉变得迟钝。
  • 男性患者老李的经历:58岁的李先生,平时血糖管理不严,一次脚背不小心蹭破,没怎么在意。两周后发现伤口一直不好,甚至有些发红流脓,这让他感到有些心慌。后来医院检查发现,这是血管循环变差后伤口难愈合的典型表现。

这种情况下,即使只是普通的鞋磨破、修脚的小刮擦,也可能转变为糖尿病足的"源头"。

03 糖尿病足的主要症状与识别

阶段 常见表现 生活场景
初期 脚有轻微发麻、偶尔刺痛
脚趾温度感觉下降
晚上看电视,感觉脚上像踩着凉石头,偶尔有小蚂蚁爬过的感觉
发展期 持续麻木,皮肤变干
脚部皮肤颜色发生改变,小伤口愈合缓慢
穿鞋时脚背磨破,过了一个星期仍未结痂或变好转
严重期 脚指/足部局部溃烂,分泌物,甚至脚部有异味 即便小伤也出现红肿,脚趾发黑并伴有疼痛

说起来,早期的信号很容易被忽视,有时只是感觉脚比以前容易发凉,或者偶尔像有点小刺痛。到了持续麻木,或者皮肤颜色有变化时,就需要格外警觉了。 

04 为什么糖尿病足风险这么大?

  • 血管堵塞风险高:由于高血糖,身体里的血管容易被脂质沉积慢慢封堵住。脚部循环一旦变差,最先受到影响。
  • 感染控制力弱:糖尿病影响免疫系统,脚部小伤经常不知不觉中发展为感染。
  • 神经受损导致感觉迟钝:感知不到痛,伤口可能扩大也无察觉。
  • 数据支撑: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出现足部溃疡的风险比普通人高15倍(Hingorani, A. et al., 2016,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ic Foot Complications,"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让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居高不下,一旦伤口溃烂感染,处理难度也会大大增加。

05 预防糖尿病足的有效措施

预防建议合集
  • 每日仔细自查脚部,包括趾缝、脚底
  • 血糖控制目标:保持空腹血糖在6-8mmol/L,更有助预防
  • 选择柔软、合脚的鞋袜,避免磨损

很多朋友问:吃什么对足部好?其实选择富含膳食纤维、优质蛋白的食物,有好处。例如:

食物 具体功效 食用建议
燕麦 稳定血糖,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 早餐可搭配牛奶或豆浆
深色绿叶蔬菜 补充维生素K和C,支持血管健康 午或晚餐时多加半盘绿叶菜
鸡胸肉/鱼肉 优质蛋白,有助组织修复 每餐1-2两,清蒸、炖煮为宜
橄榄油 单不饱和脂肪酸,帮助血管弹性 凉拌菜时少量添加
定期看医生检查双脚状况,拍照记录变化也很实用。如果发现硬茧、变色或异常分泌物,不要拖延,及时就医。

06 生活方式对糖尿病足的影响

  • 健康饮食:日常多吃杂粮、豆类和新鲜蔬菜,能帮助血糖维持稳定。饮食多样化也对血管和神经健康有帮助。
  • 适量运动:像快走、游泳或轻微拉伸,每周3-5次,有助于改善下肢循环。
  • 戒烟限酒:烟草对血管的破坏作用明显,喝酒则会影响血糖的平稳。
培养规律作息,保持足部清洁和干燥。泡脚时水温不宜过高,避免烫伤。

07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 脚部出现持续的红肿、分泌物,或者局部皮肤颜色发黑时,需要马上找医生处理。
  • 有轻度伤口但超三天未见好转,也建议到专科做检查。
  • 65岁的张阿姨有过脚趾溃破的经历,起初并不觉得严重,后来发现创面越变越大。这说明,专业的检查和干预往往比自己琢磨更靠谱。
  • 选择内分泌科、糖尿病科,或血管外科都是合适的方向。

说到底,糖尿病足不容小觑,但大部分案例早发现、早应对,还是有很大逆转空间的,关键是别等到问题变重了才处理。

参考文献

  • Hingorani, A., LaMuraglia, G. M., Henke, P., Meissner, M. H., Loretz, L., Zinszer, K. M., Driver, V. R., Frykberg, R. G., Carman, T. L., Marston, W., Mills, J. L., Murad, M. H., &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ic Foot Committee of the 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 (2016).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ic Foot Complications.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45(4), 967-987.
  • Monteiro-Soares, M., Boyko, E. J., Jeffcoate, W., Mills, J. L., Russell, D., Morbach, S., & Game, F. (2020). Diabetic foot ulcer classifications: A critical review. Diabetes/Metabolism Research and Reviews, 36(1), e3272.
  • Lipsky, B. A., Berendt, A. R., Cornia, P. B., Pile, J. C., Peters, E. J., & Armstrong, D. G. (2012). 2012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infections.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54(12), e132-e173.